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太极推拿特色摇法结合传统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颈椎关节紊乱导致的颈源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7 例和对照组43 例,对照组施以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太极推拿特色摇法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颈痛评分(NP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睡眠效率值(睡眠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9%(43/47),对照组为74.42%(32/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PQ、PSQI及睡眠有效率均较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推拿特色摇法结合传统推拿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导致的颈源性失眠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2.
藏北双湖鄂柔地区变质岩和玄武岩的40Ar/39Ar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藏北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东段双湖鄂柔地区,获得绿泥阳起石片岩中阳起石矿物的40Ar/39Ar坪年龄为(235·9±2·6)Ma和枕状玄武岩中蚀变辉石斑晶的40Ar/39Ar坪年龄为(232·5±2·4)Ma,两个年龄具有极好的一致性,记录了中三叠世晚期—晚三叠世早期沿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发生俯冲碰撞作用的构造-热事件。羌塘地区中三叠世晚期—晚三叠世早期的俯冲碰撞造山事件使得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及其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即北羌塘盆地)转变为前陆盆地,区域上三叠统底部不整合面和底砾岩的发育是碰撞造山作用地质记录的重要标志。绿泥阳起石片岩的原岩主要为富含玄武岩的火山-沉积岩系,绿泥阳起石片岩和蚀变枕状玄武岩具有Ti O2、P2O5、MgO含量较高和LREE富集型、无Eu异常,以及“大隆起”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和富集Nb、Ta、Ti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较典型的洋岛型碱性玄武岩性质。  相似文献   
113.
枕状熔岩是海相火山岩的一种特有产出形式,在海相中基性火山岩中普遍发育。基性枕状熔岩往往构成蛇绿岩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但在中酸性火山岩中的枕状熔岩则极为罕见,目前仅在我国的白银厂产出有角斑质岩枕(彭礼贵等,1995;LiZhipeietal,1996).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北祁连山西段首次发现的英安质枕状熔岩的产出状态和岩石学特征,并在岩石化学方面与白银厂角斑岩进行对比。认为北祁连山西段英安质枕状熔岩,是海底火山作用发展到岩浆房中的岩浆过剩压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发生溢流作用(Woods,W.A.,1995)而喷出的岩浆流所形成.对于英安质岩枕中的富硅包裹体-硅质岩提出的三种可能成因即外来硅质岩团块、杏仁体和岩浆喷发后因物理化学条件的突变所造成的岩浆不混熔液珠,尚需更多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来证实。  相似文献   
114.
应用了多波束技术,分析了海洋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回淤情况,实现了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基槽开挖回淤分析原位测试、施工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相似文献   
115.
目的:观察铍针减压术联合龙氏仰头摇正法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枕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铍针减压术联合龙氏仰头摇正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部湿敷理疗联合针刺治疗,均治疗2周后通过VAS评分、压痛仪测量压痛值、红外热成像测量患侧与健侧温差值评估疗效。结果:2组VAS评分、压痛值、患侧与健侧温差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铍针减压术联合龙氏仰头摇正法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满意,患者依从性好,优于颈部湿敷理疗联合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16.
Spar平台垂荡-纵摇耦合运动失稳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参数激励和强迫激励共同作用下Spar平台垂荡-纵摇耦合运动的失稳机理.考虑静稳性和排水体积的变化,推导平台的垂荡回复力和纵摇回复力矩表达式,建立规则波浪中平台垂荡-纵摇耦合的运动方程.以经典Spar平台为例,分析平台垂荡-纵摇耦合运动发生马休类型不稳定运动的条件以及平台运动失稳的形式,给出波高和波浪周期平面上平台因大幅运动失稳的参数域.结果表明,当波高相对较小时,波浪的临界周期接近于垂荡固有周期,平台失稳的形式为马休失稳;当波高相对较大时,波浪的临界周期远离垂荡固有周期,平台由于大幅摇摆运动而失稳.  相似文献   
117.
A meshless method, Moving-Particle Semi-hnplicit Method (MP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o simulate the rolling of different 2D ship sections. Sections S. S. 0.5, S.S. 5.0 and S. S. 7.0 of series 60 with CB = 0.6 are chosen for the simulation. It shows that the result of MPS is very close to results of experiments or mesh-numerical simulations. In the simulation of MPS, vortices are found periodically in bilges of ship sections. In section S. S. 5.0 and section S. S. 7.0, which are close to the middle ship, two little vortices are found at different bilges of the section, in section S. S. 0.5, which is close to the bow, only one big vortex is foun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ction, these vortices pattern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y of Ikeda. The distribution of shear stress and pressure on the rolling hull of ship section is calculated. When vortices are in bilges of the section, the sign clmnge of pressure can be found, but in section S. S. 0.5, there is no sign change of pressure because only one vortex in the bottom of the section. With shear stress distribution, it can be found the shear stress in bilges is bigger than that at other part of the ship section. As the free surface is considered, the shear stress of both sides near the free surface is close to zero and even sign chang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