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47篇
海洋学   7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1.
鲁西南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鲁西南地区1.08×104km2的范围内以1点/36km2的采样密度采集表层土壤299件,测试六六六(HCH)、滴滴涕(DDT)等10项指标。研究这些指标的含量变化,发现区内土壤中停用20多年的六六六(HCH)、滴滴涕(DDT)仍有较高的检出率。土壤中六六六(HCH)4种异构体β-HCH含量最高, P,P′-DDE和P,P′-DDD为滴滴涕(DDT)的主要存在形式;进一步研究α-HCH/γ-HCH、β-HCH/γ-HCH和(P,P′-DDE+P,P′-DDD)/P, P′-DDT值的变化规律,得出调查区内仅滴滴涕(DDT)在局部可能存在新的污染源输入,而大部分地段六六六(HCH)、滴滴涕(DDT)农药使用时间较长,其组分已经通过物理、化学等作用发生了很大变化,污染是过去形成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区内土壤质量能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212.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的样品前处理和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微波萃取法、加速溶剂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前处理技术及气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在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13.
摄入农药残留超标的食物会对人们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评估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农药残留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多指标分析城市市售水果蔬菜农药残留状况及其对城市食品安全的影响,评估城市间农药残留层面的食品安全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城市间市售果蔬农药残留状况差别明显,城市食品安全在农药残留层面上存在差异;2)我国城市的农药残留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而这可能与农药使用量有关。本研究为促进全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初步的数学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4.
主编絮语     
罗立强 《岩矿测试》2011,30(3):I-II
本期我刊重点推介三篇文章,同时刊出了一篇略存争议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多氯联苯(PCBs)、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是毒性较高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普遍存在于我国近岸、河口沉积物中,通过食物链积聚对人类健康与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现有国内外一些标准方法在分析3类化合物时,不仅净化  相似文献   
215.
宋淑玲  饶竹 《岩矿测试》2011,30(2):174-177
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GC-ECD)检测地下水中百菌清、丙环唑、己唑醇、嘧菌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样品用乙酸乙酯-正己烷(体积比1∶1)液-液提取,提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去水后、浓缩、并定容至1.0 mL,最后用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进行检测。方法准确度、灵敏度高。2.0 ng/L添加水平所有待测物回收率≥68.8%,相对标准偏差(RSD,n=3)≤14.6%,百菌清、己唑醇、丙环唑、高效氯氰菊酯和嘧菌酯的方法检测限分别为0.50 ng/L、2.0 ng/L、2.0 ng/L、2.0 ng/L和2.0 ng/L。  相似文献   
216.
吉林省洁净地区长白山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总体上污染较轻,但高于一些其他地区。表层土壤的OCPs和PCBs表现出明显的随海拔高度增大的趋势,初步显示了高山冷凝捕集效应的影响。长白山旅游地区表层土壤受到轻微HCHs和DDTs的污染(平均值分别为12.4 ng/g和12.3 ng/g)。长白山附近较低海拔地区表层土壤中OCPs含量要略高一些,表明农业活动逐渐增大。HCHs和DDTs都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级,但个别地点DDTs可能对鸟类和土壤生物具有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不排除在个别采样点有林丹和三氯杀螨醇被使用的可能性。长白山及附近地区表层土壤样品中∑7PCBs含量为7.3~31.9ng/g,平均17.2 ng/g。PCBs污染主要集中在海拔1450 m和1800 m处。7种PCBs异构体的含量依次为:PCB 28>PCB 52>PCB 180>PCB 138>PCB 101>PCB 153>PCB 118。  相似文献   
217.
非金属矿产在农业上主要用于土壤改良、生产肥料、农药载体三个方面。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用于农牧业的非金属矿产有30余种.而我国对于农用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这与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很不相称。为此,本文特介绍10种非金属矿产的性质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以此为振兴我国农业尽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18.
219.
2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