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4篇
  免费   484篇
  国内免费   619篇
测绘学   396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976篇
地质学   1197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侯建军  梁海华 《地球科学》1995,20(6):697-700
活断层作用产生的地震破裂,曾使地表产生破裂变形,地面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但由于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变形方式复杂,破裂形迹往往不清晰或不显示,使得在探槽剖面上很难发现这些破裂作用的上部形迹,通过研究不同松散沉积层中断层破裂位移的形式,从宏观,细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初步探讨了探槽剖面上确定古地震破裂时间的标志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2.
本文主要介绍造船厂老滑道水平位移监测的部分实录,根据工程的需要和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方法,有一定实用性,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3.
154.
位移测量反演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现场位移测量资料反演分析是进行洞室围岩分析和了解岩体介质中洞室的力学性状与设计参数的一种新的手段,它对解决实际工程总是及推进岩石力学及工程问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位移测量反演问题的解和性质,并就反演理论的原理,应用技术,成果检验以及工程等问题进行了论述,阐述了这类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5.
RC框架结构薄弱层的层间位移可靠度水平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极限变形角的近似概率特性,考察了大震作用下20余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薄弱层的层间位移可靠度水平,从而为直接基于位移可靠度的抗震设计中层间目标位移可靠度的确定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56.
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牙哈断裂带负反转过程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汤良杰  金之钧 《沉积学报》2000,18(2):302-309
采用地层厚度分析、“零点”分析、位移 /距离曲线分析和断层生长指数分析等方法,讨论了牙哈负反转断裂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主反转期及控油作用,结果表明牙哈主断裂主反转期为早白垩世,负反转活动结束于中新世康村期-上新世库车期。牙 1号断裂主反转期为中新世苏维依期,牙 2号断裂主反转期为晚白垩世-老第三纪,二者都于中新世康村期结束反转活动。牙哈断裂带油气聚集和分布与断裂的负反转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57.
基于? -SVR算法的隧道围岩位移演化规律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灰色理论、遗传算法(GA)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等方法预测隧道稳定性的缺陷,提出应用稳健性能较好的? -SVR(support vector machine)算法对非对称连拱隧道围岩位移演化规律进行预测研究。应用加速混合遗传算法搜索? -SVR最优参数,以提高? -SVR的预测能力。将预测结果与灰色理论、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比较,显示? -SVR算法学习和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58.
巴姆地震变形场和应力场:Ⅱ.用FEPG有限元方法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扬施旭  赵永红 《岩石学报》2006,22(9):2375-2380
本文利用 FEPG 有限元程序对2003年12月的巴姆地震变形场和应力场进行了模拟计算。2003年12月26日,巴姆地区发生6.6级地震。Nakamura、Suzuki 等人利用余震资料和地震破坏程度的分布图分析了余震震中的统计分布形式,得到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是巴姆断层以西大约5km 的 Arg-e-Bam 隐伏断层的结论。凌勇等人从差分干涉雷达(D-InSAR)出发,得到了此次地震的同震干涉条纹和雷达视线方向的位移场,并从雷达干涉的相干图上确定了发震断层的痕迹。他们还利用 Okada 程序模拟计算了此次地震的位移场,模拟计算的结果与 D-InSAR 测量的位移场比较符合。Okada 程序从断层的位错为出发点进行计算,从运动学角度对此次地震变形场和应力场进行研究;本文从动力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远场区域边界的应力状态以及断层的物性参数的变化对巴姆地震形变场的影响,将各种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的同时也和前人的结果相比较。本文计算中采用了凌勇等人的断层参数,即 Arg-e-Bam 隐伏断层为近南北走向,向东倾斜,近直立的倾角,右旋走滑,其(Strike,dip,slip)为(175°,80°,173°)。断层未延伸到地表,自地面以下1km 处往下延伸16km 的宽度,断层长度为20km。对断层的杨氏模量、泊松比、断层附近区域的边界受力大小、两个主应力的比例以及主应力的方向的改变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做了讨论。最后通过上述几组计算结果建立了一个与前人结果较为符合的巴姆地震参数模型。通过计算,一方面揭示了应力状态和物性参数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 Arg-e-Bam 隐伏断层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这一结论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59.
首先给出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用于滑坡体位移监测曲线去噪的处理方法,并对该方法在MATLAB中的实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给出了实现的算法步骤以及相应的MATLAB程序代码。利用实际数据资料,在MATLAB下进行滑坡体位移监测曲线去噪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将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用于滑坡体数据处理,不但可以有效地消除噪声,而且还可以保持信号的阶跃或突变点的位置不变。  相似文献   
160.
某水电站大坝5#坝段水平位移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某大坝5#坝段基础水平位移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并据此分析了5#坝段基础的变形规律和相关分量对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