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6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144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438篇
地质学   395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474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0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邓韫 《华南地震》2003,23(1):51-56
根据1900~2000年中国大陆、台湾及全球地层记录及前人的研究,论证了地层周期存在的可能性及形成机制。作者认为,是太阳活动、月球运动轨道及各行星运动轨道的周期性变化,通过磁力及万有引力改变地球内部物质的分布,从而引起地球自转速度的周期性变化,最终致使地展出现周期性的活跃期及平静期。  相似文献   
42.
采用三磁场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技术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AAS ZEEnit 60  相似文献   
43.
磁场重联中离子轨道的混合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使用2.5维混合模拟方法研究了Petschek模型稳态驱动磁场 重联演化的基础上, 本文考察了计算域内各典型区域中粒子分布函数的变化,描绘了重联区不同位置几种类型的 非Maxwell分布函数. 结果表明,磁场重联会将重联区少部分粒子加速到很高的能量,不同 加速程度的粒子将形成球壳状的速度分布. 粒子的轨道特征表明,在重联区中出流的粒子, 有一部分被磁镜捕获,其回旋半径大于重联区宽度,并构成整个流体速度的低速部分. 另外 ,在X中性点附近进入重联区的粒子沿磁力线向出流区以三种形式漂移,分别为:沿磁力线 逃逸、捕获在磁镜中随流体运动、横越磁力线漂移,其比例分别约为70%,20%和10%。  相似文献   
44.
台湾花莲地震前电磁辐射异常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台站基本情况及仪器性能 杭州地震台建于1980年,位于杭州市植物园内,地处偏僻,地形开阔,环境幽静。台站距公路2.5 km,周围无高压线、变电所和工业干扰源,观测环境较好。根据浙江省地震局“十五”前兆台站数字改造要求,杭州地震台于2002年2月架设了地震电磁辐射仪(EMAOS-L)。 超低频数字地震电磁辐射仪(EMAOS-L),频率范围0.01~10 Hz。传感器由电极和磁探头两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接收地下电场和磁场信号,测量电场和磁场的扰动变化。埋地电极的材料是1铬18镍9钛优质不锈钢,有较好的防腐和导电性能。其埋设深度为6 m。埋…  相似文献   
45.
观测场地磁场梯度测量结果最直观的表述方式就是利用ΔF值绘制出的场地地磁场分布等值线图。Winsurf软件是Golden公司开发的一个三维绘图软件包 ,可以绘制各种等值线图和三维立体图。目前最高版本为 8.0。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利用这个软件的应用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46.
月壤的物理和机械性质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月壤是在O2、水、风和生命活动都不存在的情况下,由陨石和微陨石撞击、宇宙射线和太阳风轰击、月表温差导致岩石热胀冷缩破碎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月壤独特的形成过程,加上独特的月表环境,使月壤在粒度分布、颗粒形态、颗粒比重、孔隙比和孔隙率、电性和电磁性质、压缩性、抗剪性、承载力等方面均与地球土壤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参数的平均值和最佳估计值,可以作为月表机械设计和操作、宇航员装备设计、月球着陆场选址的主要依据,对月球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月球基地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杨宏伟  赵文津  吴珍汉 《地质学报》2016,90(9):2206-2218
一直以来月球上都没有发现像地球上一样的全球板块构造现象,被认为是属于单板块构造的行星体并且是不活动的。随着月球地形探测精度的提高,人们逐渐发现了一些地质现象表明月球并不像之前想象的一样是不活动的。高精度的月形数据显示出了月球上除了存在众所周知的(撞击作用产生的)复杂的撞击构造外,仍然存在许多可能由内生作用产生的构造特征:如裂谷、山脊、火山群等。本文利用最新高精度月球激光高度数据(LOLA数据)建立了全月60m(相当于7秒网格)高精度月形图。由于数据量超大(TB级别),作者编写了基于并行架构的集群计算处理代码,其计算效率提高了近300倍。基于这些图件,作者在全球范围内找出许多重要的构造现象,并根据其构造及地质特征进行分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并不像之前认识一样,月球上的确存在许多地质构造体是由月球的内生地质作用所产生,并建立对于月球结构和构造的新认识。此外,通过对比发现,像地球上全球尺度的线性山脉只是板块构造运动的结果;另一方面,在无板块构造的行星上,就像月球一样,会产生大面积的高地(月陆)和低地(月海地区),这种地质现象很有可能是行星地壳岩浆演化的直接结果。在文章最后,作者还将制作出的60m分辨率的全月月形系列图件附后并公开,以方便其他科研人员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并以此敬献中国地质科学院60周年庆典。  相似文献   
48.
利用NASA行星数据系统提供Apollo计划登月点采样线路影像数据,通过与嫦娥二号CCD数据、印度M~3数据空间校正获得采样路线坐标。开展嫦娥二号CCD数据与印度M~3数据MAP(后验概率)融合并选择Apollo 15、Apollo 16-62231的LSCC测得的标准岩石双向反射率光谱与M~3、嫦娥二号进行交叉定标。本文采用月球岩石光谱谱型全特征分析方法,选取涵盖Apollo计划登月获取的36个基站主要岩性87种、285件岩石样品,利用校正后的M~3数据分析月球典型岩石各阶吸收反射特征,建立月球典型岩石标准遥感影像光谱库,此后应用Apollo 623个岩石样品进行对比得到很好结果,同时完成Apollo 16登月点周围领域岩性分布图,并讨论了研究区的岩石成因,Apollo 16区域形成于高地大撞击,在早期的研究中已经被用于划分月球年代,本文方法对于月球岩石类别研究与理解月球的岩浆演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9.
于雯  李雄耀  王世杰 《岩石学报》2016,32(1):99-106
在真空条件下矿物粉末热导率的实验测量,可为我们研究月球及行星表面的热属性和热演化,解译热红外和微波探测数据,开展月球及行星探测载荷设计提供重要的数据参数。本研究主要采用改造后的Hot Disk TPS 2500S导热仪对辉石粉末的热导率进行测量。同时,分析了真空度、温度对辉石粉末热导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热导率随着真空度的降低呈下降趋势,大气压力在1000Pa时,辉石粉末热传导机制发生明显改变。在低压条件下(1000Pa)热导率随真空度的变化趋于平缓;2)辉石粉末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增大的幅度在低压和常压条件下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低压条件下辉石粉末热导率随真空度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式。本研究表明,在月球和火星表面热环境的研究中,温度和压力对热导率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上述结果对未来开展地外样品的热导率测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0.
撞击坑是月表最典型的地质单元,其溅射物作为撞击坑的坑外组成部分可分布到距离坑中心10个直径距离之外的区域,因此撞击溅射物也是月球地质编图中最重要的表达要素之一。本文使用月球勘测轨道器(LRO)的激光高度计(LOLA)数据、广角相机(WAC)影像、窄角相机(NAC)影像以及Clementine的UVVIS多光谱数据,研究了哥白尼纪正面月海区直径31km的Kepler撞击坑和背面月陆区直径30km的Necho撞击坑。哥白尼纪撞击坑溅射沉积物可以分为三个相:连续溅射沉积相(CE)、不连续溅射沉积相(DE)和辐射纹(CR)。连续溅射沉积相分布在最大约2.6个半径范围之内,不连续溅射沉积相分布在最大近11个半径范围之内,辐射纹分布在最大近29个半径范围之内。本文强调了多源数据结合在识别撞击坑溅射沉积物中的作用,对Kepler坑和Necho坑溅射沉积物进行了填图,不对称分布的特征表明这两个坑可能形成于倾斜撞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