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566篇
海洋学   44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631.
通过对研究区二叠系硅质岩岩石学特征、主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结果表明,杭乌拉下二叠统埋汗哈达组硅质岩Al/(Al+Fe+Mn)值介于0.68~0.78之间,平均值为0.73,δCe值为0.89~0.94,平均值为0.90,二断井中二叠统菊石滩组Al/(Al+Fe+Mn)值介于0.50~0.67之间,平均值为0.60,δCe值介于0.85~0.90之间,平均值为0.88,在Al-Fe-Mn三角图上,样品点落入生物成因硅质岩区,指示研究区硅质岩为海水生物沉积成因。杭乌拉下二叠统埋汗哈达组硅质岩Al_2O_3/(Al_2O_3+Fe_2O_3)值为0.78~0.86,平均值为0.83,Mn O/Ti O2值为0.04~0.40,平均值为0.16,(La/Ce)N值为1.02~1.15,平均值为1.10,Ceanom值为-0.041~-0.001,平均值为-0.029,二断井中二叠统菊石滩组硅质岩Al_2O_3/(Al_2O_3+Fe_2O_3)值为0.82~0.91,平均值为0.87,Mn O/Ti O2值为0.05~0.47,平均值为0.24,(La/Ce)N值为1.00~1.12,平均值为1.06,Ceanom值为-0.058~-0.033,平均值为-0.045。这些地球化学指标指示了研究区硅质岩沉积于大陆边缘缺氧的水体环境中。  相似文献   
632.
遇昊  陈代钊  韦恒叶  汪建国 《岩石学报》2012,28(3):1017-1027
晚二叠世是古生代环境、生物演化的关键时期,发育广泛的富有机质沉积,并成为南方重要的烃源岩层位。为了解该时期的富有机质堆积机理,我们选择了鄂西台内盆地晚二叠世大隆组富有机质硅质岩(TOC平均值为5.8%,峰值为18%)作为研究对象。硅质岩中常量元素Al/Fe均值为0.79,Mn/Ti均值为0.21,显示为大陆边缘环境下的生物成因,即非热水成因。∑REE值与Al2O3含量有着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当时陆源物质的输入对硅质岩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微量元素U/Th、V/(V+Ni)均说明硅质岩沉积环境为缺氧水体环境。通过对草莓状黄铁矿粒径的统计表明,大多数(64%~89%)的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小于5μm,反映缺氧甚至硫化的环境。而且,U、V、Mo的富集以及Ni、Cu元素的亏损说明水体的缺氧主要是由于海水分层,水体循环受阻造成的。TOC与氧化还原参数的变化步调基本一致,两者有着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生产力指标Ba/Al相关性很差,说明有机质富集主要是由水体的缺氧而不是初级生产力控制的。  相似文献   
633.
甘肃北山地区红山铁矿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的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的研究,探讨红山铁矿床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红山铁矿床中广泛发育一套与铁矿体呈共生关系的硅质岩。研究表明,与铁矿密切共生的呈层状和透镜状产出的灰色、紫红色硅质岩总体属于低硅类型的硅质岩。在SiO2-Al2O3判别图解中,SiO2与Al2O3负相关,样品数据点均落入热水沉积区域;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呈平缓型,与东太平洋热泉水、红海热卤水具有相似的正Eu异常和配分模式,δEu值均大于1,显示热水沉积的特征;硅质岩中的V、Ni、Cu、Ba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具有陆缘海盆热水沉积的特征。  相似文献   
634.
湘中南地区奥陶系由"细碎屑岩-硅质岩系-粗碎屑岩"构成,三者厚度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厚度等值线的展布逐渐趋于北东方向,厚度最大区域向南东方向迁移。区内岭口剖面烟溪组硅质岩SiO_2含量(89.08%~94.32%)和Al/(Al+Fe+Mn)值(0.52~0.79)较高,具有轻稀土略富集、无明显铈异常和铕异常的特点;大桥剖面烟溪组硅质岩SiO_2含量高(91.74%~95.14%),Al/(Al+Fe+Mn)值为0.34~0.56,具有轻稀土富集、无明显铕异常和间歇性铈负异常、Y/Ho比值低(20.65±1.63)的特点。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图解说明其主要为正常海相生物成因,形成于开阔的大陆边缘背景。对比邻近地区相应层位数据发现,湘中南及其邻区中—晚奥陶世硅质岩成因与沉积背景相似,指示其形成于统一盆地中,结合地层等厚度图分析认为,盆地经历了被动大陆边缘—前陆盆地的转换,硅质岩系可能是前陆盆地初始阶段的产物,在其展布范围内无明显热液影响,暗示造成华夏地块抬升的地球动力学来源可能还在该套硅质岩系展布范围的更南部或东南部。  相似文献   
635.
