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1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248篇
测绘学   443篇
大气科学   318篇
地球物理   441篇
地质学   664篇
海洋学   131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4篇
  196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51.
垃圾填埋场抽水试验及降水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杰  陈云敏 《岩土力学》2010,31(1):211-215
垃圾填埋场中的渗滤液水位过高会引发一系列环境和稳定问题,工程上可用竖井抽水降低渗滤液水位。通过在填埋场现场进行抽水试验,确定垃圾土的渗透系数和抽水影响半径,在此基础上对填埋场降水的瞬态流问题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了抽水井口径和间距对填埋场降水的影响,提出了降水方案的设计步骤和方法。抽水试验表明,现场垃圾的渗透系数约为3.6×10-4cm/s,抽水影响半径约为20m。数值分析表明,井径的变化对于降水效果影响不大,而合理选择抽水井间距对降水十分关键。进行抽水方案设计时,应首先根据工期和降水幅度要求计算井间距,按井的出水速度选择水泵,再根据水泵确定井径,最后根据井径和过滤层形式确定钻孔尺寸并选择钻机。  相似文献   
952.
波形分类技术在滨海断鼻南部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形分类技术综合利用了三维地震资料包含的各种信息,真实的反映了地层岩石物性在横向上的变化,可以满足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对沉积微相研究精度的要求。时窗的合理选取,分类数等相关参数的调节对于波形分类结果十分重要。以歧口凹陷滨海断鼻南部沉积微相的研究为例,说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53.
954.
由于俄罗斯的GLONASS卫星间频率存在差异,测站硬件延迟误差无法被接收机钟差参数吸收,提出为每颗卫星估计一个通道延迟改正参数的方法,以提升GLONASS/BDS组合伪距定位精度.?实验表明:加入通道延迟改正能有效降低GLONASS定位误差,改正后东(E)、北(N)、天顶(U)方向误差的均方根(RMS)值分别减小了0....  相似文献   
955.
洞中拉地区的辉绿玢岩出露于冈底斯弧背断隆带东段,地质研究程度很低,过去一直认为形成于古生代二叠纪。为精确地限制洞中拉辉绿玢岩的形成时代,对冈底斯东段墨竹工卡县洞中拉地区的辉绿玢岩进行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显示洞中拉辉绿玢岩的年龄为117.1Ma±1.0Ma,为早白垩世中期。与冈底斯带中北部地区带状岩浆大爆发的年龄(大约110Ma)时限和冈底斯弧后裂谷拉张作用的时限(120~95Ma)相一致。洞中拉辉绿玢岩可能是冈底斯弧背断隆东段早白垩世弧间裂谷阶段岩浆侵位的产物,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壳向南、新特提斯洋壳向北的双向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956.
根据测定天文大气折射的原理,叙述了利用相应的观测值获得瞬时大气折射测定值和建立大气折射实测模型的途径,并从各种测定值与最后结果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这里对数据处理的要求;文章介绍了对测定值进行波长改正和建立折射延迟实测模型的处理方法,分析了改正模型对天文大气折射测定值的分布要求,给出了观测数据随天顶距的增大而加密的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957.
958.
介绍了基于台站常用的地震仪体系结构而开发的,在UNIX和Windows操作系统下都可以使用的断记报警软件.  相似文献   
959.
利用1980-2009年5-9月黑龙江省24个气象站逐月平均气温资料、玉米品种及发育期资料和NCAR/NCEP再分析逐月500 hPa高度格点资料,分析玉米种植期间低温冷害的历史特征和低温冷害期间各类型500 hPa环流月平均距平合成场特征。结果表明:玉米种植期间,8-9月份最容易出现冷害,其余的排序是6、7月和5月。玉米种植期间,北部出现低温冷害的次数最多,东部、中部、西部次之,南部最少;南部出现低温冷害时,北部、中部和西部均出现了低温冷害,东部大部分出现了低温冷害。发生玉米低温冷害的月份,低温冷害发生区域月平均500 hPa高度距平场大多为负距平;玉米低温冷害发生区域对应的500 hPa高度距平值明显具有严重区域小于一般区域小于轻微区域的特征。  相似文献   
960.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mpact of the preceding boreal summer(June–August)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 on early autumn(September) rainfall over Central China(RCC).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the preceding summer NAO and the early autumn RCC on the interannual timescal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mechanism between them, the role of ocean was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trong summer NAO can induce a tripol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 in the North Atlantic; this SSTA pattern can persist until early autumn. The diagnos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ripole SSTA pattern excites a downstream Atlantic-Eurasian(AEA) teleconnection, which contributes to an increase in RCC. The circulation anomalies related to SSTA caused by the weak NAO are opposite, so the RCC is less than normal. The results imply that the preceding summer NAO may be regarded as a forecast factor for the early autumn R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