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3篇
  免费   600篇
  国内免费   705篇
测绘学   317篇
大气科学   611篇
地球物理   356篇
地质学   1008篇
海洋学   967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386篇
自然地理   1428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陆地生态系统模型比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地生态系统作为地球表层复杂系统中重要一环是全球碳氮循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模型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备受关注。近年来,国际上发展了多种基于不同原理和目标的模型,其模拟结果也不尽相同。为了对这些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国际上开展了多个模型比较研究计划。本在筒述各种模型比较计划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国际上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型的研究进展;指出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对生态系统各个组成要素、生态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机制研究的基础之上。耦合大气、岩石圈、生物圈从机理上模拟碳氮动态,同时在进行区域或全球尺度评价时引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将是未来模型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2.
阜新矿区地面塌陷灾害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研究地面塌陷对一个地区的影响时,一般只侧重于其对建筑物、铁路的影响,而对土地生产力影响的探讨和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阜新矿区来说,地面塌陷对该区土地生产力的影响更是空白,前期的工作仅仅侧重于地面塌陷的调查,如果就地面塌陷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做一决的概括和分析,无疑会给今后治理由地面塌陷带来的灾害提供借鉴作用。本文结合大量实测、实算数据,应用土地复理论与方法对地面塌陷引起的土地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湿度、土壤质量水平等四个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对灾害的治理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03.
藏北草地资源及其演化趋势——以申扎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扎地区属青藏高原南羌塘高寒草原区,具有典型的高原植被。根据水体条件、植被组成和地貌特征等,划分了7种草地植被类型和2个木本植物分布区。藏北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高原植被面临严峻的破坏、退化和沙漠化环境,生物链严重失调,高原鼠兔由于几乎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对高原草地的破坏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高寒、冻融作用、地下水位下降、雪线上升和冰川萎缩、猖獗的鼠害、超载过牧是高原植被(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其中高寒、缺水、鼠害和超载过牧是最重要的原因。藏北申扎地区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比例为约1:9,湿地和植被供水系统受到严重损害,造成大面积草场萎缩,形成了环状草地退化带。藏北草地向恶化方向发展是不可逆的,根治鼠害,改良牲畜品种,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减缓草场退化速度。  相似文献   
104.
105.
广东省2001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及前沿领域,而其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Wackernagel M等1996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方法—生态足迹法:通过跟踪区域的能源和资源消费,将它们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型土地类型的面积,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进行比较,来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运用此方法对广东省2001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2001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8198hm^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广东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最后讨论了方法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6.
将生物地球化学C, N循环模式与植被生态模式耦合, 建立了生物地球化学-植被生态耦合动力模式. 验证表明模型可以准确模拟稻田生态系统中作物生长及CH4, N2O排放过程. 利用模式分析了不同施肥量对CO2吸收及CH4, N2O排放的影响, 以及3种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的演变规律, 发现了生长期内稻田综合增温潜势源汇交替现象, 提出最大汇施肥量以及零排放施肥量等概念. 利用模式研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施肥方案, 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青年科学家论坛”第 76次活动于 2 0 0 3年 8月 2 1~ 2 2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活动的主题是“地球系统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4 2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科学家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代表中包括多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的入选者 ,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 3项目”、国家“973项目”的项目或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部部长、“青年科学家论坛”活动组委会常务副主任马阳出席了论坛活动。这次活动得到国际科联环境…  相似文献   
108.
碳酸盐岩与泥质烃源岩生气规律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配制了两套成熟度相近的碳酸盐岩和泥质岩丰度系列样品。采用半封闭外加温加压式热压模拟装置对碳酸盐岩的生烃情况进行了热模拟实验,研究了碳酸盐岩生气量随成熟度和温度变化的趋势,探讨了碳酸盐岩生气的变化规律。碳酸盐岩与泥质岩的生烃潜力是有机质质量和有机质丰度的函数,与岩性无关;碳酸盐岩的产气规律与泥质岩相似,而且两者产烃的量级也相当,并不存在碳酸盐岩生排烃效率高的现象;碳酸盐岩和泥质岩总有机碳(TOC)含量在热模拟过程中基本上不发生变化;不同岩性的有机质的产烃效率主要受温度和有机质类型决定。  相似文献   
109.
110.
申扎地区属青藏高原南羌塘高寒草原区,具有典型的高原植被.根据水体条件、植被组成和地貌特征等,划分了7种草地植被类型和2个木本植物分布区.藏北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高原植被面临严峻的破坏、退化和沙漠化环境,生物链严重失调,高原鼠兔由于几乎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对高原草地的破坏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高寒、冻融作用、地下水位下降、雪线上升和冰川萎缩、猖獗的鼠害、超载过牧是高原植被(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其中高寒、缺水、鼠害和超载过牧是最重要的原因.藏北申扎地区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比例为约1:9,湿地和植被供水系统受到严重损害,造成大面积草场萎缩,形成了环状草地退化带.藏北草地向恶化方向发展是不可逆的,根治鼠害,改良牲畜品种,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减缓草场退化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