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8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61.
黑河中游灌区地下水位短期季节性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黑河中游平川、板桥、鸭暖和蓼泉灌区8眼观测井的1985-2002年逐月实测平均地下水位埋深资料(共1728个月),基于帕森斯季节性指数理论,分别建立了黑河中游灌区具有代表性的平川、板桥、鸭暖、蓼泉四灌区共8眼观测井季节地下水位埋深动态变化预测模型,并用2003年各观测井的资料进行了趋势预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观测井地下水位变化过程呈线性递减的相关系数越显著,其拟合误差和预测误差越小.各观测井地下水位帕森斯季节性指数模型拟合差≤0.05 m的月数占总检验月数的比例平均为38.33%,拟合差≤0.10 m的月数占总检验月数的比例平均为72.50%,>0.25 m的月数占总检验月数的比例平均为2.00%;各观测井预测误差≤0.05 m的月数占总预报月数的比例平均为36.46%,预测误差≤0.10 m的月数占总预报月数的比例平均为64.38%,>0.25 m的平均比例仅为2.00%,说明帕森斯季节性指数模型可以对短期黑河中游典型灌区地下水位动态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2.
拟建黑山峡水库不必要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我国是个贫水大国, 北方严重缺水。黄河的水资源也同样如此, 一方面开发利用过度, 另一方面上游来水量持续减少, 造成了目前黄河水资源配置中的关键矛盾是水资源总量不足, 拟建大柳树灌区属严重缺水区, 需借"南水北调"西线调水解决, 而年分配量仅2亿m3, 对开发40.0~66.67万hm2耕地是"杯水车薪"; 此外, 黑山峡水库原规划设计的功能和作用已被上、下游水库替代, 显而易见, 没有理由兴建黑山峡水库。  相似文献   
63.
冻融过程对景电灌区草窝滩盆地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景电灌区为干寒气候,蒸发强烈,季节冻土发育,土壤地下水位以上非饱和带毛细作用发育,在地表蒸发作用下,通过毛细作用,地下水不断地向地表运动,导致大量盐分到达地表.虽然蒸发作用下的毛细水运动在土壤水分垂直运动中占绝对优势,但自上而下的季节冻结和融化过程对土壤中水盐重分布的影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冻融作用对水盐迁移驱动力和土壤结构等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冻融作用下水盐重分布的综合特征.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石家庄污灌区土体和地下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分布及其地球化学作用、生态效应研究,表明土壤包气带中均含有一定量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其菌落数在0.4~8.9×102(个/g),土体上部1 m以浅菌落数大于下部.地下水中SRB菌落数在0~2.5(个/mL),远远小于土体的菌落数.研究SRB对污染土体、地下水体的生态效应,将有助于人们研发利用该菌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与修复技术,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5.
论银北灌区的盐害指标与排引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林  甘泓  于福亮  汪珊 《地球学报》2001,22(1):91-96
本文提出用有害盐量及其排引比取代以往惯用的盐量及其排引比 ,作为评价灌区积、脱盐和盐渍土改良的指标。从而计算并证实了有害盐量排引比约为盐量排引比的1.7倍。指出 35a来灌区土壤经历着脱盐淡化的进程 ,有害盐量排引差为正值 ,累计排出灌区的有害盐量为1376×104t;而无害盐量排引差为负值 ,累计堆积于灌区的无害盐量为640 .8× 104t,这对调整灌区水量排引比和减少引黄水量具有重要实用价值。而提高沟排水中地下水排泄量的比例是加快灌区脱盐和盐渍土改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6.
引洮灌溉工程概况及相关的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鸿学  马明 《甘肃地质》1997,(Z1):90-94,100
0年代,甘肃省决定实施引洮灌溉工程,其中以在洮河九甸峡修建水库、防洪发电并自流引洮到干旱地区为最优方案。该工程地域辽阔,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工程引水线路长,选择了以隧洞为主体、以明渠和渡槽相连接的线路方案。总干渠引水线路长185.63km、隧洞41座、渡槽19座、暗渠16座、明渠总长17.01km。引洮工程施工条件复杂,投资巨大,应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以期尽快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7.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对疏勒河流域昌马灌区、双塔灌区和花海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昌马、双塔和花海三大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各不相同。昌马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高级阶段,开发潜力最小,进一步开发应以深度开发为主,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双塔灌区和花海灌区均处于中级阶段,进一步开发潜力较大,其中花海灌区开发潜力最大,水资源开发方式应逐渐从广度向深度转变,耗水型向节水型过渡。研究结果对疏勒河流域灌区尺度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我国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利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准确估算内陆河流域蒸散发与农业灌溉效率,对研究内陆河流域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基于地表能量平衡方程的SEBAL模型,对2017—2018年疏勒河流域蒸散量进行定量估算与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并结合降水量与净灌溉水量数据,对疏勒河流域昌马灌区的年内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 疏勒河流域2017—2018年日均ET呈单峰变化趋势,最大值为6月的5. 03 mm·d–1,最小值为12月的0. 55 mm·d–1,并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2) 疏勒河流域四季ET差异显著,夏季ET达到最高的201. 83 mm,春秋次之,冬季最低为53. 92 mm;ET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流域上游ET明显高于中下游地区。(3) 昌马灌区各灌溉时段不同的灌溉水量造成了各灌季蒸散量的差异,灌区ET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部与东南部,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灌区边缘。(4) 昌马灌区年内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下降趋势,其中春灌、夏灌、秋灌和冬灌分别为0. 76、0. 71、0. 69和0. 55,年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 67。  相似文献   
69.
漫灌条件下内蒙孪井灌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内蒙孪井灌区土壤水分观测资料,本文讨论了漫灌条件下该区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由于观测期间降雨对该区影响很小,主要分析了春灌期、灌溉间隔期和作物生长期土壤水分的变化特点.春灌期,灌溉水主要补给上层砂壤土,对下层土壤的补给相对较小;经过2次灌溉过后,土壤含水率不断升高.就蓄水能力而言,粘砂土的蓄水能力最强,砂壤土次之,灌水后水分主要滞留在这2层.结合灌溉渗漏量分析,研究认为,该区灌溉模式使得灌溉渗漏量较大,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同时还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致使灌区下游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因此,采用灌溉量较小的喷灌、滴灌等方式,可以避免产生深层渗漏,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70.
利用碎石屏障阻断非饱和带毛细上升为土壤盐渍化改良提供了新思路.为了研究碎石屏障对盐渍化土壤改良的可行性以及碎石层结构和埋深对改良效果的影响,在河套灌区西部杭锦后旗典型盐渍化分布区建立试验地,设置了7组不同碎石屏障处理工艺开展土壤盐渍化改良试验,对试验地40 cm深度的土壤盐分、pH、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钠百分率等参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7组不同处理中,埋设深度为60~80 cm,利用颗粒直径为1 cm和3 cm的碎石按上细下粗的结构分两层铺设的处理方法改良效果最佳;从表层到40 cm深,土壤EC值平均下降55.9%.较大的碎石屏障埋深,上细下粗的铺设方式,可提高下层碎石孔隙度,并在非饱和带深处切断毛细管,从而有效降低土壤毛细上升高度,抑制深层土壤中的盐分上移"返盐",改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