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4篇
  免费   791篇
  国内免费   472篇
测绘学   248篇
大气科学   945篇
地球物理   1664篇
地质学   626篇
海洋学   337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171篇
自然地理   19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分析了1900年以来长江3次巨洪的3个强信号:(1)太阳黑子活动,(2)厄尔尼诺事件,(3)青藏高原南部大震,它们对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分别称为日气作用、海气作用、地气作用,依据长江巨洪和3个强信号的基本事实,讨论了长江发生巨洪的统计规律,指出当3个强信号的出现时间互相重叠时,长江很可能发生巨洪,如果再叠加其它信号,长江发生巨洪的量级更大,这对长江巨洪的超长期预期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72.
临安地区强酸雨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盛茂 《大气科学》1997,21(1):31-38
本文对1985年至1994年监测的强酸雨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与一般酸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地的一般酸雨出现较为频繁;强酸雨出现增多;四季中强酸雨频率各不相同,秋季最高,夏季最低;强酸雨的酸沉降量正在逐年增加;强酸雨的电导率较高,电导率和pH间呈现高度显著的负相关;强酸雨的降水量一般较小,并与pH间显现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强酸雨中各离子浓度均高于一般酸雨。  相似文献   
73.
定量地分析了日本若干M≥7的浅源强震后的余震活动的时间特征。这些强震后都伴有强余震的发生,而且这些强余震又都触发了自身的余震活动。本研究的目的在考察这种强余震发生前的余震活动的任何异常变化,在强余震发生之疹,余震活动明显代于由修订的大森公式所得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74.
新疆南天山环境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桂林  陈培善 《内陆地震》1997,11(3):212-217
基于新疆强震固定台和流动观测记录的主要和余震加速度资料,选用了三个分向记录都完整的37次地震。震级范围为1.8-6.8级,震中距为几至几十公里。根据用位错理论二维断裂力学模式推导的震源峰值、加速度与环境剪应力场关系式计算了新疆南天山环境剪应力值。计算结果表明,新疆南天山环境应力平均值偏高,这与新疆处于特殊构造环境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75.
唐山地震的超晚期强余震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华北历史地震的重复性和免疫性,认为在唐山周围85km,200年内,对6级地震具有一定的免疫性;在研究了唐山地震序列自身的衰减规律后,认为在今后几十几强余震的最大活动水平为5级,发生6级以上土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76.
中强地震前油井动态异常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油井映震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油井动态异常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映震灵敏井孔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应力易于集中的构造条件的控制,特别是断层的又汇处、转折端和断裂带,这是与其他流体观测项目的相同之处;在本研究中,首次提出了油井动态前兆异常形成的三种力学过程,即岩土力学过程、水动力学过程和气体动力学过程以及油井特有的二种”放大”作用(变径和气体膨胀)的观点;解释了油井动态震前多为正异常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77.
沈树勤  胡洛林 《气象科学》1997,17(3):290-297
本文以9015号热带气旋登陆后造成的省淮以南大暴雨天气为例,与8闪一般暴雨天气的热力动力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并利用二维点尺度力学模式对地面中尺度锋区引起民环流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热带气旋伸向东北部一条辐合线的偏北旗帜的中尺度锋区驱动扰动涡旋,在涡旋的上升部位可对大暴雨有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78.
1991年6月24日午后到晚上四川盆地发生一次罕见的区域性强风雹天气过程,有61个县(市)瞬间风速超过17米/秒,给国民经济建设造成重大损失.本文收集大量气象资料,从天气学的角度对这次风雹过程做了比较深入地分析研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9.
本文首先探讨了四川盆地6~8月降水距平百分率EOF展开第二特征向量分量与四川盆地6~8月区域平均降水量的一致性,然后从物理概念出发,提出了极锋锋区位势高度距平累加值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可作为一个因子引入短期气候预测方程。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