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0篇
  免费   1331篇
  国内免费   2344篇
测绘学   345篇
大气科学   365篇
地球物理   957篇
地质学   6437篇
海洋学   804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479篇
自然地理   292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439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384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7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01.
在矿井生产中,出现交叉断层的区域往往是地质构造非常复杂的地方,也是危险高发的区域.对含交叉断层的3维地质建模的算法进行了研究.其主要思想是分别建立岩层和断层的TIN模型,以断层交线作为约束条件,进行带约束三角剖分,从而建立起交叉断层模型.这将有利于矿山的工程管理,减少危险的发生,作为后续采矿生产的依据.  相似文献   
902.
【研究目的】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利用地震工作手段及传统波阻抗反演,可有效地区分砂、泥岩,却受限于波阻抗差异微小无法区分砂岩中是否含矿。【研究方法】为了寻找含铀有利砂体,本次工作尝试了利用对含矿最为敏感的自然伽玛曲线联合声波曲线重构波阻抗,以提高反演结果对储层含铀信息的甄别能力,弥补传统波阻抗反演对含铀砂体和非含铀砂体无差异地球物理响应的缺陷。【研究结果】经多个钻探实例验证,该方法确实有效增强了波阻抗反演对岩层属性的描述能力,缩小找矿范围,提高了钻探验证见矿率。【结论】自然伽马曲线重构波阻抗值得在利用石油资料二次开发的砂岩型铀矿勘查中推广。  相似文献   
903.
【研究目的】阿沙哇义金矿位于西南天山,处在“亚洲金腰带”的中南缘,是最近几年新探明、中型规模的金矿,矿床基础研究程度较低。【研究方法】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开展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成分分析、测温、H-O同位素等研究。【研究结果】提出矿床的含矿地层为上石炭统喀拉治尔加组,矿体产于NEE走向逆冲推覆构造系统的次级断裂内;成矿可分为3阶段,早—中阶段发育H2O溶液型、CO2-H2O型及纯CO2型三种流体包裹体,但晚期仅发育纯H2O溶液型包裹体。其中早期均一温度236~386℃,盐度1.6%~9.7%Na Cl eqv.;中期均一温度225~301℃,盐度1.4%~12.5%Na Cl eqv.;晚期均一温度139~222℃,盐度1.4%~7.3%Na Cl eqv.;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图谱显示液体成分为H2O和CO2,含CH4和N2;表明成矿流体具中低温、富CO2、含CH  相似文献   
904.
董家埝银矿位于小秦岭南缘,受小河断裂的次级构造控制,是小秦岭南带首次发现的大型贵金属矿床。矿床的热液成矿期分为3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和石英—碳酸岩化阶段(Ⅲ),其中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矿体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含CO2包裹体(C型)及纯CO2包裹体(PC型)3种类型,石英—黄铁矿阶段主要发育C型、W型和少量PC型包裹体,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主要发育W型和少量C型包裹体。第Ⅰ及第Ⅱ成矿阶段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分别为151~270℃和126~240℃,且呈降低趋势;盐度范围分别为3.8%~22.42%NaCleqv和4.16%~20.48%NaCleqv,整体变化不大,属于低盐度环境;CO2由富转贫。估算成矿压力为22.08~76.6 MPa,成矿深度3.77~7.13 km,矿床类型为低盐度中低温中深成热液型银矿床。  相似文献   
905.
为了进一步探究旁侧异常体在巷道电阻率超前探测中的影响规律,提高探测精度,采用基于对偶加权后验误差估计的自适应非结构有限元法进行三维正演研究。首先通过无限大垂直板状体模型验证了该方法在超前探测模拟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建立无旁侧异常体模型模拟巷道中的超前探测响应;然后分别对高低阻旁侧异常体的方位、与巷道h和掌子面的距离、巷道大小、不同供电和接收方式以及在多层介质中对超前探测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巷道前方异常体的实际位置可由异常曲线极值推断出;高低阻旁侧异常体的响应总体上不会掩盖巷道前方的异常响应特征,但会使对应范围内的异常曲线出现凸形或凹形畸变,畸变位置与实际位置相符合;巷道空腔的存在加强了底板异常响应,不同巷道大小对顶板异常影响不同,总体上不会影响巷道前方的异常响应;多层地层中,异常响应曲线仍能反映出旁侧异常体的实际位置,巷道前方的异常响应特征是否会被掩盖要视各层电阻率大小情况而定。干扰异常的辨别需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906.
