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3篇
  免费   484篇
  国内免费   619篇
测绘学   396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976篇
地质学   1197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为了探究坡体充气时土体渗流与变形之间的变化规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厚12m、长100m的二维边坡模型,进行渗流-变形的非完全耦合数值模拟,得到对坡体采取充气截排水方法降低地下水位时坡体内充气非饱和区的形成过程,以及坡体表面土体竖向位移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一个完整稳定的非饱和区形成过程可分为充气初始阶段、非饱和区扩大水位抬升阶段、不稳定两相流阶段和非饱和区稳定阶段,充气压力过大或过小都无法形成稳定完整的非饱和区;当充气压力为100kPa时,坡体表面土体的竖向位移均随时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与土体中非饱和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协同性;不同充气压力下,偏向充气点上游的坡体表面土体竖向位移随充气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偏向充气点下游的坡体表面土体竖向位移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92.
用应变模态技术诊断梁结构的损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重点研究损伤对应变模态影响规律及其灵敏程度.根据计算结果,损伤处附近发生突变,损伤30%时突变区为梁长的12.5%.应变模态对非节点损伤非常敏感,应变模态也有明显改变,尤其是跨中损伤第1阶、四分之一跨损伤第3和第2阶.跨中损伤时,1阶应变模态除突变区外大多数应变几乎呈均匀下降趋势.四分之一跨损伤30%时,3阶应变模态第1峰值区及2阶模态第1、第2峰值区应变振型值下降至58.6%、71.9%及84.2%.所以,可利用应变模态的敏感性确定损伤位置和程度.  相似文献   
993.
北京地区八宝山-黄庄-高丽营断裂的活动与地震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根据八宝山-黄庄-高丽营断裂第四纪地质构造活动特征和利用首都圈地区跨断层位移最新的观测资料求得的北京地区区域主压应力方向和区域构造活动特征。分析了八宝山-黄庄-高丽营断裂上7处跨断层位移测点的断层活动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得出了首都圈及邻近地区即将进入下一个地震活跃期的结论。认为:1)跨断层位移观测资料能够直接反映区内主要断层的最新活动情况;2)断层现今活动与地震活动在时间序列上相互对应,均有活跃期与平静期相互交替出现的活动特征;3)断层活动强弱是区域主压应力强弱的表现,亦是孕震强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994.
沉积岩中残留有机质的拉曼光谱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沉积岩中残留的无烟煤、固体沥青和石墨3种有机质的拉曼光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者的拉曼光谱均具有明显的特征,石墨的拉曼光谱峰强而锋利,其2个一级峰之间的距离最小且变化不大,说明其演化程度比较高,有的甚至达到了结晶石墨的程度;无烟煤的拉曼光谱一级峰的强度比较弱,半高宽值也比较大,二级峰不明显;固体沥青的拉曼光谱峰形与无烟煤相似,不过其峰的半高宽比较窄,二级峰也比无烟煤要明显得多.另外,除了变质程度比较高的石墨外,其他2种有机质2个一级峰之间的距离均随着样品深度的增大而变小.  相似文献   
995.
综合考虑自动网格法和摄影测量技术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数字网格摄影测量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与步骤,并将其应用到室内某滑坡模型试验的位移测试中。试验证明:数字网格摄影测量法可以快速、准确对模型体观测点位移进行量测,精度达到次毫米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滑坡模型位移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996.
东天山"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是一条多期活动且持续时间很长的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介于北部的康古尔塔格-黄山断裂和南部的雅满苏-苦水断裂之间。在研究其空间展布特征、变形组构、演化序列、力学性质、剪切位移量以及变形时代的基础上,对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7.
我国GPS基准站地壳垂直位移周年变化的气象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全球大气、海洋、积雪和土壤水的地表质量负荷资料 ,计算了中国GPS基准网 2 4个台站垂向位移周年变化的气象激发 ,得到振幅 5mm10mm的高程变化。通过与GPS观测资料解算的垂向位移结果比较 ,大部分台站的结果与GPS结果在振幅上符合比较好 ,但相位普遍超前一到二个月  相似文献   
998.
右江断裂带地处桂西断块区,有记载以来沿带曾发生40~50级地震15次,属中强地震带。笔者在室内卫片、航片、大比例尺地形图解译和分析的基础上,经野外实地调查,获得了断裂带晚更新世活动的若干地质地貌证据,实测了断裂的左旋位移数据。文中介绍了有关证据,并根据年龄数据,计算了断裂中、晚更新世以来的水平和垂直位移速率。断裂带在平面上分3大段,即百色以西段、百色—思林段、思林—坛洛段,各大段又可进一步分为若干个小段。断裂断错了距今(328±025)×104a~(1016±079)×104a的阶地堆积物和残坡积物,控制着百色—田东晚第四纪盆地的发育,地貌上形成断层谷和槽地、断层崖和陡坎,横穿断裂的水系发生同步左旋位移,其活动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兼有张性差异运动。晚更新世不同时段以来断裂的水平位移速率为147~198mm/a,中更新世以来的垂直位移速率为074~076mm/a,晚更新世以来为01~035mm/a。该断裂的位移速率明显低于其西的川滇断块内部断裂,更低于川滇断块周边断裂  相似文献   
999.
921台湾集集地震近断层强震记录的基线校正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 92 1台湾集集地震近断层强震记录基线偏移的原因 ,指出强震仪的倾斜是导致近断层强震记录基线偏移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基线校正方法 ,比较好地消除了近断层强震记录的基线偏移。根据作者的研究 ,原始记录经基线初始化之后 ,基线偏移对反应谱在工程界最感兴趣的0 .1~ 6s周期范围内的影响是很小的 ,对PGA的影响也很小 ,但对PGV ,PGD和永久位移 (D -last)的影响则相当大。因此 ,对近断层强震记录进行基线校正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所提出的基线校正方法 ,可应用于对 1999年土耳其地震及 92 1台湾集集地震余震产生的近断层强震记录和其他近断层强震记录的基线校正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等位移原则估计高层结构的非弹性地震反应(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高层结构弹性和非弹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研究了两者的位移反应关系。结果表明: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非弹性总位移角反应的平均值与弹性反应十分接近,基本符合等位移原则,可以用后者分析结果直接估计前者;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反应的平均值在弱和中等非线性阶段亦与弹性反应十分接近,在强非线性阶段则大于弹性反应,经数据拟合,初步提供了一个在此阶段由弹性最大层间位移角反应估计非弹性反应的近似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