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6篇
  免费   720篇
  国内免费   794篇
测绘学   860篇
大气科学   732篇
地球物理   483篇
地质学   1700篇
海洋学   809篇
天文学   109篇
综合类   388篇
自然地理   43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发生在2009年7月22日亚太地区的日全食,为人们研究电离层扰动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基于沙洋地区采集的高频(1 Hz)GPS数据,通过对日食当天与前后几天电离层VTEC(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的变化分析,结果显示日食期间电离层VTEC含量均呈现出一种先下降再上升的“水槽”变化趋势,且VTEC下降达到2~5 TECU,下降幅度达33.1%,VTEC的最小值与食甚时刻延迟为25.2~147.6 s.在日全食后期有中等强度的磁暴发生,与日食相互重合叠加共同对电离层VTEC变化造成影响,使得VTEC变化明显异于前后几天,最后定量的分析了磁暴对VTEC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2.
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及全球GPS服务系统提供的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246个GPS接收台站的TEC观测资料,观测研究了2011年5月28日一次中等强度磁暴期间中国地区出现的大尺度电离层行进式扰动(LSTID),并给出了中国地区的二维TEC扰动图像.结果表明:在磁暴恢复相期间,我们一共监测到两个LSTID事件,一个发生在午夜前的中国西南地区,另一个发生在午夜后的东北地区.TEC二维成像结果清晰地显示了两次LSTID在中国地区的连续传播过程,西南地区午夜前的LSTID由低纬向中纬沿北偏东的方向传播,其持续时间约为60min,水平传播距离约1200km,等相面的宽度最大约500km;东北地区午夜后的LSTID由中纬向低纬沿南偏西的方向传播,其持续时间约为70min,水平传播距离约1200km,等相面的宽度最大可达1400km.对TEC扰动进行互谱分析得到两次LSTID的传播参量,发现午夜前的LSTID的水平传播相速度和相对扰动振幅的平均衰减率都比午夜后的LSTID的要大,这可能是由午夜前西南地区较高的背景垂直TEC0及背景大气温度引起的.研究还表明,午夜后的LSTID是由北极区活动激发的大气声重波产生的,通过对高纬地区水平地磁分量H的分析,可以估计出其激发源应位于140°E以东,42°N以北的1400~2600km范围之内;而对于午夜前的LSTID,则可能是由赤道电集流引起的焦耳加热激发的大气声重波产生的.  相似文献   
953.
《西部资源》2013,(4):34
不久前,内蒙古自治区扎旗国土局对矿山企业全面实行电子档案管理。矿山电子档案建设按照"一矿一档"的原则,为每家矿山企业建立了文本档案和电子台账,69家矿山企业档案全部录入完毕。矿山档案管理电子化的实现,既掌握了矿山企业的基本情况,又为管理监督矿山企业、办理相关业务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相似文献   
954.
基于法国DEMETER卫星等离子体分析仪和Langmuir探针观测到的原位等离子体参量, 研究了参量随纬度变化、 空间插值、 空间差值、 滑动中值、 相关性分析等5种异常提取方法, 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2006年1月—2010年4月期间国内6.0级以上、 国外部分7.0级以上29次地震的震例分析中. 由于等离子体参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对于震中附近的轨道数据大于等于2个参量出现异常时, 本研究才将其视为震前异常. 通过研究发现, 29次地震中有15次出现电离层原位等离子体参量的震前异常, 异常时间大约为1—7天, 震中东西两个方向均可能出现异常, 但异常区域多偏向磁赤道.   相似文献   
955.
本刊自2013年4月5日起启用在线投稿、审稿系统,学报网站也同步开通。网址为:www.ch.whu.edu.cn。作者直接进行网上投稿,无需邮寄纸本。审稿专家通过编辑部发送的密码和帐号登录。该平台现是本刊唯一的网上投稿平台,原接收电子稿件的邮箱现  相似文献   
956.
测量数据的检查及预处理是测量内外业一体化中的重要环节,其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保证原始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及有效性。本文以TfimbleDiNi03电子水准仪为例,通过对其原始数据格式进行分析,阐述了数据检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其预处理的基本思路、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957.
兵棋是对作战过程进行逻辑推演研究和评估的军事科学工具,是作战模拟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兵棋地图作为兵棋的三大组成要素之一,其表达内容、表达方式及表达精度对兵棋推演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回顾兵棋地图的演进,有助于把握兵棋发展的历史脉络,加深对战场环境模拟的认识。以兵棋地图出现的时间为依据,将兵棋地图的演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原始兵棋地图阶段、经典兵棋地图阶段和现代兵棋地图阶段,并从表达内容、表达方式和表达精度三个方面对每个阶段的兵棋地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58.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测绘生产单位电子档案管理的现状、特点,对完善测绘项目电子档案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便相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959.
960.
陆地生态系统通过植被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约30%的人为碳排放,在全球碳循环、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最近10年发展起来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植被实际光合作用,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回顾了叶绿素荧光遥感产品发展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陆气相互作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特别是在全球植被总初级生产力估算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发展方面的进展,并进一步讨论了该领域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