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西部资源》2011,(3):25-25
新疆航磁调查发现6处铁矿。近日,国土资源航遥中心完成了新疆西天山赛里木湖—阿吾拉勒地区航磁调查,标志着航遥中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年计划野外飞行工作量。从2009年至今,航遥中心已在新疆西天山赛里木湖—阿吾拉勒地区航磁调查项目中共完成71567公里的野外飞行工  相似文献   
32.
矿床在空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它受到区域地质构造的控制,又受到大量随机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研究这种统计规律,就可以进行预测。本文尝试用“单元矿床值概率分布法”预测铁矿资源。  相似文献   
33.
掩星情报站     
在七月份我国东北的北部地区观测完月掩昴星团的天象后,随后八月份在我国西北的新疆地区和部分青海、甘肃地区也可欣赏到这次月掩昴星团的天象,这次月掩昴星团时月相正好在下弦月附近,非常适合观测,尤其以新疆地区观测条件最佳。而本月有多达十次的小行星掩星适合我国爱好者观测。这十次小行星掩星的被掩星亮度全部在7~9等之间,其中有九次发生在最后十天之内,对于我国爱好者来说是一次观测小行星掩星难得的良机!  相似文献   
34.
稳健回归模型在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模型与方法,设计了一种稳健回归模型。结合区域历史震害资料,应用该模型拟合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对新疆地区的烈度衰减关系进行分区分析,并与前人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稳健回归模型能对衰减关系拟合中提高回归分析的抗差性,衰减曲线更接近原始数据的优势分布。  相似文献   
35.
段雯娟 《地球》2014,(2):80-83
2014年1月8日,国土资源部举办新疆地区油气资源评价暨2012年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成果新闻发布会。国上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赵先良,油气资源评价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翟光明,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车长波等相关专家,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36.
利用太阳光度计CE318资料,对新疆地区3个观测站点(阿克达拉、乌鲁木齐、塔中)所代表的草场、城市和沙漠下垫面的440 nm波长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440~870 nm之间的Angstrom波长指数(AE)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站点的AOD年均值塔中站最大、乌鲁木齐站次之、阿克达拉站最小。其中阿克达拉站点的AOD全年变化不大,其月均值均小于0.3;乌鲁木齐站点AOD则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的AOD月均值是夏秋季节的2.17倍;塔中站全年的AOD表现为单峰型,大值时段主要集中在3-7月。三个站点的AE年均值阿克达拉站最大、乌鲁木齐站次之、塔中站最小。阿克达拉和乌鲁木齐站点的AOD以人为排放等小粒径气溶胶为主,塔中站的AOD主要为沙尘等大粒径气溶胶。从年际变化来看,乌鲁木齐站AOD总体呈下降趋势,塔中站和阿克达拉站AOD总体呈上升趋势。乌鲁木齐霾天气的AOD日均值分布在0.35~1.21之间,塔中站沙尘天气的AOD日均值范围为0.30~2.05。  相似文献   
37.
新疆地区一维地壳速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新疆区域地震台网观测到的2009年1月—2014年7月Pn、Sn、Pg和Sg震相数据,综合使用线性拟合、折合走时、PTD定深方法和HypoSAT定位方法确定该地区Pg、Pb和Pn的平均传播速度(v_(Pg),v_(Pb),v_(Pn))、康拉德界面和莫霍面的深度(H_(conr)和H_(moho))范围,以速度和深度步长分别为0.1km/s、1km精度迭代计算样本数据,通过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全国地震统一编目和3400模型下样本数据的定位结果后,确定RMS平均值最小的一维速度模型。在新模型中v_(Pg)、v_(Pb)和v_(Pn)分别为6.10km/s、6.70km/s和8.20km/s,H_(conr)和H_(moho)分别为26km、54km。通过检验对比,认为本文获得的新模型优于新疆地区现有的3400模型。  相似文献   
38.
利用新疆地区具有较好代表性的23个气象台站1960-2009年的历史气候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对新疆地区近50 a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新疆地区能量供给因子中的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日照时数、温度年较差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云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并略有下降;空气动力因子风速的下降趋势显著;湿度因子中空气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略有上升趋势,而水汽压有明显上升趋势.受此影响,近50 a新疆地区气候总体趋于干向湿发展的趋势,气候朝暖湿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39.
高国英  聂晓红  温少妍 《地震》2013,33(1):86-94
对1900年以来新疆地区4次M≥7.7大震序列类型、发震构造与震源特征、大震孕震阶段地震活动图像的动态演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几次大震震源特征。结果表明,大震序列类型具有多样性,包括主-余型、双震型和孤立型;大震震源断错性质基本上反映了天山和阿尔泰构造带分别以逆冲和走滑为主的构造运动特性;大震孕震阶段地震活动图像演化特征明显,中长期阶段新疆地区6级地震活跃,中期阶段相对平静,短期阶段有差异,大震后新疆处于显著平静状态;不同震级的地震活动均反映出明显的由西南向北东迁移规律,表明新疆地区强震活动的主要动力源来自于印度板块向北的推挤作用。  相似文献   
40.
1975年2月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8月四川松潘一平武7.2级地震的成功预报,大量动物宏观异常现象的出现为短临预报的发布提供了决定性依据;2008年3月于田7.4级地震、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2010年4月玉树7.1级地震等也再次发现了强震前大量的动物宏观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