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9篇
  免费   646篇
  国内免费   290篇
测绘学   530篇
大气科学   973篇
地球物理   758篇
地质学   2185篇
海洋学   554篇
综合类   626篇
自然地理   84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71.
2013年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触发滑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了MS7.0地震.文中简要介绍了芦山地震的基本情况与芦山地震区历史地震及其相关地震滑坡情况.依据2008年汶川地震滑坡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的空间关系,对芦山地震滑坡大体分布范围进行了推测.根据地震滑坡分类学,将芦山地震滑坡分为破坏型滑坡、连贯型滑坡、流滑型滑坡3大类.其中,破坏型滑坡包括岩质崩塌、岩质滑动、岩质崩滑、土质崩塌、土质滑动等5类;连贯型滑坡包括土质坍塌与慢土流2类;流滑型滑坡为快速流滑.破坏型滑坡如岩质崩塌、岩石滑动、土质崩塌这3类是芦山地震滑坡中最常见的类型.基于震后可利用的高分辨率航片,初步解译得到3 883处滑坡位置点数据.最后,从余震对滑坡的影响,芦山地震滑坡与邻区地震滑坡对比分析,对后续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滑坡精细解译的启示等3个方面开展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972.
我国地震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的瓶颈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存在很多难以快速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当前的基本国情下,加强地震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提高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对缓解地震中人员伤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地震防灾减灾工作中,地震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我国地震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73.
征稿启事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发生7.0级强震。此次地震在应急救援方面较以前取得了明显进步,在地震预测、地震预防等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为了更好地推进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探索地震科学技术的新规律,本刊向广大作者征集有关此次地震的稿件。要求针对此次地震的某一方面,言之中的。文章不宜过  相似文献   
974.
李莹  杨立庭 《地震工程学报》2013,35(S1):206-210
地震应急信息是地震应急指挥和应急救援的关键因素,是震后政府、社会和公众最迫切需要的信息。地震应急信息服务作为防震减灾工作服务社会的工作内容之一,直接体现着地震行业对社会的服务水平。当前地震应急信息服务能力还存在明显不足,与公众需求有一定差距。本文从地震应急信息获取、处理、传递等环节全面系统地研究地震应急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旨在发挥地震应急信息的作用,进而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相似文献   
975.
利用震后可以快速获取的余震信息,迅快速判定出地震重灾区的范围,为震后快速应急救援提供决策服务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利用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后12小时余震分布,以1小时为单位,分时段绘制余震空间分布图,结合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发震断层走向和地形地貌条件,与实际考察得到的烈度图进行比较,初步得出以下认识:震后3小时左右余震分布集中的区域可能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沿余震展布方向需要考虑震区地形地貌和降雨等次生灾害因素所引起的破坏;由余震分布范围来确定重灾区时,长轴方向需要参考发震断层的走向进行调整;依据震区居民点分布密度调整重灾区位置;考虑各种致灾因素的影响,综合判定重灾区的范围。  相似文献   
976.
本文介绍了涿鹿县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现状,并分析了地质灾害的特征以及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对策。防治对策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并从"防"与"治"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既符合涿鹿县的实际情况又易于执行。  相似文献   
977.
破坏性地震应急信息处置研究现状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地震应急实例,分析了对破坏性地震应急信息处置的认识,并对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78.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灾害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7月22日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地区(34.5°N,104.2°E)发生MS6.6地震,造成95人死亡,中国地震局启动地震应急Ⅱ级响应.根据现场调查,这次地震最高烈度为Ⅷ度.震区建筑90%以上为土木结构和木结构,且多为老旧房屋,抗震性能差.加之震前灾区持续降雨,造成房屋地基和生土墙体支撑强度降低.与其他地震区相比,相同烈度下土木结构和木结构破坏比例偏大,砖结构和砖混结构破坏明显偏轻.降雨加上巨厚的黄土沉积,导致地震滑坡比较严重.由于这些原因,Ⅷ度区范围偏大,Ⅵ区也相对较大.甘肃定西是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土木结构和抗震性能较差的木结构房屋比例过大.震后重建中,建议以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为主重建灾区.  相似文献   
979.
通过分析辽宁省抗震设防监管的现状,对抗震设防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提出强化抗震设防监管的对策与建议。认为强化抗震设防要求监管的对策是: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强化抗震设防意识;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等。  相似文献   
980.
天津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试点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试点建设是“天津市地震安全基础工程”分项之一,由天滓市政府投资146万元。应急避难场所的建成给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应对突发重大灾害性事件的临时安置场所。并且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使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本文从建设内容、建设原则、主要功能与服务、主要成果与效益、问题与建议五个方面对试点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