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1篇
  免费   534篇
  国内免费   783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438篇
地球物理   367篇
地质学   1804篇
海洋学   524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63篇
自然地理   12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4年   4篇
  1952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安徽巢湖凤凰山剖面石炭系微相和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露头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对巢湖凤凰山石炭系剖面进行重新研究。巢湖凤凰山石炭系总厚度为79.0 2 m ,在这个剖面中可以识别出 6种主要岩相、18种微相和 11个三级沉积层序 ,其中六个三级沉积层序属于 I型沉积层序 ,三个属于 II型沉积层序 ,缺失第 9和第 10沉积层序。三级沉积层序在不同的古地理单元和不同的沉积环境中可以进行对比。根据各微相特征和成因 ,揭示了沉积间断面上存在的多期古岩溶现象。阐述了三级层序及其对应的三级海平面升降旋回的特征  相似文献   
972.
盐湖卤水蒸发是提取盐湖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前盐湖卤水的蒸发实验主要集中在矿化程度较高的盐湖和咸水湖中,蒸出矿物以硫酸盐和氯化物为主。为了获得湖水蒸发过程中从低矿化度到高矿化度全阶段的析盐和pH值变化规律,本文用托素湖微咸水在恒温室内开展28±2℃蒸发实验。托素湖为硫酸镁亚型微咸水湖(矿化度27.8 g/L),整个蒸发过程中pH值由8.92持续降低到6.108;矿物析出顺序为三水菱镁矿-文石-石盐-六水泻盐-白钠镁矾-五水泻盐-四水泻盐,共有七组盐类析出。卤水pH值的变化主要受矿物相变化控制,在碳酸盐析出过程中pH由8.529迅速降低到7.205,而后以析出矿物石盐为主的石盐-硫酸盐析出阶段pH降低到6.887,之后在白钠镁为主硫酸盐-石盐阶段pH缓慢降低到6.29。同时分析了石膏、芒硝、泻利盐等矿物未析出的原因。通过托素湖湖水蒸发实验,可以更全面的认识硫酸镁亚型盐湖演化全过程中的矿物沉积规律及物理化学性质变化。  相似文献   
973.
成都平原微承压地下水成因机制及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平原部分地段出现了微承压地下水,经分析水质达到了国家饮用水标准。成都平原微承压地下水赋水岩层为第四系中一下更新统和上白垩统上部浅层风化带,第四系粘土层作为隔水层覆盖在含水层之上。在平原的周边丘陵地带,粘土层被风化剥蚀,含水层暴露,直接接受降水补给。地下水沿砂砾石、砂岩孔隙、泥岩溶隙溶洞和各种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裂隙运移,若遭遇断层切断切穿含水地层,便沿断层上升,在断层附近形成上升泉。  相似文献   
974.
位于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王场盐隆背斜构造西北倾末端的王北区块具有典型的盐湖沉积。通过对王场油田北区盐湖沉积机理和沉积规律的研究,弄清了它的各个微相特征,这对王场油田北区的后续滚动勘探开发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5.
山西晚二叠世微古植物-孢子花粉组合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联达 《地球学报》2008,29(1):18-30
山西晚二叠世微古植物-孢子花粉非常丰富,属种众多,共发现孢子花粉60余属,140余种(包括变种和未定种).山西上石盒子组微古植物-孢子花粉主要以华夏微古植物群-孢子花粉为特征,并出现较多的欧洲和北美石炭纪和早二叠世(欧美植物群)的微古植物-孢子花粉分子;有少量安加拉(Angara)和冈瓦纳(Gondwana)微古植物群-孢子花粉出现其中,形成了十分独特的华夏微古植物群-孢子花粉.根据孢子花粉在地层中的分布和演化规律,自下而上可分为3个孢子带:3.Cordiatina subrotata-Complexis-porites polymorphus(SP)带;2.Vitreisporites signatus-Luckisporites virkkiae(SV)带; 1.Brialatisporites incundus-Nuskoisporites dulbuntyi(ID)带.依据孢子花粉在地层中的变化,详尽的讨论与国内和国外(包括欧洲、美洲和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极地区)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76.
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雾迷山组是一套厚度超过3000,m的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在该序列中潮下相叠层石生物层、凝块石生物丘与潮坪相泥晶白云岩、潟湖相白云质泥页岩一起构成若干个环潮坪型米级旋回——"雾迷山旋回层"。在雾迷山组下部发育微指状叠层石,并被古生物学家定义为"Pseudogymnosolen mo-panyuensis-Scuphus-Yangzhuang columnaris"组合,即假裸枝叠层石科叠层石,沉积学家将其解释为元古代文石(灰华)海底沉淀物所构成的叠层石,代表从太古代海底结壳状文石沉淀物组成的叠层石到新元古代碎屑结构相的泥晶碳酸盐岩叠层石过渡时期的特殊产物。因此,雾迷山组巨厚的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记录了元古代文石(灰华)海底沉淀物所构成的特殊的叠层石大规模消亡的层位,为研究前寒武纪以叠层石为代表的微生物碳酸盐岩所经历的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历史演变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977.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平湖组沉积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始新统平湖组可划分出潮坪沉积相和潮汐三角洲沉积相2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潮间带、潮下带、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等4种主要的沉积亚相及微相.该区有利储集相带主要有潮道、潮坪砂坝、河口坝及前缘席状砂微相.  相似文献   
978.
苏燕  杨愈  白振华  王彦辉 《地学前缘》2008,15(1):110-116
随着中国油气田开发程度的逐步加深,有效预测井间砂体的分布已成为高效开采与提高采收率的核心问题。文中以大庆杏树岗油田杏56区块为例,尝试利用井、震有机结合的方法进行精细沉积微相展布的研究,对进入特高含水阶段的油田进行井间砂体的预测。在密测网地震层位追踪的前提下提取多种地震属性,以反距离加权平均法提取井点属性,并采用聚类方法对提取的井点地震属性和井点储层参数进行多元统计相关性分析,以确定聚类分析中使用的地震信息,进而建立多元一次方程,描述敏感地震信息与储层参数的桥梁,以便用井、震信息综合预测井间储层参数的变化,由此编制出目的层段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并结合生产动态资料进行验证。其成果在实际生产中得到较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979.
填图单位、微岩相及盆缘断层是华南小型"红盆"区域地质调查中的3个关键问题.沉积环境和微岩相是"红盆"研究及填图单元划分的基础.通过对鄂东南及赣西北等"红盆"的研究总结出23个微岩相.在微岩相、沉积组合及古流向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识别冲积扇体及划分冲积扇体内的沉积单元,对原有简单的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细分.此外,通过对盆缘断层的研究,为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后期改造提供了直接的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980.
克拉玛依油田二中西八道湾组洪积扇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克拉玛依油田二中区八道湾组是典型洪积扇储层,传统的沉积相研究方法无法细分储层,提出了沉积环境分析与岩石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沉积微相研究.通过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认为二中西八道湾组为洪积扇扇中亚相,在系统取心井研究基础上,确定研究区的4种沉积微相类型:辫状水道砂砾岩相、辫状水道粗砂岩相、辫状水道细砂岩相、辫状水道间泥岩相.应用孔隙度与渗透率交汇图结合岩石相划分电性标准,建立沉积微相-岩石相定量识别模式,并根据八道湾组沉积微相-岩石相剖面和平面展布特征.建立了本区的沉积相模式,为油田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