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1 引言后压浆旋挖钻孔灌注桩是近年来伴随钻孔机械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桩型 ,它包括旋挖钻孔工艺和后压浆施工技术两部分。旋挖钻孔施工工艺是通过钻杆带动特制的旋挖钻头 ,在孔底全断面切削土层 ,用旋挖钻头在孔底直接取土后由钢索提升钻杆至地面 ,如此循环成孔 ;后压浆施工技术 ,是通过预埋压浆管 ,在灌注混凝土之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 ,用适宜的压力对桩侧或桩底进行压力注浆 ,以提高桩的承载力 ,从而减小桩径、桩长、降低工程造价。它在石家庄会堂工程及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桥墩桩基础的成功应用便是例证。2 工程概况石家庄会堂位于石家庄…  相似文献   
52.
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是工程中较难控制的部分,要控制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需要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三方面来综合处理。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就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提出最高效易行的解决方案,供施工及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3.
周湛波 《探矿工程》2002,(2):16-16,18
从成孔工艺原理、技术、装备、砼拌制及灌注技术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冲抓成孔灌注桩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碘油栓塞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196 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例。治疗组采用经肝动脉灌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碘油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肝动脉灌注吉西他滨、顺铂注射液联合碘油栓塞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实体瘤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瘤体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治疗组分别为17.35%(17/98)和74.49%(73/98),对照组分别为16.33%(16/98)和74.49%(73/9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瘤体疗效相当。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分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 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碘油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实体瘤疗效与介入化疗栓塞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轻、安全可靠,且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化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海马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构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选用健康的6周龄昆明小鼠33只,分为空白组、PNS组、缺血9d组(缺血再灌注9d后取脑)、缺血24h组(缺血再灌注24h后取脑)。PNS组于缺血前3d开始腹腔注射PNS[30mg/(kg·d)],直至再灌注9d后取脑,缺血9d组和缺血24h组予以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各组取脑后制作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海马区脑组织Bax和Bcl-2阳性表达细胞数。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缺血9d组Bcl-2、Bax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血9d组比较,PNS组Bax的表达水平平均值明显降低,Bcl-2/Bax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9d组Bax和Bcl-2的表达均较缺血24h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S对短暂性双侧颈动脉闭塞型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是早期通过降低Bax表达,增大Bcl-2/Bax比值,抑制神经元凋亡,从而对大脑海马神经元起保护作用,且再灌注第9天损伤程度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模型的方法,以期为临床防治MF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术前进行包括对实验动物、药物、仪器和器械的准备;手术操作过程按照麻醉、消毒、连接呼吸机、心电图监测、开胸、结扎、关胸、脱机、术后处理的步骤;手术过程要求无菌操作,保护实验动物肺脏,观察其呼吸及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注意结扎手法,预防感染。造模是否成功可通过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显微镜下进行左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检测、心脏组织HYP、TGF-β1含量检测来确定。结论:规范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MF模型的步骤,完善每个细节,对提高实验大鼠存活率及造模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2011年8月6日14时,临近黄河的韩城禹昌煤矿在11^#煤层回采过程中发生底板奥灰水突水,突水通过相邻煤矿采空区,并与8月7日零时5分许冲跨桑树坪煤矿北二车场绕道封闭墙进入斜井280m大巷,很快淹没整个大巷系统造成斜井整体淹井事故。在进行了井上、下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探查和示踪剂测试、水质化验与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突水点与过水通道的区域,结合矿井11#煤层顶、底板、奥灰岩峰峰二段水文地质条件特征,采取了骨料灌注沉积法和松散体注浆加固法,成功隔离了两个矿井之间的水力联系。经过单位吸水率、追排水量、水位变化、残余出水量检验,达到了预期目的,实现了隐蔽突水点及过水通道快速封堵,为矿井全面恢复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连续鼓室灌注术联合针药治疗突发性耳聋肝气郁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突发性耳聋肝气郁结证患者81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 例)和对照组(40 例)。对照组采用曲克芦丁注射液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鼓室灌注术合针药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平均听阈值和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1%(39/41),对照组为72.5%(29/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听阈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1例鼓膜延迟愈合,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连续鼓室灌注术联合针药疗法能有效提高突发性耳聋肝气郁结证的疗效与平均听阈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研究评价能谱CT(Spectral CT)成像功能参数的有效性,并探讨这些参数在评估局部梗死心肌图像质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30例冠心病患者,均在一次扫描中行宝石能谱CT常规冠脉CTA(CCTA)扫描模式和宝石能谱成像(GSI)扫描模式。患者均在一周内行心脏MRI扫描。常规混合能量图像上分析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分别找出1 min和3 min单光子能量水平的图像上梗死心肌与正常心肌的最佳对比噪声比(optimal CNR)以及对应的最佳单能量值和此能量值的图像噪声值,通过单因数方差分析方法与常规混合能量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NR)和图像噪声值进行比较。在MRI心肌灌注图像上找出梗死心肌并与能谱CT进行相关性对比。结果:宝石能谱CT共检出梗死心肌36个区域,所有梗死心肌在CCTA图像上均有区域供血冠脉50%以上狭窄(71.7%±16.2%),并且找出的梗死心肌与MRI心肌灌注图像有较高的相关性(r=100%,P=0.00)。1 min、3 min单光子能量水平图像上最佳CNR值明显高于常规混合能量图像CNR值(P<0.05)。1 min、3 min最佳单能量值水平的图像噪声值均低于常规混合能量图像(P<0.05)。结论:能谱CT的GSI能谱成像模式较常规混合能量图像能够明显提高图像质量,从而提高了梗死心肌的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肺部肿块的CT血流灌注的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5例患者(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64.7岁,年龄范围,24~83岁)进行CT灌注检查.使用64排螺旋CT,先平扫有问题的结构区域,然后选定肿块扫描层面,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50mL·300mg·100mL-1的优维显,速率为4mL·s-1,延迟5 s后,以电影模式行多层灌注扫描,持续35~40 s.使用Perfusion 3灌注软件测量血容量及表面透过性乘积.3个独立样本(肺癌组、结核组及炎症组)两两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结果:恶性肿块20例(4例鳞癌,12例腺癌,1例未分化癌,3例转移癌),炎性肿块8例,结核灶7例.肺癌、结核灶及炎性肿块的灌注均值(BV和PS)分别为:(8.43±2.44)mL·100g-1,(24.30±5.80)mL·min-1·100g-1;(1.90±0.60)mL·min-1·100g-1,(1.19±0.37)mL·min-1·100g-1;(19.73±6.65)mL·100g-1,(30.01±9.06)mL·min-1·100g-1.肺癌组与结核灶组及炎性肿块组与结核灶组之间的灌注均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肺癌组与炎性肿块组之间的BV均值有显著差异(p=0.014,t=2.639),但二者PS均值无统计学意义(p=0.506,t=0.674).结论:利用灌注值可以区分肺癌与结核灶、炎性肿块与结核灶,虽然单独依靠灌注值很难区分肺癌与炎性肿块,但是血流灌注仍间接反映了肺部肿块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