赣南崇义-永新地区上奥陶统陇溪组为一套黑色硅质岩、碳质板岩为主的地层,富含放射虫化石。硅质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硅质岩w(SiO2)为84.91%~94.01%,PASS组分质量分数小于30%,指示其含有较低的陆源碎屑组分。永新陇溪剖面硅质岩具有较高的Al/(Al+Fe+Mn)值(0.55~0.79)和Al2O3/TiO2(20.19~25.30)值,为正常的海相非热液沉积,崇义黄背剖面上部硅质岩Al/(Al+Fe+Mn)值(0.45~0.57)和Al2O3/TiO2(7.83~10.25)值明显减小,为含基性火山碎屑非热液成因。赣南陇溪组硅质岩Ce/Ce*值为0.82~1.02,Y/Ho值为24.44~26.68,均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其中永新陇溪剖面硅质岩∑REE+Y质量分数与PASS组分相近,崇义黄背剖面硅质岩∑REE+Y质量分数大部分是PASS组分的2~3倍,指示崇义硅质岩形成的环境更加开阔,这些硅质岩中的陆源组分可能来自于赣中古陆。  相似文献   
636.
微组构信息对硅质岩的成因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笔者以藏南四个剖面的硅质岩样品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各自的显微形貌特征,借此对其成因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637.
阿拉山口西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缘阿拉套山东端及山前一带,分布上泥盆统托斯库尔他乌组地层,岩性主要为中厚—巨厚层硅质岩夹硅质板岩.通过对他乌组硅质岩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的综合研究,认为他乌组岩性组合相对单一,沉积构造现象较少;他乌组硅质岩多数属于生物成因,亦有少量的热液活动参与;推测其形成时的主体大地构造环境为接近大陆边缘盆地向大洋盆地过渡的环境.  相似文献   
638.
西南天山马达尔地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天山马达尔地区乌帕塔尔坎群硅质岩与玄武岩以逆冲断层接触产出,但其时代缺乏依据。本次研究的硅质岩中含有放射虫,经鉴定时代为D3—C1。11件硅质岩样品的SiO2含量为88.80%~93.28%,Al2O3含量为2.02%~3.72%,其中只有4件样品为纯硅质岩(SiO2的含量为91.0%~99.8%),所有样品的SiO2/Al2O3值(23.84~46.11)远低于纯硅质岩(SiO2/Al2O3=80~1400),表明其含有较高比例的陆源泥质沉积物。Al/(Al+Fe+Mn)=0.57~0.72,Ce/Ce*=0.90~1.21,显示出生物沉积硅质岩的特点。此外,其Al2O3/(Al2O3+Fe2O3)=0.64~0.77,V含量为10.92×10-6~26.70×10-6,Cu含量为2.15×10-6~34.10×10-6,Ti/V=25.53~44.93,∑REE为30.78×10-6~59.26×10-6,平均值为45.46×10-6,(La/Yb)N=0.88~1.33,平均值为1.09,(La/Ce)N=0.81~1.12,介于洋盆沉积物和大陆边缘沉积物之间,反映其沉积环境为接近陆源的深水-半深水的沉积环境。Ceanom值均大于-0.1,为-0.06~0.08,并且出现Eu的负异常,推测岩石沉积时水体贫氧。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推测,乌帕塔尔坎群硅质岩形成于南天山洋盆闭合期的小洋盆。  相似文献   
639.
Mookaite石是一种吸引人的多色装饰石,产于西澳大利亚Kennedy山脉西缘Gascoyne河以北的少数地方。从岩石学上,Mookaite石由Windalia放射虫岩层的硅化放射虫岩构成,该岩层为Carnarvon大盆地沉积序列的一部分。硅化作用形成瓷状岩后,Fe染色导致其具有引人瞩目的黄色、红色、紫色和棕色图形。瓷状岩细粒,坚硬,无定向性,抛光性极好,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  相似文献   
640.
青城子矿田小佟家堡子、杨树等金银矿床内常见有含大量富含玉髓和石英的岩石,通常称为硅质岩。通过野外观察、镜下鉴定,岩石矿物中流体包裹体及矿床成矿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此类岩石受控于同一构造系统,为一个岩性连续变化的岩石系列,本身往往构成矿(化)体,与金银成矿关系密切,岩石矿物内含有大量原生流体包裹体,未发现变质作用改造迹象,流体成分与印支期花岗岩关系密切,金矿床经Rb-Sr等时线法和40Ar/39Ar法研究,形成的地质年龄为239.46±1.13Ma。结果表明,青城子硅质岩是印支期岩体侵入作用形成的岩浆流体与地下水等水体混合形成一种混合热液,沿围岩的断裂进入层间滑脱空间内,对围岩进行交代,形成的硅化交代蚀变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