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1篇
  免费   534篇
  国内免费   783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438篇
地球物理   367篇
地质学   1804篇
海洋学   524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63篇
自然地理   12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4年   4篇
  1952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81.
烃类垂向微渗漏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烃类垂向微渗漏理论是油气化探的基础理论,研究一直处于薄弱环节,影响了油气化探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因此加强烃类垂向微渗漏理论研究是油气化探发展的重要方向.笔者以油气微渗漏作用的概念为切入点,论述了烃类垂向微渗漏过程的复杂性.从烃类垂向微渗漏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方面,综述了研究现状和主要进展,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烃类垂向微渗漏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2.
Creep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Soft Rock under Disturbance Loa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rocess of rock creep damage and micro-damage evolution properties of gray green mudstone under impacting disturbance load conditions for the first time using the real tim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testing techniqu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xial load comes into limit strength neighborhood, rock micro-crack links into larger crack, creep rate increases in a short time, larger plastic deformation happens; this is called disturbance accelerating creep stage. When rock is within limit strength neighborhood, there occurs creep micro-damage under smaller disturbance load. When disturbance load is larger, rock directly enters into disturbance accelerating creep stage, failure occurs instantaneously.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the CT scanning method was used to describe the creep micro-damage of soft rock, also helpful in the prediction of roadways' service life and evaluation of geotechnicai engineering stability.  相似文献   
983.
20世纪早期世界上石油勘探开始不久 ,就发现有孔虫可以用来对比地层 ,于是微体古生物学突然发展起来 ;但当时用的只是底栖有孔虫。今天成为海洋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化石门类浮游有孔虫 ,却是到了 2 0世纪 5 0年代才发现有地层意义 ,不过当时也只是用作一种年代标记而已。到六七十年代浮游有孔虫的生态学的研究发展起来 ,才把它看作生活在大洋里的生物 ,成为研究古环境、古海洋学的主要依据。但是我国的读者不见得都知道 ,浮游有孔虫生态学研究的开拓者却是一位美国的华裔学者马维骅 (AllanB啨)博士。不同于底栖有孔虫 ,浮游有孔虫很难人工饲养…  相似文献   
984.
除草剂丁草胺对黄鳝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红细胞微核、核异常及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研究了除草剂丁草胺对黄鳝细胞的遗传毒性。采用腹腔注射的方法染毒,质量分数分别为0. 05、0 .08和0. 12mg/kg,结果(经t检验)表明除草剂丁草胺在较低浓度时( <0. 05mg/kg)基本上不表现诱变性,但0. 12mg/kg浓度组可显著地提高黄鳝外周血红细胞的微核率(P<0 .01),对黄鳝染色体数目畸变率和结构畸变率也有影响(P<0 .01)。这表明除草剂丁草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黄鳝具有明显的遗传学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85.
渭南黄土台塬晚新生代环境与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馨  邢肇祺 《地理研究》1989,8(2):16-27
根据对W7、W8两钻孔中的孢粉、微体古生物化石和矿物成分分析,结合野外考察及古地磁地层年代资料与标准剖面对比,作者提出本区第四纪地层划分的初步意见并阐述了晚新生代环境.根据W7、W8两孔相当层位的深度变化,推断张性正断层的存在,进而讨论了与城市建设有关的地下水资源和黄土塌陷问题.  相似文献   
986.
987.
安徽巢北地区下石炭统岩石微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巢北凤凰山剖面进行详细的野外测量和系统的岩石学、岩相学、沉积学的研究,尤其是进行岩石微相研究,分析其古地理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巢北地区下石炭统整体为一套滨海相沉积,以石灰岩为主,含有少量的砂岩、泥岩,可识别出十种岩石微相类型.  相似文献   
988.
贵州省兴义市雄武地区金矿主要为卡林型,其次为红土型,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为中等含硫微细浸染状氧化矿石。目前浅部矿石已基本采完,深部矿石品位较低(0.8~1.8 g/t),因此有效提高低品位矿石浸出率和金回收率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筑堆时矿石粒度和喷淋时氰化钠浓度是堆浸生产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矿石粒度大,金浸出率低;氰化钠浓度大,则成本增加。根据矿石物质成分和工艺特征研究,得到矿石冶炼时的最佳工艺条件:筑堆时矿石粒度为15~25 mm,氰化钠浓度为0.05%~0.08%。该研究有效提高了矿石浸出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为金矿石堆浸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89.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由于其上覆盖层较厚,地表异常信息十分微弱,找矿难度相当大。本文通过研究新疆伊犁盆地510、511、512等3个已知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航磁资料,发现这些矿床上方均存在微航磁异常,根据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地球化学机制,对微航磁异常的形成机理作了进一步探讨,结合试验区的实际预测成果,指出与氧化还原过渡带有关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上方存在微航磁异常,高精度航磁完全能探测到。微航磁异常是此类矿床的特征异常之一,可以作为一种重要标志信息运用于前期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990.
准噶尔盆地西缘克拉玛依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的厘定   总被引:10,自引:20,他引:10  
准噶尔盆地西缘新发现的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带,其形成时代尚未给出确切的结论。本文通过微体古生物研究,确定该蛇绿混杂岩带形成于早古生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