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1篇
  免费   874篇
  国内免费   627篇
测绘学   1110篇
大气科学   726篇
地球物理   1238篇
地质学   1356篇
海洋学   432篇
天文学   572篇
综合类   563篇
自然地理   495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介绍了铁路缓和曲线设置的目的、作用、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阐述了等间隔放样缓和曲线的基本原理,给出了等间隔放样缓和曲线放样要素采集的基本方法,叙述了缓和曲线等间隔放样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52.
建筑物沉降规律的综合时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筑物的沉降监测数据序列具有趋势变化和随机变化的特点,本文针对两种变化项的特点分别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再将其组合起来建立综合数学模型,从总体上把握沉降数据序列的变化规律。实例计算分析表明,此方法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预测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3.
复种指数遥感监测方法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6  
范锦龙  吴炳方 《遥感学报》2004,8(6):628-636
复种指数是反映水土光与自然资源利用程度的指标 ,其实质是沿时间序列 ,反映某一种植制度对耕地的利用程度。联系复种指数与时间序列NDVI曲线的纽带是农作物年内的循环规律。时间序列的NDVI值蕴涵着植被的生长和枯萎的年循环节律 ,经时间序列谐函数分析法 (HarmonicAnalysisofTimeSeries ,HANTS)重构的NDVI曲线 ,可以准确地反映农作物的出苗、拔节、抽穗、收获等物理过程。因此 ,根据时间序列的NDVI曲线的周期性 ,可以反向捕捉到耕地农作物动态的信息 ,进而得到耕地的复种指数。本文依据上述原理 ,提出复种指数遥感监测的方法 ,然后用 1999年至 2 0 0 2年 4年的VGT(SPOT4卫星vegetation数据 )旬合成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提取了复种指数 ,并利用地面样区观测结果和统计数据进行检验 ,取得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4.
王琪洁  邹峥嵘彭悦 《四川测绘》2004,27(4):156-158,173
基于灰色模型的诸多优点,作者选用GM(1,1)模型分析和预报形变监测序列。然而直接应用GM(1,1)灰色模型分析和预报具有季节性的监测序列时往往精度不高。因此,作者提出运用基于季节指数的“去季节波动”法与GM(1,1)混合建模,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与预报。基于均方差和平均绝对误差两个精度准则,作者对此方法与周期函数拟合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此方法提高了具有季节性波动监测序列的预报精度,且建模方法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55.
时间动态地图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就时间动态地图模型进行了研究,认为动态地图由于表达空间维数的增加,使得地图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更加完善,并且作为物质模型,动态地图的可视化应与空间认知的计算机表达紧密融合。在制作时间动态地图时,不同的视觉变量具有不同的动态表现能力,根据时态现象的特征进行选取。  相似文献   
156.
《内陆地震》2005,19(4):289-291
1.1概述 地震预报属于预报事件发生地点、强度和时间问题,实际上也是现代地球动力学问题。如果熟知了认识地球动力学过程物理本质的方法学,那么,预报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157.
以山西临汾、太原、大同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14 a的观测资料为基础,依据一定时期内地震活动的起伏性即发生的周期性、重复性、阶段性和密集平静等变化特点,运用A(b)-N法显示小地震活动的起伏现象适用于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的原理、计算机汇编程序,录入数据,计算得到了各盆地的地震活动性指标异常值,绘制了地震活动参数曲线,得到了预测未来发生地震的时间、空间、强度三要素的参考指标.通过与以前震例的对比分析,进一步得到运用此方法预测地震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58.
在地球表面观测到的磁场并不具备稳态特征,而是具有非常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从毫秒(微脉动)一直到数百万年(地磁场倒转之间的时间间隔)不等。周期为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时间变化与地球的外核起源有关,而当涉及更短一些的时标时,则往往借助于一种外来成因(如太阳活动)。  相似文献   
159.
运用地震活动标度ΔF对大华北地区MS≥6.0级地震震前资料进行时间扫描,结果表明,地震活动标度ΔF大多在震前1~2年出现超出一倍均方差的异常;运用该方法还对河南及邻区ML≥5.0级地震震前资料进行了探索,同样,中等地震震前也有一定的异常反映。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