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7篇
  免费   885篇
  国内免费   555篇
测绘学   341篇
大气科学   818篇
地球物理   2414篇
地质学   886篇
海洋学   385篇
天文学   112篇
综合类   191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基于随机振动理论,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对超大跨度斜拉桥在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展开研究,详细分析地震动空间变化特性对千米级斜拉桥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干效应对主梁纵向弯矩影响比较大,尤其是中跨部位;而局部场地效应相对影响较小.对于主梁轴力而言,行波效应影响较为显著,主梁轴力的最大值增大约70%之多,但对竖向剪力并无突出影响.与一致激励比较,行波效应使得跨中竖向位移均方根增大约74%,相干效应为60%,而局部场地效应为13%.对于不同的内力和位移响应,地震动空间变化特性的影响程度和规律不尽相同,必须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02.
青藏块体东北缘中强地震前小震频度异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建刚  周龙泉  杨立明  代炜 《地震》2009,29(3):19-26
1980年以来青藏块体东北缘共发生26次MS5.0以上地震,其中22次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独立。 通过系统研究这22次中强地震前其邻区小震活动的增强现象,发现有17次中强地震前存在比较明显的小震增强现象。 虽然小震增强现象在多数中强地震前存在,但是利用小震活动的增强对未来中强地震的预测比较困难。 文中结合青藏块体东北缘小震活动的特点,尝试提出根据小震活动空间格局是否改变统计小震频度的方法,并且进行了初步的应用。 结果表明: 利用新方法统计小震的频度更能突出中强地震前的小震频度异常,并且中强地震前的小震频度异常幅度受空间范围大小的影响不大,能够有效的提取青藏块体东北缘中强地震前的中短期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903.
王琼  王海涛 《地震》2009,29(2):88-97
该文基于1950年以来新疆周边强震与境内中强地震活动的统计分析结果, 解算了1976—2007年新疆周边强震活跃、 境内相对平静时段, 周边3组强震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 并结合其后3年新疆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特征, 分析探讨了周边强震活动对境内地震活动的影响作用。 结果表明, 新疆周边这3组强震活动对新疆境内具有一定程度的减震作用。  相似文献   
904.
On the basis of 10 935 broadband velocity records of 135 earthquakes (ML3.0-6.4 and epicentral distance of 26-623 km) occurred from May 12 to June 10 in 2008, which are collected from 27 bedrock stations included in Sichuan Earthquake Monitoring Network, the corresponding acceleration records are obtained by a real-time simulation method. Then by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data,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and velocity attenuation of small and moderate bedrock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S...  相似文献   
905.
欧洲中小震基岩水平向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震与中小震之间的地震动衰减规律有所不同.本文使用了132条欧洲基岩水平向记录研究中小震地震动衰减规律.震级范围在地方震级4~6级,距离在震源距70km以内.本文得到了峰值加速度和5%阻尼比、周期0.04~4.00秒之间的加速度反应谱的衰减关系.通过与欧洲和美国西部地震动衰减关系对比,分析了在地震活动性不同的地区内,大震与中小震之间存在的差异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906.
热带气旋引起的震颤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频地震观测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更丰富的地球物理信号,对其新信息的探索和应用研究是一个正在挖掘的领域。目前宽频地震观测中的小振幅震颤和低频的微震动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不同地区观测到的震颤在性质上很不相同,而且震颤的产生原因也是多样的,因此,对震颤的观测和认识(特别是和地震的关系)还在丰富之中。  相似文献   
907.
地震是地壳运动过程中能量长期积累和突然释放的结果。最大限度地利用大范围、长时间尺度的地壳形变观测资料,从中获取地壳运动变形的长期背景场信息,结合地质构造和强震活动性,研究活动构造区域长时间尺度的应力应变积累分布背景及其与强震活动的关系,判断高应变积累异常区,对强震中长期预测十分重要。我国地震预报专家梅世蓉先生等认为,  相似文献   
908.
一些研究表明中强以上地震的发生可能与水平引潮力极值状态有关。如1966年邢台、1967年河间和1976年唐山等几次强地震的发震时间都在朔、望的半日潮水平引潮力极大值时刻附近。而当处于朔、望大潮时,半日潮水平引潮力的极大值时刻即总的水平引潮力极大值时刻。有学者对上世纪全球的7级强震统计也表明许多大震都发生在日、月对震中区水平引潮力的极值附近。  相似文献   
909.
选取对天水地磁台两套不同组合绝对观测系统的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探讨其观测精度与差异.通过对基线值的对比分析知,DIF组合比DFZ组合观测精度高,性能稳定.说明DI仪观测精度相对较高,尤其是D的观测优势明显,且F墩差很容易测量和归算.在处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自动由"实测值"计算得到"采用值",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同时,为适应数字化观测积累经验,做好观测系统换代的准备工作,本文对如何提高地磁观测资料质量的方法做了细致的总结.  相似文献   
910.
对怀来台伸缩仪EW向基线固定端、传感器进行布设改进试验,将原有28m长基线改为两段短基线(东段:14.6m,西段:13.4m)。改进后,两条短基线取得了较好的观测成果,其中东段基线改造效果非常明显,观测曲线干扰减少,光滑度显著提高,观测数据精度明显优于改造前的观测数据。这次改造试验解决了困扰怀来台多年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