我国煤炭绿色智能开采亟待解决透明地质条件精细构建问题,包括煤岩层构造、含水体、采空区与地应力等地质因素,该类隐蔽致灾体易诱发采空区突水或瓦斯突出等事故,是制约煤矿智能化开采与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三维地震勘探是目前探测断层和陷落柱等地质体的主要技术,但该技术基于反射理论框架,在小落差断层与小尺度陷落柱探测上仍存在挑战,发展针对隐蔽致灾体的煤田精细勘探理论与方法是安全与智能开采的基础问题。基于绕射的地震勘探框架在理论上能够突破传统地震勘探分辨率瓶颈,该前沿技术已在勘探行业权威期刊不断报道,国内外工业界和科研院校也投入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尚未形成方法体系与工业化软件。围绕煤田灾害源防治与智能开采关键地质问题,阐述了一套基于绕射理论框架的地震勘探系统,通过不同类型绕射波传播规律研究了弱信号捕获模式,利用反射波与绕射波多域差异特征提取了携带高分辨率响应的绕射波信息,基于散射点模型提出绕射波精细速度建模方法,在多学科交叉基础上发展了绕射波多属性融合解释与阻抗反演技术,进而形成一套适用于我国未来透明矿山绿色开采的基础学科与前沿技术。  相似文献   
907.
滇西三江造山带属于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作为古特提斯的演化产物之一,记录了古特提斯洋演化的重要信息。然而,关于该带古特提斯洋的属性、时空演化方式和最终闭合的精细时间仍没有得到很好的约束。本文选择金沙江与哀牢山构造带衔接处的点苍山中部偏东北和南部地区的花岗质岩石开展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分析以及全岩主-微量元素研究。锆石定年和Hf同位素结果显示,点苍山南部的片麻状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240.3±1.4Ma,对应的εHf(t)值为-16.2~-8.7;中部偏东北的两个淡色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241.2±2.3 Ma和240.1±2.2 Ma,对应的εHf(t)值分别为-12.0~-5.5和-15.2~-11.7。元素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显示,点苍山南部的片麻状花岗岩属于A型花岗岩,起源于该区新元古代变基性岩的部分熔融;而中部偏东北的淡色花岗岩显示出典型的S型花岗岩属性,为泥质碎屑岩在中-低温条件下脱水部分熔融而成。进一步结合整个金沙江-哀牢山岩浆-变质-构造和沉积作用的研究结果,精...  相似文献   
908.
孙爽 《吉林地质》2023,(1):22-31
根据安图县三岔地区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R型聚类分析、相关性矩阵分析及优选异常查证,确定区内铅矿化体为受北西向张性断裂构造控制。土壤聚类分析表明,Au元素呈独立地球化学行为,Cu-Ag-Pb-Zn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代表了热液银、铅、锌等多金属异常元素组合,特别是Pb-Zn元素组合相关系数达0.518 1,表明二者地球化学行为的相似性,暗示了两种元素内在共生组合关系的存在。优选Au、Ag、Pb异常进行了详细的查证,发现了一些Cu、Pb矿化体,预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09.
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EH4)对东炉房铜钼多金属矿区深部地质构造进行探测分析,有效确定了矿区地下的空间电性和结构特征。通过构建音频大地电磁法(EH4)找矿标志,总结了EH4剖面视电阻率异常特征与矿体关系:浅部呈脉状或柱状低阻体对应中低温热液型金、铅、锌多金属矿体,呈柱状中阻体或中低阻体对应矽卡岩型或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体,中阻体对应中酸性岩浆岩(玢岩、斑岩)。圈定了矿区深部隐伏矿体11处,其中5处与钻孔吻合,其余6处找矿前景良好;进一步推断在深部岩体中形成规模较大的斑岩型铜钼矿。研究表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针对东炉房铜钼多金属矿或者该类型矿床寻找隐伏岩(矿)体是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   相似文献   
910.
青岛胶州湾北岸广泛分布厚层海相沼泽化软黏土,为研究穿越厚层软土时压力型锚杆的适用性,开展了压力分散型锚杆、拉力型锚杆和承压型囊式扩体锚杆的现场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压力分散型和承压型囊式扩体锚杆极限承载力离散性较大,难以满足锚杆验收标准;相对于极限粘结强度和局部受压承载力,锚杆成孔曲率导致的锚固体整体失稳可能是穿越厚层软土的压力型锚杆极限承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对滨海基坑工程中穿越软土的预应力锚杆,建议优先采用拉力型锚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