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6篇
  免费   542篇
  国内免费   796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440篇
地球物理   365篇
地质学   1828篇
海洋学   554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64篇
自然地理   12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4年   4篇
  1952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大别山东麓北段结晶基底中的二长花岗质岩石具长石应力支撑结构,早期高级变质作用条件下的韧性推覆以长石类矿物普遍晶质塑性变形和同构造重结晶作用为典型特征,晚期在发育糜棱岩的低级韧性剪切变形阶段处于脆性状态,在其内部和边缘形成了包括微角砾岩、假玄武玻璃、黑色超糜棱岩和熔结超碎裂岩等脆性断层岩石.二长花岗质岩石中不同类型韧性和脆性断层岩石的成因和构造联系,记录了大别地体的抬升冷却历史和不同阶段构造变动的性质.  相似文献   
972.
在对胶北荆山群麻粒岩相富铝岩石中石榴石、黑云母的成分环带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选取不同粒径、与不同矿物相邻的石榴石、黑云母各微区点成分,利用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分别进行了温度估算。确定在黑云母含量较高的岩石(V_(Grt)/V_(Bt)≤1)中,利用大颗粒石榴石(d≥1500μm)晶体核部(或靠近长英质矿物一侧的晶体幔部)成分与基质中远离石榴石等镁铁矿物处于长英质矿物之间的黑云母核部成分配合。通过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可以获得相当可信的变质峰期温度。但是对于黑云母含量极低的岩石(V_(Grt)/V_(Bt)≥6),由于黑云母的成分普遍遭到了强烈改造。使得温度估算结果异常偏低,因此不适合采用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估算峰期温度。同一岩石中,采用不同的相邻石榴石-黑云母矿物对晶体边缘成分获得的温度值差异较大,反映它们在峰期后发生Fe-Mg交换反应并达到封闭温度平衡状态的程度不同,因此利用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难以获得准确的封闭温度。通过热力学计算,建立了一个新的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公式。确定胶北荆山群所经历的变质峰期温度为720~770℃,峰期后最低相对封闭温度为480~500℃。  相似文献   
973.
文百红  林蓓 《地质与勘探》2003,39(Z1):99-102
油气藏上方存在自然电位异常,经典理论认为这是由于氧化还原电池效应所产生的.但这种观点无法解释油气藏上方自然电位异常空间变化大,甚至还出现明显的正异常现象.模拟油气微渗漏气泡上升迁移的实验表明,由于气水界面偶电层具有明显的负ζ电位,不同数量气泡在不同盐度水溶液中上升迁移时均起着一种天然的负电荷流的作用,因此可产生一定的自然电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气微渗漏气体运移生电模型.该模型为自然电位资料预测油气藏的埋藏深度提供了定量解释依据.初步研究表明,自然电场的性质和异常强度与地面测量资料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74.
曹芳 《华北地质》2003,26(3):145-150
陡山沱期在生物进化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不仅在动物界而且在植物界均有明显的变化。峡东陡山沱组多种多样的微化石已有众多报道。这个生物群落包括浮游的球形体、底栖的藻丝体和瓶状微化石。最近笔者重新研究了陡山沱组薄片中的微化石,这些微生物三维地保存在几乎未蚀变的条件下,以丰富的具刺疑源类为特征,主要者有Baltisphaeridium,Filisphaeridium,Tianzhushania和Comaspheridium等。陡山沱组的碳酸盐岩相具刺疑源类和瓶状微化石与产自Spitsbergen的化石近似。这似乎说明陡山沱组与位于Spitsbergen东北部的Svanbergfjellet组沉积可以对比。但由于化石只发现在少数薄片中,因此上述结论可能是片面的,这些化石可能只代表峡东陡山沱组生态环境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75.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更新,地质学家利用现代微束技术(如: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激光拉曼(Raman)和电子探针(EPMA))等,陆续在曾经遭受过强烈冲击变质作用的陨石和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大陆岩石中,发现多种微米-纳米级超高压矿物,为推测岩石形成的机制和地质构造环境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确凿的证据,并因此引起了地质科学界的广泛兴趣和高度关注,随即很快成为地学研究的前沿及热点。同时,地质学家已意识到纳米科学和技术发展将导致未来地质科学的一场革命犤1犦。随着岩石矿物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其研究的手段已从光…  相似文献   
976.
辽南新元古代营城子组臼齿灰岩的沉积环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臼齿(Molar—Toom)灰岩是发育于中新元古代碳酸盐台地的一种特殊灰岩类型。辽东半岛南部大连地区震旦系营城子组中部臼齿灰岩十分发育,野外观测、室内薄片以及比较沉积学研究表明,臼齿灰岩的出现与环境密切相关。通过米级旋回研究发现,该岩相段以发育浅水碳酸盐岩米级旋回层序为主,臼齿构造主要产出在微旋回中下部的中薄层泥晶灰岩和粉屑灰岩中,形成环境为潮下浅水环境。  相似文献   
977.
徐国才 《矿产与地质》2003,17(Z1):389-391
江西大石笏金矿是江西找到的第一个微细粒型金矿床.通过对其分散流、次生晕、原生晕等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认识和分析,建立了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式,并提出了在成矿有利的地层、构造、岩性、矿化条件下,利用分散流、次生晕、原生晕异常去寻找微细粒型金矿.  相似文献   
978.
硅质岩组构信息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硅质岩的研究面临着来源、成因及成岩、成矿作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绝大部分全岩分析结果都只能反映硅质岩地质地球化学行为的平均效果。硅质岩的组构信息研究有利于人们真正从时间、空间序列的角度去厘定硅质岩的形成、演化及其意义,而且这种以定向、微区、原位及深度分析为基础的研究思路对于其它类型岩石的微区研究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79.
万大理 《物探与化探》2003,27(2):110-112
论述江西村微细粒型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异常与蚀变矿化关系、异常模式以及找矿有效的结论性认识。  相似文献   
980.
贡嘎山东坡亚高山林区土壤的微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在贡嘎山东坡海拔2200一3600m的亚高山林区,有原始森林(包括成熟林和过熟林)、次生林、新生林和砍伐迹地等林地类型。研究土壤的微形态特征,对了解该区土壤演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有重要意义。分别采制上述不同土壤类型或林型下的土壤表层和表下层的原状土祥,制取土壤薄片,进行土壤微形态学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贡嘎山亚高山不同土壤或林型下的土壤,在土壤细粒物质、土壤骨骼颗粒和矿物、土壤有机质转化、土壤微结构等微形态特征上都有一定的特点和差异。从这些土壤微形态特征,分析了土壤演化特点和趋势及与生态环境条件演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