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3篇
  免费   1943篇
  国内免费   1510篇
测绘学   618篇
大气科学   336篇
地球物理   3969篇
地质学   5345篇
海洋学   432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591篇
自然地理   201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439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490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318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319篇
  1995年   332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277篇
  1992年   239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的变形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龙门山三大推覆体和推覆面的构造变形特征,认为耿达一汶川推覆体为褶皱冲断推覆体,映秀一白水河推覆体为冲断推覆体,彭灌推覆体为冲断褶皱推覆体,并将其划分为两个次级推覆体,而相应的推覆面分别为韧性变形为主叠加后期脆性变形;脆一韧性变形以脆性为主及脆性变形的特征,其形成次序由北西向南东,即前展式扩张方式,主要活动时期为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862.
863.
864.
近年在山东胶菜盆地的北缘发现了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研究表明该类矿床赋存于中生代盆地盖层与变质基底接触带附近的低角度层间滑动断层中,该断层带具有延伸大、低角度、倾向滑动和层带结构等特征。主要工业矿体受层间滑动构造角砾岩带控制。低角度层间滑动断裂带为金矿成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构造和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865.
浅析胶莱盆地边缘层间滑动断层构造及其控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层间滑动断层构造产出于胶莱拉分盆地边部莱阳组砾岩与下伏下元古界荆山群变质岩系的不整合面上,是胶莱盆地东北缘蓬家夼和发云夼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化的主要部位。层间滑动断层是中在生代白垩纪期间中国东部古板块和郯庐断裂构造活动造成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下,在胶菜走滑拉分盆地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在层间滑动断层由张性应力环境向挤压应力环境过渡过程中,源于地壳深部的金矿成矿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形成工业金矿体,金矿化主要 生在构造角砾岩及碎裂岩的胶结构内,金矿化类型和强度具有明显的对称性,层间滑动断层以其产出于特定的部位、产状、成因及控矿机制的不同与其它伸展作用形成的断裂构造相区别。  相似文献   
866.
867.
韩长寿 《河南地质》2001,19(2):120-124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产于拆离断层附近陡倾斜破碎带中,矿体定位明显受控于拆离断层、文中分析了不同成矿阶段、围岩蚀变和含金破碎带产状变化对矿化富集的影响,根据矿化和主要蚀变类型的对称分布特点,认为拆离断层是金矿的直接导矿构造。  相似文献   
868.
869.
地震断层气监测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层气测量是地震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断层气测量具有实用、轻便、快便、价廉等优点,在地震监测预报和减灾活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力。本文对断层气测量在地震科学中的应用和现状作了简要的介绍,同时探讨了我国地震断层气监测系统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最后简单介绍了几种断层气监测新技术及新型气敏传感器。  相似文献   
870.
李天 《四川地震》1996,(4):62-70
由炉霍,道孕,乾宁三条次级断裂左阶斜列组合而成的鲜水河断裂带的北西段。在断裂左旋走滑运动中,普遍出现断裂的枢纽运动。在产生的枢纽轴部,是强震发生的最佳地质的构造部位。近代发生的1973年炉霍7.6级地震,1023年炉堆道孕间介促7.3级地震,1893年乾宁7.3级地震,都分别发生在断裂的枢纽轴部,审由于枢纽部易于造成闭锁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