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71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近年来我国各区域地震频发,房屋在地震中受损较为严重,如何提升房屋的抗震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某市的装配式剪力墙高层住宅结构试点工程为试验对象,对其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改进,通过反复多次的荷载试验,分析其破坏受损过程,验证改进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型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应用推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02.
为优化处于长周期地震动输入下的大型建筑剪力墙结构,进行了振动台试验。分析普通地震动与长周期地震动波的区别,证明了长周期地震波具有显著长周期分量的特性。将某一高层酒店剪力墙作为研究案例,设计模拟实验台的构建流程与传感器布局,将建筑模型缩尺比例设置为1∶10。选择CA波、RG波、EL波作为实验用地震波,从位移与结构周期、层间剪力与位移比、易损性以及损失评估等方面对大型建筑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长周期地震波下的建筑极限承载力最小;在经历CA波、RG波、EL波后,模型的自振周期均发生变化,而EL波作用下模型的自振周期始终比基本周期略长;不同地震波下,X、Y向层间剪力变化基本趋于一致;CA波、EL波作用下,X向位移比较为接近,而剪力墙Y向上位移比在三种地震波作用下具有较大差异性;在长周期地震波作用下,大型建筑剪力墙损伤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某小区小高层住宅2种结构方案的综合讨论,分析了小高层住宅的合理结构型式,提出了设计建议可供工程设计参考。异型柱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布置灵活、隐蔽性好,但其柱截面不规则、计算理论不成熟、抗震能力较差、构造措施不理想、而且建筑自振周期长,侧向位移大,难以用于较高的高层住宅和抗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大开洞剪力墙结构受力明确、计算理论成熟,又有较为精确的计算程序,而且墙厚可以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减薄,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工程造价。通过2种方案比较,认为大开洞剪力墙体系与异型柱框剪结构相比,配筋总量基本接近,但其侧移较小,具有较好的延性,可应用于小高层住宅和地震烈度较高地区并可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通过对一幢中高层住宅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进行的弹性计算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抗震能力。结果显示该结构整体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较好。进入塑性阶段后,塑性铰分布合理,满足了结构延性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5.
为满足小震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要求,抗震设防高烈度区设计的结构竖向构件多,截面尺寸大,影响建筑使用空间。控制小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除满足舒适度、装饰结构和机械设备正常使用的需求外,主要目的是确保结构大震不倒。根据新疆喀什地区(8.5度设防)128条强震地震动和当地实际工程,参照现行不同规范对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规定,以层间位移角和高度为控制参数,设计6个剪力墙结构模型,采用基于构件变形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研究大震作用下结构的安全性。结果表明:6个剪力墙结构在8.5度大震作用下均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且在两倍大震作用下具有合理的屈服耗能机制。建议小震作用下新疆喀什地区剪力墙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放松至1/500。  相似文献   
106.
曹源 《华南地震》2021,41(2):134-141
根据钢筋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的构件变形指标限值,建立了一套构件变形层次的地震损失评估方法,并给出了地震损失的计算方法和评估流程,基于PERFORM-3D开发了后处理程序实现该评估流程.利用该方法对不同设防烈度的常规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评估,并分析了地震动强度、构件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对比评估结果后发现:文中的评估方法能够...  相似文献   
107.
考虑到《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2016),提出了双参数调整原则,即对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进行同时调整,以确定设计地震动反应谱,这势必会增加结构的土建成本.因此,基于Ⅱ类场地,对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 g)的剪力墙结构在不同场地...  相似文献   
108.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动力响应的有限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点三角形常应变单元分析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响应。钢筋混凝土采用Vecchio和Collins的抹平旋转裂缝模型,几何非线性采用Green应变公式来考虑。时间积分采用显式中心差分格式。由于中心差分和常应单元的计算量很小,尽管结构划分的单元数的时间步长都多,但数值算例表明,本法对较大规模结构的强非线性动力问题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采用高强钢筋的6片T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和采用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的6片L形短肢剪力墙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T形和L形的破坏形态与性能差异,分析了高厚比、轴压比、配箍间距等参数对构件破坏形态、滞回耗能、骨架曲线、延性及耗能等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构件与普通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腹板端部箍筋加密的方式可减轻构件端部的损伤和降低正负向加载时承载力和延性的不对称性;T形构件中高厚比为5的试件表现为弯曲破坏,其他构件表现为弯剪破坏;试验中高厚比小的构件相对于高厚比大的试件延性耗能更好,轴压比增大,构件承载力提高但延性降低;与普通短肢剪力墙相比,T形短肢剪力墙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提高,耗能增加,L形短肢剪力墙承载力提高较大,极限位移增大,构件后期变形能力略有降低,但可以满足抗震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0.
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钢板剪力墙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行了4个钢板剪力墙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其中2个模型为钢管混凝土边框钢板剪力墙,高宽比分别为1.7和3.2;2个模型为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钢板剪力墙,高宽比分别为1.7和3.2.试验中输人Taft地震动,测试了各试件在不同峰值加速度下的时程地震反应和动力特性,分析了剪力墙的破坏特征.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钢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