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2篇
  免费   619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369篇
地球物理   2206篇
地质学   562篇
海洋学   199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5篇
  1965年   4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阐述了如何利用地下水宏观异常作强烈地震的临震预报,详细叙述了利用地下水宏观异常预报地震三要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航空物探数据具有较高的保存开发价值,由于磁带保存的有效年限较短,航空物探勘查所获资料存在着丢失的危险。航空物探数据光盘转录将解决这些难题,为航空物探资料的二次开发和利用创造条件。本光盘数据从任一与RICOHRS-5060E型光盘机兼容的光盘机上均可读出。  相似文献   
93.
通过地震记录下延拓过渡矩阵的建立,给出了地震记录下延拓的求解方法及稳定性条件,从而解决了在地震参数分段反演时,延拓深度点上的记录无法测定的问题,提高了反演的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94.
西昆仑山南侧甜水海湖岩芯铁变化的环境记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阐述了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南侧甜水海湖岩芯沉积物中氧化铁的丰度、频率分布和富集系数的变化规律。其丰度值范围FeO0.39%-3.95%,平均值为1.25%;Fe2O30.44%-8.09%,平均值为2.60%;Fe2O3/FeO0.21-3.60,平均比值1.12。说明该彻岩芯沉积物中铁平均丰度值较低,但其变化幅度较宽且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气候环境具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变异系数值表明,该湖岩芯沉积物中FeO的离散程度较Fe2O3大。大约距今23万年来氧化铁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可划分出7个环境演化阶段,并基本上可与深海氧同位索阶段对比。揭示了甜水海湖演化与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引起的气候环境改变的密切关系。在距今23一15万年,沉积以河流相或冲积、洪积相为主,沉积环境以氧化环境为主导,气候以温干型波动;在距今15-7.4万年,沉积以湖相为主,沉积环境以还原环境为主导,气候以温湿型为主;在距今74万年以来,湖盆沉积环境多样化,沉积物以湖相和近源冲积、洪积相交替出现。气候出现冷湿、冷干、温湿和温干多种波动模式。这些资料分析初步认为甜水海古湖大约形成于距今15万年,即青藏高原第三成湖期,这也与青藏高原在距今15万年左右的再次构造隆升有关。  相似文献   
95.
用人工地震测深资料及天然地震反演结果给出了东经96°~108°,北纬32°~40°范围内的莫霍面埋深图,并讨论了莫霍面轮廓与中强地震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强地震多发生在地壳厚度急剧变化、陡变带拐弯处及中地壳顶部存在低速层的区域内  相似文献   
96.
对近代中国大陆及其邻区板内浅源强震空间分布的大尺度不均匀性进行研究,得出:(1)该区存在4个主要的高地震活动区,即华北地震区(30°~42°N)、东南沿海地震区(19°~25°N)、南北地震区(缅甸—中国—蒙古)和中亚地震区(帕米尔—天山—贝加尔湖);(2)这4个地震区与该区周围板块(欧亚板块与北美—太平洋—菲律宾海—印度板块)之间边界上地震耦合强度大的段落大致垂直;(3)作用于板块边界不同段落上的应力水平差异,可能是中国大陆及其邻区板内近代大尺度强震活动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7.
强余震持续时间的早期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翠英  张宇霞 《中国地震》1997,13(2):164-171
本研究旨在解决地震序列中强余震持续时间的早期估计问题。文中首先给出了强余震的震级定义,指出:主震型与强震群型序列的强作震持续时间存在差异。使用模式识别方法对主震型序列中强余震持续时间大于1天,小于1天及无强余震等3种情况进行划分之后,给出了两类序列的强余震持续时间与序列和第一震震级的粗略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8.
地震应力触发数值模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初步建立了西南地区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有限元模型,并针对川滇地区,重点建立了包括上地壳、下地壳、上地幔等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最后,讨论了地震产生的应力变化对整个西南地区的应力调整情况。结果表明:前一地震对后续地震有一定的触发作用。因此,强震活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对判定未来强震危险区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4,26(3):340-341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100.
林曼 《河南气象》2004,(4):45-45
一是在班前保证休息。做到这一点才能在值班期间精力充沛 ,才不易出现因瞌睡导致的漏点小数点、器差订正错等错误 ,保证本班质量。二是做到勤比较。只要留心 ,就能发现观测记录有时是有一定规律性的 ,通过比较可减少误读的可能。即使出现异常情况 ,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预审员对记录提出疑问时 ,你就能解释清楚当时的天气条件及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三是认真复读。我的经验是复读必须查刻度上的格。观测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读数准确 ,但有时我们自己觉得对温度表、气压表等观测仪器已经是看了多年了 ,轻车熟路 ,瞄一眼就知道读数是多少 ,即使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