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泥石流风险管理和土地规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泥石流风险定量表达为泥石流危险度和泥石流易损度的乘积。泥石流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降低风险或转移风险。泥石流风险管理主要有三种途径:降低危险度,降低易损度和灾害保险。在泥石流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往往要标本兼治,三管齐下,采取降低风险和转移风险的综合措施。泥石流风险与土地规划关系密切,风险评价可为泥石流易发地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82.
83.
中国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度综合评判与区划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刘丽  代宏霞 《山地学报》2004,22(4):477-482
首先将自然灾害保险风险评判分为灾害危险性与灾害易损性评判,以省、市、自治区划分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区,选择地质、地震、洪水、台风等四种自然灾害进行了自然灾害综合危险性评判;再将自然灾害易损性评判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经济易损性与社会易损性评判,以风险区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评判指标进行了自然灾害经济易损性评判,以风险区人口密度作为指标进行了社会易损性评判,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第二层次——自然灾害易损性评判;然后以自然灾害综合危险度和易损度指标值作为评判因子进行了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度综合评判;最后根据评判结果得到了各风险区的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度,由此绘制了中国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区划图。  相似文献   
84.
袁丽 《地震工程学报》2004,26(2):174-177
介绍了强地震影响背景区投资的风险来源,讨论了强地震影响背景区投资政策制定的基本内容,认为应考虑引入禁入机制、保险机制、风险投资机制和强化抗震设防管理机制。最后对我国强地震影响背景区投资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5.
地震灾害是人类自然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灾害。一次破坏性地震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叙述了地震灾害损失的特点及开展地震保险、设立地震灾害基金业务的必要性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开展地震保险、地震灾害基金业务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86.
美国巨灾再保险的价格,近些年来波动很明显。这些波动通常与灾害的发生形式有关。例如,在1992~1994年期间,灾害损失按1994年的美元值计算达到了386亿美元,超过了1949~1991年期间的累计损失346亿美元。在这3年期间,灾害再保险的价格一度高出了2倍多,而后开始下降。是什么驱动这种价格波动呢?是再保险需求变化呢,还是再保险资本供应变化呢,或是两者都有变化呢?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以结构动力可靠性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建筑结构地震保险费率的计算方法,供地震保险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8.
张乐群 《探矿工程》2006,33(10):58-59
当前影响工程勘察和岩土钻掘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主观因素,只依靠现有的法规和行政监管不能有力地保障工程勘察和岩土钻掘工程的质量。从经济学观点分析工程勘察和岩土钻掘工程市场现象本质,通过分析工程担保的实质、工程担保与工程保险的主要区别、担保人的作用,提出工程勘察和岩土钻掘企业适应工程担保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9.
在评述国际上近年开展综合灾害风险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笔者对综合灾害研究的一些想法与开展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实践,提出了建立综合灾害风险防范模式,即发展区域灾害系统的理论;综合灾害脆弱性、恢复性与适应性,全面理解灾害风险的形成机制;整合政府、企业与社会减灾资源,系统集成区域减灾范式;建立巨灾风险转移机制,实现减灾由区域防范到全球防范的综合。  相似文献   
90.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都给我国财政与保险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全面发挥巨灾损失补偿机制的作用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情况进行总体描述;随后,以其中的地震和洪水为例,阐述了巨灾给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情况;最后,深入讨论了我国当前一些主要的巨灾损失补偿机制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观点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