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9篇
  免费   2428篇
  国内免费   2654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832篇
地质学   12143篇
海洋学   997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565篇
自然地理   342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583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527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503篇
  2008年   555篇
  2007年   489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426篇
  2002年   456篇
  2001年   498篇
  2000年   473篇
  1999年   537篇
  1998年   486篇
  1997年   474篇
  1996年   511篇
  1995年   478篇
  1994年   491篇
  1993年   389篇
  1992年   368篇
  1991年   385篇
  1990年   332篇
  1989年   234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6篇
  1958年   5篇
  1948年   6篇
  1945年   5篇
  1943年   8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松辽分水岭东段白土山组成因与时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庆  杨景春 《地层学杂志》1995,19(4):287-290
综合考虑松辽分水岭东段地区白土山组的地层分布、沉积特征、地貌部位及第四纪以来松辽分水岭的演化过程、松辽水系的变迁,认为其为河流冲积物,形成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962.
根据赣西北中─晚第三纪陆相紫红色砂砾岩岩性横向上不太稳定的特点,提出砾石成分的来源和成因特征可作为区域地层对比的标志,因为砾石成分作为风化和搬运的最终产物,它与基底母岩区是密不可分,又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963.
露头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豫西中-新元古界为例,探讨目前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重要的问题。认为地层堆积类型转换面及沉积相序向上突然变浅的间断面是层序界面的间接标志。深切谷并非存在于所有的I类层序界面,其产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河流均衡剖面的坡度与暴露和海底地形的坡度差。此外,在露头研究中,副层序应该以沉积相序的演变及海泛面作为划分和鉴别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964.
层序和体系域的有机相构成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层序地层学为沉积盆地的充填史分析和储层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格架,但其在源岩评价和预测中的意义未能引起充分的重视。本文对莺海、琼东甫盆地的各沉积层序进行了有机相分析,发现(1)浅水型沉积层序中各体系域的机相构成基本相同,且有机相的侧向变化不明显;(2)在深水型层序中,海进体系域上部和高位体系域下部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较好,有机相层序呈S性,但有机的侧向变化明显;(3)多层序有机相的总体演化趋势反映了盆地  相似文献   
965.
板溪群和莲沱组对比问题与震旦/前震旦界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树基 《贵州地质》1995,12(1):23-29
本文讨论了我国地学界长期争论的板溪群与莲沱组对比及有关的震旦/前震旦界限等问题。指出:莲沱组与板溪群不是同时异相,而是上下关系;莲沱组可以和富禄组中下部对比。“大塘坡间冰期”不相当于富禄间冰期,而只相当于富禄间冰期末的一段温暖期;长安冰期不能对比于“古城冰期”,后者只相当于富禄间冰期晚期的一个冰阶段。震旦/前震旦界限不应当置于莲沱组之底,而应在长安组和板溪群及其相当岩群之间。同时提出,在黔桂地区建立我国与国际前寒武划分新案中的Cryogenian对应的单位层型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966.
贵州威宁晚二叠世古风化壳铝土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励训 《贵州地质》1995,12(1):54-55
贵州威宁晚二叠世古风化壳铝土矿曹励训(贵州地矿局地质科学研究所)DiscoveryofAncientWeatheringCrustBauxitesinWeining,Guizhou¥ZengLixun(InstituteofGeology,Guizh...  相似文献   
967.
地球油气资源潜力是自然科学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层序地层学自1987年问世以来,在国外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石油地质界对它的发展尤为关注。然而,在我国却显得举步维艰,进展缓慢。本文讨论了出现这种状况的起因:①不认识地震反射界面基本上是等时面;②认为地震/层序地层学是研究被动大陆边缘海相地层产生的,不适于非海相地层;③常规剖面中的地震反射频率和分辨率太低,不足以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④层序地层学属纯理论科学,脱离油气勘探实际,采纳它的概念可能打气生产秩序。最后文章从正面阐述了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68.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王亨治 《矿床地质》1987,6(1):56-67
小秦岭金矿系产于太古界太华群中的含金石英脉型金矿。本文研究了小秦岭地层和岩浆岩中金的丰度,在建立太华群层序和该区重褶皱构造格局的基础上研究了含金石英脉展布规律、金矿脉的矿化特征与矿化阶段。根据含金石英脉切穿燕山早期岩脉等大量事实,认为金矿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通过对矿脉矿化特征、同位素地质特征、矿物标型特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与晚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关系等研究,证明小秦岭金矿床属中低温中深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69.
伊利石“开形指数”的地质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诗佾 《沉积学报》1987,5(1):58-68
本文研究的地区为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喀什坳陷和西南坳陷。粘土样品采自地面露头的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海相沉积岩中。本文试图用伊利石(001)衍射峰形态变化来探讨该地质时代古地理环境及油气地质问题。运用“开形指数(Ns)”对伊利石(001)衍射峰开放度的研究,认为伊利石开形指数值的变化说明了该地区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气候向干旱方向发展,并指示了海盆地的边界线和反映出海进、海退的变化情况及成岩作用程度和有机质的变质程度。  相似文献   
970.
中国南方晚震旦世沉积相及磷块岩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扼要阐述扬子地台及邻区晚震旦世地层的研究现状,沉积相带(台地相、斜坡相及盆地相)及古地理轮廓、磷块岩的时空分布(包括地理、地层及沉积相的分布)。同时还着重指出了台地边缘及斜坡相带的上部是寻找磷块岩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