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41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273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13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一种面向区域目标的敏捷成像卫星单轨调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卫星调度方法难以满足应急观测强时效性的问题,提出一种针对敏捷成像卫星的调度方法。首先动态计算敏捷卫星观测摆角、幅宽和持续时间,再以平行条带分割区域目标,获得最小姿态调整时间;在此基础上,设计等步长搜索算法求解对区域目标的最佳观测点。构建了包含4颗敏捷成像卫星的STK仿真场景,仿真结果说明该方法在提高观测目标覆盖率的同时减少了获取影像的时间。  相似文献   
742.
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与综合性功能区域是促进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相关研究侧重于开发区的集聚、创新等经济领域,综合性研究较少且对于微观主体及影响因素关注不足。故基于多元数据,建构企业发展、生活服务、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综合评价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Tobit回归等方法研究上海市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系统协同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上海市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系统协同发展水平总体较高、呈上升趋势但差距增大;(2)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系统协同发展呈现空间分异,主城区高协同发展、主城区边缘协同但发展不足、外围区低协同发展;(3)主城区开发区面临土地资源不足及系统耦合下降问题,主城区边缘面临生活服务供给、科研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外围区面临土地利用率低、发展动力单一问题;(4)政策导向及开发区过度竞争形成的资源集聚是可持续系统协同发展水平空间分异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5)推进产城融合、完善开发区社会服务功能有利于提升系统协同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税收优惠则促进作用不明显。因此,转变开发区重经济、轻社会的发展思路,注重开发区经济、社会等要素的协同建设,有助于实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43.
李欣宇  方斌  李怡  李冬杰  何莎莎 《地理学报》2022,77(11):2721-2737
耕地粮食产出价值与种植结构均深刻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探讨耕地粮食产出价值与种植结构的时空耦合变化,可理清两者关系,助力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本文以中国省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在深刻解读粮耕价值比和种植结构内涵的基础上,综合利用Simpson指数、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2004—2020年中国粮耕价值比和种植结构耦合时空演化,以揭示其时空动态关系。结果表明:① 2004—2020年各省份粮耕价值比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的双重递减态势;② 种植结构空间格局呈现由“胡焕庸线”沿线区域向两侧递减的空间分布形态,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多样性递减明显;③ 粮耕价值比与种植结构耦合协调度介于勉强耦合协调与高度耦合协调之间,表现为规律性空间集聚,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呈高高集聚,具有“匹配性优势”,东南沿海地区呈低低集聚,有待“匹配性改良”,总体表现为:“东北、中部高,东南部低”的态势。本文认为应依据要素空间集聚和扩散的分异特征,因区施策引导耕地粮食品质化与多元化协同演进,促进粮食结构与效益匹配发展。  相似文献   
744.
中国现在的生产调度工作还多采用传统的方式,这种原始的生产调度管理方式降低了矿山生产管理效率,已不适应矿山的发展。建立生产调度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矿山调度管理水平成为矿山企业的必然选择。本文在结合矿山现场生产调度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生产调度工作的流程,划分了生产调度系统的结构,设计了生产调度系统的功能,研发了矿山生产调度信息管理系统。使分散在三维空间上的生产设备、工作人员和作业信息集中到统一的网络平台上。相关人员可以在不同的地点以不同形式,了解矿山的生产情况,及时做出科学决策,指挥调度生产。  相似文献   
745.
对地观测卫星的区域目标分割与优选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卫星任务调度系统都只考虑解决点目标的观测任务,只有美、法少数几个国家研究并解决了区域目标的分割与优选问题,但现有方法对星载传感器成像特性考虑得不够,时间窗口利用率较低,易导致任务完成期拖后。为满足国防支援、灾难监视、紧急搜救等时间紧迫的应用需求,本文以一颗载有线阵推扫式CCD相机的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为例,研究了在相机具有侧摆和前后摆能力时对多个区域目标的观测问题。文章深入分析了目前国外在分割处理区域目标时所采用的方法,指出了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通过改进现有分割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目标特征与星载传感器性能特征的区域分割方法,并建立了面向多区域目标的优选问题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46.
三维地形可视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海亮  高井祥 《测绘科学》2006,31(6):162-164
三维地形是虚拟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虚拟仿真领域中视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将地形生成技术概括为三维地形简化技术、大规模地形数据的动态调度与地形简化相结合的处理技术和地形纹理数据的组织与应用技术等三大类,并分别介绍了这三类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747.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土地利用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2个方面选取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山东省5个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5个典型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呈现先升高再降低、持续升高、持续升高后平稳发展等变化类型;5个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表现为某时点之前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型发展状态,之后为土地利用变化滞后型发展状态,2种状态过度时处于同步型发展状态;5个典型地区的协调发展度整体位次排序比较清晰,胶州市莱城区东营区禹城市成武县,且胶州市和东营区属于土地利用变化滞后型,禹城市和成武县属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型,莱城区属于相对同步型。  相似文献   
748.
祁连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之一,研究祁连山地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韧性,以期有效治理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构建三维空间矢量模型、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测度2007—2021年祁连山地区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和子系统耦合协调性,揭示影响复合生态系统韧性提升的障碍因子,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复合生态系统韧性的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祁连山地区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从东部逐渐向西部降低的趋势;自然子系统韧性呈下降趋势,空间上呈现中东部向西北部逐渐降低的趋势;经济子系统韧性呈上升趋势,且增速较快,高经济韧性集中分布于东部和北部;社会子系统韧性上升幅度不大,高社会韧性集中分布于东部。(2)祁连山地区复合生态系统韧性耦合度提升明显,已达到高水平耦合;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已达到中级协调等级。(3)自然子系统对复合生态系统韧性提升影响较大,来自经济子系统的指标障碍度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749.
为进一步提升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的综合运行效益,在湖泊单向运行方式基础上,提出了湖泊互济互调运行方式,以受水区综合缺水率最小和泵站总能耗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了2种湖泊运行方式下“湖泊-闸泵群”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并基于9种湖泊来水情景全面分析了湖泊互济互调运行方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湖泊单向运行方式,在受水区综合缺水率相同时,湖泊互济互调运行方式有效减少了泵站抽水总能耗;湖泊互济互调运行方式提升了骆马湖水资源调配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在骆马湖丰水年而洪泽湖丰水、平水、枯水年情景下,骆马湖水资源利用量分别提高了28.6%、36.1%和30.0%,弃水量分别下降了47.2%、42.4%和65.9%;湖泊互济互调运行方式有效减少了洪泽湖和骆马湖区间泵站的抽水量,通过充分利用沿线湖泊的调蓄能力,保障了两湖水位的安全合理运行。研究成果可为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科学调度运行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50.
由于水利工程的影响,黄河的调水调沙通常都集中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大量的泥沙与淡水输入到黄河口海域,使得该区域成为水文要素特征和地貌变化最为剧烈的区域之一。根据2020年大量的水文实测和地形资料,分析了黄河口海域温度、盐度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和水下地形冲淤演变特征,探讨了黄河入海水沙对黄河口海域盐度分布和水下地形的影响。研究发现,2020年黄河水量调度极大改变了河口盐度及其分布,低流量时期盐度整体较高,低盐区分布范围有限;高流量时期盐度显著降低,低盐区水体范围明显扩大,满足了河口环境水流需求。黄河口海域2019-2021年整体呈淤积状态,现行河口区出现淤积,而孤东近岸、老河口区及离岸较深的海域呈冲刷状态,入海泥沙情势的变化对河口及毗邻海域的冲淤特征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