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71.
目的:通过研究评价能谱CT成像的功能参数的有效性,探讨结合心功能评估软件在心肌活性检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为评估心肌活性提供一种新颖可靠的影像学方法。方法:收集我院40例行心功能检查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均在一次扫描中行宝石能谱CT高分辨率模式(HD模式)的回顾性心电门控冠脉CTA扫描和宝石能谱成像(GSI模式)。患者均在一周内行心脏MRI扫描。在GSI能谱图像上找出心肌灌注稀疏区。在高分辨率冠脉CTA图像上分析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将采集的冠脉CTA图像从0%到95%期相,以5%为间隔重建成20个期相,输入AW 4.4工作站心功能分析软件包,自动计算得到左室心功能牛眼图。分别记录GSI能谱图像上心肌灌注稀疏区和灌注正常区,在心功能牛眼图上对应的各节段的平均室壁运动度和室壁增厚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结果做分析比较,并将评估结果和MRI评估结果做一致性比较。结果:能谱成像图像上找出27个心肌灌注稀疏区,对应心功能牛眼图共126个节段,能谱CT检测出的心肌灌注稀疏区均有区域供血冠脉50%以上狭窄。能谱CT图像上心肌灌注稀疏区与灌注正常区对应心功能牛眼图上的节段平均室壁运动度和室壁增厚率存在显著差异,分别是(3.51±1.54与7.57±1.94,P=0.00)和(26%±8.8%与62%±11.3%,P=0.00)。MRI灌注图像上找出的心肌灌注稀疏区域和灌注正常区域以及其在电影图像上对应的区域室壁运动度和室壁增厚率的结果与CT定量分析结果完全吻合。结论:能谱CT其冠脉CTA扫描结合能谱CT双能量延迟扫描一次扫描,不但可以通过分析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和通过物质分离成像以及其他能谱定量分析参数判断心肌血供情况,提高缺血心肌的检测效率,还可以结合心功能分析软件评估心肌功能的情况,且与MRI电影成像和心肌灌注成像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2.
目的 探讨SSR在心肌重构过程中的表达改变。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建立小鼠心肌梗死后的心肌重构模型、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2周建立小鼠急性心脏损伤模型;胸主动脉结扎术(aortic banding,AB)建立小鼠心肌肥厚的模型。采用RT-PCR检测各种心肌重构模型中SSR转录水平的改变。结果 SSR亚单位1(SSR1)和3(SSR3)在小鼠心肌梗死(miocardial infarction,MI)术后2周表达明显降低(P<0.05);在ISO诱导的急性心脏损伤后2周表达降低(P<0.05);在AB术后1周表达降低(P<0.05)。然而SSR1和SSR3的表达在AB术后2周开始增高(P<0.05),持续到AB术后8周(P<0.05)。结论 SSR1和SSR3的表达在不同模型的心肌重构中均发生明显改变,且呈现动态变化,提示其可能参与心肌重构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3.
通过骨料灌注法进行动水巷道截流堵水是矿井淹没后进行救援和复矿的重要方法。为研究骨料灌注截流堵水机理,基于水头高度、流速、巷道尺寸、倾角、糙度、骨料粒径、灌注速度等因素建立大型骨料灌注截流试验平台,并依托平台进行单孔、多孔灌注试验,分析动水巷道骨料运移堆积规律。结果表明:骨料正常灌注期间堆积体具有向下游运移生长的特性,迎水面和背水面由涡流控制的坡脚形态存在差异化现象;低流速条件下骨料会快速接顶且孔间存在空腔,高流速条件下孔间堆积体逐渐接龙、灌注量在下游相互叠加;残余过水通道沿截面呈U形分布,存在扰流接顶效应、空气掏蚀效应、堵孔效应、溃坝冲刷效应等典型动力学现象;结合解析法和数值法,对骨料颗粒的起动速度及典型现象进行计算和模拟,验证了试验平台的可靠性;通过浆液灌注实验验证浆液配比和骨料粒径对注浆效果存在重要影响,浆液在骨料堆积体中存在“上多下少”的空间分带性。试验平台的研制对截流堵水工程技术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