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3篇
  免费   789篇
  国内免费   1414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2245篇
地球物理   312篇
地质学   902篇
海洋学   611篇
天文学   125篇
综合类   166篇
自然地理   25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61.
962.
963.
964.
965.
本文介绍了济南珍珠泉井水固有振荡试验结果.利用振动理论和Cooper水井-含水层模式对试验进行了解释.计算出珍珠泉水井-含水层系统的阻尼系数和固有振动的角频率.该系统阻尼系数小,角频率恰好和瑞利波角频率相近,因此珍珠泉井水位对地震瑞利波响应的振幅特别大.井水固有振荡试验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迅速的方法,它比其它现场试验方法更宜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6.
Oresk.  N 胡克 《世界地质》1991,10(1):48-49
大多数地质学家听说过阿尔夫雷德·魏格纳和大陆漂移理论。地质学家和历史学家一般认为大陆漂移没有被普遍接受的主要原因是:该理论缺乏恰当的成因机制。然而历史的证据表明,当时曾有好几个很有力的成因解释,尽管如此,大陆漂移仍遭到反对。魏氏理论的成因机制建立在地壳均衡论的推论上。早在19世纪50年代,地壳均衡已被用来解释喜玛拉雅山的重力差异;到20世纪初,更扩展应用于多种地质现象的解释,包括Fennoscandian地区的抬升。均衡补偿,以及Fennoscadian地区的隆起的理论解释是:基底的密度较高、活动性大,陆壳物质能够在其上漂浮。魏格纳认为,如果陆壳能够在这样的活动基底上垂直运动,那么它就同样能够做水平运动。因此,魏格纳面临  相似文献   
967.
该文对仪器的测定条件、三苯膦(TPP)泡塑的制备方法及其对痕量银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实验。样品用王水溶解、抽滤、三苯膦泡塑吸附银,以1.5%硫脲解脱,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减化了定容分取手续,减少了称样量。本方法的测定下限为10ppb.  相似文献   
968.
孙大中  李惠民 《地质学报》1991,65(3):216-231
  相似文献   
969.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