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8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828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311篇
地质学   1795篇
海洋学   363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150篇
自然地理   20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淮南刘庄煤矿主井地基的人工冻融土为研究对象,以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SEM)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分析了人工冻融土与原状土的中微观结构、冻融前后的中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内在原因。此外,还研究分析了人工冻融土冻融前后的中微观结构及其变化与人工冻融土的物理、力学、工程性质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中微观结构对人工冻融土的物理、力学、工程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冻融前后中微观结构的变化受到土的种类、埋深、原状土的中微观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且冻融前后的中微观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冻融前后的物理、力学、工程性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32.
运用强度参数的改变对边坡破坏面形迹影响不明显这一特点,在数值模拟过程中通过改变岩体强度参数,有效地获取潜在滑动面的位置和形态,较好地解决了滑动面搜索的难题。将该法应用于广州科学城某人工高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在三维数值模拟过程中,将强度参数大幅度折减,计算后获得各剖面的剪应变增量图,从这些图中可获得潜在滑动面。这与人们通常将此类边坡的中风化面作为滑动面存在较大差别。将该滑动面运用极限平衡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各剖面的安全系数基本都大于1.2,边坡稳定但仍需要加固处理,与三维数值模拟结果相一致。由此认为用这种分析法确定出的潜在滑动面合理、计算结果可靠,可作为搜索边坡潜在滑动面并计算安全系数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3.
矿物标型六性及其在胶东金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矿物标型研究和应用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作者从哲学的高度,把国内外矿物标型特征的分散研究加以集中概括和总结,提出了“矿物标型六性”的普遍规律,即普遍性、特殊性、变化性、相应性、继承性和分带性,对矿物标型特征研究具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规律在胶东金矿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已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4.
It has been found that stream waters were severely contaminated with wastes from a long-time smelting factory in Hezhang, Guizhou, China. The main sources of contamination are the smelting wastes stored in the open air and abandoned in the vicinity of stream. A method of lead isotope was adopted in order to identify relations between tailings and water contamination. Representative samples of tailings and stream sediments were collected.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zations were conducted using XRD and TEM/SEM, while acid digestion was carried out for determining metal contents. BCR sequential leaching tests were performed in order to assess metal mobility. The tremendous ‘actual' and ‘potential' mo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dicates that the smelting waste and stream sediments present a considerable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 Besides the chemical remobilization of heavy metals from the sediments and the reworking of riverbed sediments act as a secondary source of pollution. Also groundwater and stream water were sampled in specific locations and were measured.  相似文献   
35.
The regional survey of groundwater used as a small water supply system was performed to know the effect of geology, soil properties and land use on groundwater quality at Nonsan City, Korea. A total of 126 ground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at the study area. The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GIS technique were used for the quantitative interpretation of groundwater quality. The study area is mainly composed of Precambrian gneiss, Jurassic granite, and Cretaceous volcanics, and metasedimentary rocks of the Ogcheon zone. The land use was grouped as paddy, upland, grassland, resident, point source, industrial area, and water system. The soil properties were classified as 4 major groups, Entisols, Alfisols, Inceptisols, and Ultisols, by the degree of development, and reclassified as 11 subgroups. The modified and simplified geologic map, soil map, and land use map were made by using ARCGIS soft-ware. The area of geology, soil property, and land use affecting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for each well were also calculated by ARCGIS soft-ware to acquire the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for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 groundwater in the study area showed that 13%-21% of the groundwater samples exceeded the portable water guideline and the main causes were turbidity, bacteria, arsenic and nitrate-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ach component showe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ndwater quality and geology reflecting the topography, land use.  相似文献   
36.
三江平原旱田耕作对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累积影响初探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袁兆华  吕宪国  周嘉 《湿地科学》2006,4(2):133-137
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试验站综合实验场,对不同耕作年限的湿地土壤(0~20 cm)进行环境累积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开垦时间的增加,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渐变,物理性质方面,土壤容重和比重逐渐增大,而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逐年减少;化学性质方面,土壤pH值随开垦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有机质和其他养分则随开垦时间的增加而逐年降低。弃耕后土壤性质有所恢复。土壤性质在开垦初期变化较明显,而后逐渐变缓。  相似文献   
37.
基于土质边坡塑性极限分析条分法的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塑性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出发,以土质边坡塑性极限分析条分法为基础,在引入可靠性分析方法(JC法)后,建立了土质边坡塑性极限分析条分法可靠度极限状态方程,并推导得到了塑性极限分析条分法可靠度计算公式。这种方法实现了定值计算向不确定性计算的转变,同时可靠度指标的计算结果具有概率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不同岩性火山岩力学性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沙坨地区位于辽河断陷盆地东部凹陷中段,古近纪沙河街组第三段沉积时期发育了巨厚的火山岩,为该区形成火山岩油气藏奠定了成藏条件。由于油层岩石的力学性质,影响着油田生产,因此,经过实验室对不同岩性的火山岩力学性质的试验测试,得到油田生产所需的相关的力学参数及相关的地质信息,为油田勘探、开发及相关的工程设计发挥重要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粗面岩以张性破裂为主,玄武岩以剪切破裂为主。这对油田研究水力压裂裂缝形态及储层天然裂缝形态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软化系数的较大波动,表现出地下流体对油层岩石的环境作用。  相似文献   
39.
福建平潭虎潮山滑坡成因机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虎潮山滑坡位于平宏公路12k 704~12k 884段北侧山坡体上,是平潭海岛通往陆地的唯一公路通道。论文通过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和定量计算评价了虎潮山坡体稳定性的变化趋势,提出改建公路超挖深切坡脚和持续长时间强降雨导致的孔隙水压力作用是边坡发生滑动破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安全系数取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地质灾害中,滑坡灾害分布最广、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对象。滑坡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稳定性分析。论文针对三板溪水电站进水口滑坡和水布垭水电站大岩淌滑坡,分别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块体单元法、有限单元法对稳定安全系数和条间推力分布曲线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各种方法的差异和计算精度,以及各种方法稳定安全系数的取值标准,希望为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有关有限单元法、块体单元法条目的编写和相应的允许安全系数取值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①块体单元法计算的安全系数与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可以采用相同的取值标准,而有限单元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取值标准可适当降低;②块体单元法计算的条间水平推力、条间剪切力与刚体极限平衡法(尤其是Sarma法)计算的条间水平推力、条间剪切力非常相近,有限单元法计算的条间水平推力、条间剪切力较小;③分析方法、力学模型与参数取值应与安全系数取值标准相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