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0篇
  免费   896篇
  国内免费   649篇
测绘学   834篇
大气科学   336篇
地球物理   1020篇
地质学   2721篇
海洋学   301篇
天文学   95篇
综合类   432篇
自然地理   23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6篇
  1954年   4篇
  194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所述及浙东系指绍兴-江山深大断裂以南东区域,浙西为其以北西区域。众多地质工作认为,浙东,西在前寒武纪为其特征截然不同的两个地体,于晋宁运动拼贴愈合为一统浙江大陆。另一观点(许靖华,1985)则认为,浙东,浙西在前中生代仍是两个特征不同的地体,它们拼贴愈合于印支期,燕山期开始,浙东,浙西才走上同步发展的道路,笔者认淡,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本文详细论述了浙东,浙西地质特征差异性,从而探讨铀成矿所依托的某种有利的区域地质条件,并进而指明浙江找轴方向。  相似文献   
92.
93.
宋家沟金矿产于早白垩世莱阳群砾岩中,为受断裂、裂隙密集带控制的蚀变砾岩型金矿床。该金矿床为一隐伏矿床,与产于盆缘的蓬家夼蚀变岩型金矿的成矿条件相似,控矿的主导因素为断裂构造,成矿时代为中生代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94.
马圈一带山露的主要地层为上元古界栾川群和中元古界官道口群,是Pb、Zn、Ag的主要含矿地层。燕山期花岗岩在空间上与矿化关系密切。矿体主要受北西向断裂控制,常分布在北西、北东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根据地球化学特征、矿产分布规律和找矿标志,划分出百炉沟西凹-东凹-磨沟、百炉沟-黄花北沟-杨树凹等两个一级和银窝沟-大石渣沟-小石渣沟、板岔沟等两个二级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95.
频率-波数(F-K)谱分析是地震台阵数据处理基本方法之一。采用该分析方法,可以从地脉动背景中提取有用的地震信号,提高地震的定位精度。本文列举了F-K功率谱的不同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上海地震台阵所记录的地震事件。对地震和地脉动的F-K分析结果得出,地震的方位角和慢度值分别对记录长度的分布呈线性特征,而地脉动的方位角和慢度值则呈不规则分布。  相似文献   
96.
2001-03-09蒙城地震台地磁磁变仪CB-3(观测仪,备份仪)同时出现三个分量动线的跳动,分析表明蒙城地震台地磁总强度F,垂直强度Z发生变化,其原因可能是强电流作用下,地下介质电性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97.
98.
99.
韦耀健 《广东地质》2003,18(4):21-26
英德尖峰山黄铁矿普查区初步确定为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黄铁矿床。矿床受地层、构造、岩相古地理环境等因素控制。根据矿区Ⅰ、Ⅱ、Ⅲ号矿体与地层、构造的相关关系预测:矿区Ⅱ号矿体规模最大,Ⅰ、Ⅲ号矿体规模偏小;矿区南部F1断层与下古生界地层、花岗岩体(或花岗闪长岩体)交汇处是寻找硫化物伴生金矿、石英脉型岩金矿的远景区段。  相似文献   
100.
论述了个旧老厂锡多金属矿床产出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及组构特征、围岩蚀变及成矿阶段、元素及矿物分带和控矿规律;指出这类矿床的找矿应该沿着具备有利层位的白色大理岩中的各种裂隙构造带、有利的导矿断裂和花岗岩突起组合的地带,尤其要注意沿着裂隙发育的白色大理岩(容矿层)与顶部青灰色致密块状大理岩(隔挡层)的有序组合地带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