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591篇
  国内免费   326篇
测绘学   183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985篇
地质学   655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MAC/SINE试验期间Chaff火箭在67~96 km高度范围测量的25 m高分辨率经向和纬向速度数据, 研究经向和纬向速度扰动谱特性. 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垂直波数谱在波数k = 0.001 m-1附近有一分岔点. 在小于这个分岔点的波数区, 经向速度谱和纬向速度谱有接近相同的谱斜率、谱振幅和特征垂直波长, 并且与线性饱和谱模式相当一致. 然而, 在大于这个分岔点的波数区, 经向和纬向速度扰动谱不但谱斜率和谱振幅不一样, 而且它们的谱结构也不相同. 这些差异提供了平均意义上速度扰动场在大波数区各向异性的观测证据.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一种三分向地震台阵数据偏振分析的技术,并应用于挪威南部NORESS台阵三分向拾震器记录到的一大组区域事件。仔细分析了区域震相Pn、Sn和Lg的偏振性质。该技术基于Flinn(1965)最先提出的一种时域算法,通过解协方差矩阵的本征值问题,在滑动时间窗内计算偏振椭圆,由运动椭圆导出表征质点运动的各种属性。通过对不同拾震器的协方差矩阵求平均,把上述方法扩展到了由多个三分向拾震器组成的台阵情况,这样,当噪声和地方散射效应不相关时,可使方差估计减小1/M(M为拾震器数)。此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穿过台阵相干波前的相速度不需要有很高精度。数据分析的重要结果为:在整个短周期频带内,很好地确定了Pn和Sn的偏振;由Pn和Lg波动获得了源方位的估计及Sn和Lg波独特的偏振属性使得在多数情形下能把这些震相区别出来。  相似文献   
13.
饱和岩石的各向异性及非线性黏弹性响应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MTS伺服压机上对不同饱和状态的砂岩、大理岩标本进行了垂直层理和平行层理两个方向的正弦波加载试验,研究了饱和岩石的各向异性及非线性黏弹性行为. 在最大载荷低于岩石的屈服点时,获得的衰减、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都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同时它们还具有较明显的应变振幅效应和频率效应. 随着应变振幅的增大,衰减近似呈线性增长,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近似呈线性下降. 在0.005-4Hz频段内除衰减不明显依赖频率以外,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对频率的依赖性都较强; 当频段扩大到15Hz时,这4个参数都表现出较强的频率效应. 饱和岩石的衰减、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均随饱和液体的黏滞系数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共分 1 0章 :第 1章为引论 ;第 2~ 6章为基础理论 ;第 7~ 1 0章为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 5个方面。1 )第 1章引论部分综述了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现象和分类 ,从发展沿革、理论方法及成果、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地壳介质弹性各向异性和电性各向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题 :将地震学中的S波分裂法与电法中的大地电磁测深法联合起来解释地震过程中的各向异性动态特征与发震应力场的关系。围绕这个主题设定了 2个核心 :一是建立地壳介质电性各向异性微观模型 ;二是基于 EDA(广泛扩容各向异性 )裂隙模型…  相似文献   
15.
江苏地区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军 《地震学刊》2002,22(1):12-16
应用地电阻率各向异性率S值计算公式和程序,对江苏地区4个地电台1980-1997年的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度S值进行了计算研究分析。结果表明,S值这一新的电性参数在江苏南海2次6级以上地震前存在异常变化。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度S值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电性参数应用于地震综合预报研究。在讨论中对S值的定义提出改进的公式,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6.
横观各向同性地基模型的理论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横观各向同性体各向同性面水平时本构方程推导出了横观各向同性面倾斜时的本构方程并得出了横观各向同性地基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的自重应力计算公式。运用本论文的理论 ,从自重应力角度能很好的解释水平应力大于竖直应力和水平应力的各向异性这些重要的实测现象  相似文献   
17.
对纯方位系统单目标定位与跟踪进行了研究。利用二乘滤波原理,给出了多方位一距离滤波法应用于观测器方位序列估计目标运动参数的数学模型,给出并严格证明了方位与初距的变化规律,为建立快速、实用的可视化多模型法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浅层次脆性变形域中煤层韧性剪切带微观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研究煤层层间剪切与韧性流变的基础上提出浅层次脆性变形域中的煤层韧性剪切带. 煤层韧性剪切带的宏、微观特征不仅有煤层揉流褶皱、煤层糜棱岩带、煤层韧性面理构造等, 而且微观特征还表现为不同的光性组构与煤镜质组各向异性、煤化学结构的变化和有机地球化学成分的改变等. 分析了煤层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机制, 并探讨了其应变环境: 在地壳浅层次脆性变形域中, 煤层受力后容易变形, 煤层不仅产生脆性变形, 而且也产生韧性剪切变形. 在简单剪切应力作用下煤层及其围岩间发生层间滑动或煤层发生韧性流动. 因此, 地壳浅层(< 5 km)能形成众多的煤层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19.
宜兴抽水蓄能电站试验洞的反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结合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试验洞量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了成层各向异性岩体中洞室工程问题的反分析方法。采用分层均质模型进行反分析计算。计算区域的各层岩层均被分别视为均质各向同性体,初始地应力假设呈线性分布。有限元分析中,对倾斜成层的岩层、软弱夹层及断层节理等分别划分了单元,据以模拟成层岩体的各向异性特征。为使计算过程简化,对离洞室较远的岩层拟按地质资料对材料特性参数赋值,反分析计算的目标未知数为初始地应力和试验洞相邻围岩的弹性模量。结果表明,与工程实践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全球定位系统》2003,28(3):54-54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Crossbow技术公司新近推出VG 400CB,AHRS 400CB和AHRS500CB惯性系统,这些系统可用于无人驾驶飞机和有人驾驶车辆的制导作用,这三种产品都是具有高性能IMU和垂直与定向陀螺仪功能的固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