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86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11.
地震辐射能量是关于震源定量的特征量,地震辐射能量的测定是地震定量化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本文基于点源震源模型,开展了地震辐射能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推导了计算地震辐射能量的理论公式,自主研发了一套利用远场垂直向P波记录测定地震辐射能量的软件系统,能够快速测定全球范围内5.5级以上浅源地震的地震辐射能量.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为例,检验了地震辐射能量测定方法和软件系统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的地震辐射能量为2.84×1016J,各台站地震辐射能量的分布与震中距和方位角都没有明显的依赖关系,说明使用理论格林函数法消除路径效应对地震辐射能量测定的约束效果较好;(2)汶川地震的能量震级Me为8.04,震源机制校正可以使能量震级测定结果的标准差更小,结果更稳定;(3)反演得到汶川地震的地震矩为8.97×1020N·m,转化为矩震级MW为7.9,Me比MW高0.14,说明汶川地震的地震辐射能量偏高.(4)汶川地震的能矩比为3.17...  相似文献   
112.
长周期形变波与慢地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3.
慢地震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慢地震的定义,慢地震观测、识别和定位,以及慢地震的机制和传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4.
自适应网格技术在数值模式中的应用研究Ⅰ.一维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变分原理的自适应网格技术被应用到三个有解析解的问题上,它能根据问题的求解,在解的大梯度区自动加密网格,从而非常成功地算出了激波.通过分析发现自适应网格技术在提高精度、减少运行时间方面显示了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5.
喇嘛昭岩体是阿尔泰造山带典型的后构造岩体,其时代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次锆石SHRIMP定年给出 206Pb/238U年龄276±9Ma(MSWD=1.1),代表其形成年龄。这为阿尔泰后造山花岗岩和后造山作用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年代学证据。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岩体具有I-A过渡的高钾钙碱性或高分异钙碱性花岗岩的特点。依据岩体构造特征、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地质背景综合分析,该岩体应为后造山岩体。该岩体Sr初始值变化于0.704-0.71659之间。εNd(T) 值为正值( 1.3- 2.8),模式年龄TDM-2为0.93-0.81Ga,与中亚造山带典型的高(正)εNd(T)值花岗岩相同。而且,其εNd (T)值略高于该地区同造山花岗岩。这说明,在具有陆壳基底的阿尔泰造山带后造山阶段,除了可能的俯冲下埋的年轻洋壳或岛弧物质外,可能有新的幔源物质参与了花岗岩的形成。这为中亚造山带后造山阶段陆壳垂向生长提供了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116.
持续时标较长的γ射线暴(Gamama-Ray Burst)起源于大质量恒星的塌缩,这是目前对γ射线暴能源机制的流行看法。在大质量恒星周围的星风环境又是不可避免,而现在普遍认为γ射线暴存在着喷流。在这两点基础之一,详细地计算了喷流在星风环境下的演化。在计算时,由于传统的描述喷流的动力学公式在跨相对论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利用了修正过的公式。由于传统的描述喷流的动力学公式在跨相对论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利  相似文献   
117.
在模拟超新星演化时,考虑非奇异一奇异夸克相变因素,与没有考虑奇异相变的情况相比,得到了更强的激波.这可能是奇异相变增加了星核区对流不稳定性所致在本文的计算环境里,一阶奇异夸克相变的结果使具有128MO铁星核的WW(88)模型爆发,打破了瞬发机制只能使约1.1MO铁星核模型爆发的上限,并支持了戴子高等人所作出的奇异夸克相变能提高超新星爆发机会的论断.  相似文献   
118.
大幅、快速光变是BL Lac天体的定义特征之一,光变研究一直是BL Lac天体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BLLac天体的光变研究成果和BL Lac天体的基本理论以及一些相关的其它研究方向的成果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或可以进一步发展之处,并对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耻研究。 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光变研究的意义和BL Lac天体光变研究的概况,着重总  相似文献   
119.
利用Hakamada-Akasofu-Fry运动学太阳风模型模拟了1981到1985卡林顿周的48个太阳耀斑事件激发的激波到达地球的时间.结果表明,对模式输入参数之一的激波初始速度进行调整,可以使模拟结果和实际观测基本一致.通过对发生在该时期多个事件的统计分析,分别得到日球表面东、西两半球耀斑爆发对应的激波初始速度调整...  相似文献   
120.
根据Chapman理论模型,在各向异性介质(如HTI介质)中,当入射角在0-45。范围内,慢横波会发生较大的衰减和频散,且对流体粘度敏感,而P波和快横波则比较小。对于沿裂隙法向传播的慢横波,其振幅受流体影响很大。因此,在P波响应对流体不敏感的情况下,可利用慢横波来获得裂隙型油气藏的流体信息。本文分析了胜利油田垦71地区三维三分量地震数据,检测出的慢横波振幅和旅行时异常与该区的测井资料十分吻合。分析结果还发现,与含油区相比,含水区会产生更高的横波分裂。在含水区,慢横波振幅会产生明显变化,而在含油区则几乎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