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255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仲巴地块是藏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的重要构造单元, 对于研究冈瓦纳大陆北缘微地块的构造属性与古地理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对于该地块内部是否存在陆块基底尚未有统一认识。通过野外观测、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本研究在仲巴地块中段公珠错南地区识别出一套黑云斜长片麻岩, 其w(SiO2)为64.09%~69.87%, w(Al2O3)为12.18%~18.30%, w(TiO2)为0.55%~0.79%, w(K2O)为2.53%~3.54%, LREE相对富集, 轻重稀土分馏明显, 推测其原岩以长石砂岩为主, 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锆石U-Pb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 其继承核年龄峰值为2500, 1600, 950Ma, 最年轻的谐和年龄为630Ma。此外, 还获得变质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550Ma。根据上述结果, 研究认为公珠错片麻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晚期(630~550Ma), 其变形-变质程度较高, 能够代表仲巴地块的陆块基底, 并进一步证明仲巴地块是印度大陆北缘的组成部分。由此, 本次研究为明确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仲巴地块的陆块基底特征及构造属性提供了直接的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382.
青藏高原湖泊古今变化的遥感分析—以达则错为例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青藏高原湖泊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主要受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蒸发的影响,是气候变化直观敏感的反映区。因此,研究青藏高原湖泊变化对区域以至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在遥感影像的基础上发展了综合指数计算与空间分异的现存湖迭代提取方法,对影像数据上的湖泊进行动态监测;并结合DEM数据发展了半自动化的古岸线提取方法,进而分析古湖泊的变化,二者相结合直观全面地反映出了青藏高原湖泊的古今变化情况。并以达则错湖为例进行提取,分析了其近25年以来以及大湖期以来的缩减情况  相似文献   
383.
在青藏高原南部空姆错钻取了一根浅湖芯,对其中时间跨度约为50年的剖面按7年间隔对其中陆源正构烷烃(C_(25),C_(27),C_(29),C_(31))进行了提取分析。通过将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氢同位素比值与附近浪卡子气象站和拉萨气象站的气象参数记录进行比较,发现这些生物标志物的δD值与生长季节时段的平均气温显著相关,而与生长季节时段的降雨量和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差,说明陆源沉积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比值主要记录了气温信号,可以被用于古温度重建。  相似文献   
384.
基于多源卫星数据扎日南木错湖面变化和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andsat(MSS、TM、ETM+)系列卫星和环境减灾卫星CCD遥感影像数据以及西藏扎日南木错地区近40年(1970-2011年)气象资料,分析湖泊面积的变化特征,并探讨湖泊面积变化的可能气象成因.结果表明,扎日南木错1975-2011年间经历了先萎缩后扩张的过程,湖泊面积呈增长趋势,增长面积为7.08 km2.扎日南木错流域在过去40多年里冰川在退缩,温度升高,降水量增加,而蒸发量和最大冻土深度减少.湖泊面积与年气温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气温升高可能是湖面扩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85.
冬别列克断裂是一条全新世活动断裂,位于西准噶尔造山带的关键位置,该断裂总长120km,走向NE。晚第四纪以来,冬别列克断裂的持续活动使得断裂沿线各级地貌面发生了明显的左旋位错,在塔城盆地东侧形成线性连续且笔直的陡坎地貌。文中利用高精度无人机和差分GPS对阿合别斗河多级阶地的左旋位错量进行了面状航拍、测量,建立了分辨率高达0. 1m的数字地形数据,发现T5—T2阶地陡坎的最大左旋位错量依次为30. 7m、12. 0m和8. 7m。通过光释光测年方法得到了各级阶地(T5—T1)的年龄,进而得出冬别列克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左旋滑动速率为0. 7~0. 94mm/a,结合阶地侧向侵蚀特征,分析认为T4、T2阶地的滑动速率更加接近真实值(0. 91±0. 18) mm/a。结合西准噶尔的其它2条大型走滑断裂(达尔布特断裂和托里断裂)的滑动速率,并对比西准噶尔地区的GPS速率,认为该地区NE向的走滑运动以冬别列克断裂为主,吸收大量剩余变形,同时保持相对较高的左旋滑动速率。  相似文献   
386.
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采用水体指数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1988—2018年那曲市双湖县其香错湖泊水域面积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该湖泊近31 a内水域面积呈显著增长趋势(R2=0.88,P < 0.001),31 a内增长了33.37 km2,增长率为18.03%;从空间上分析,其香错在近31 a内湖泊面积不断向四周扩展,其中在东、西方向和北部变化尤为显著。湖泊所在区域年平均气温呈增加趋势,蒸发量显著减小,冻土深度也明显减小。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起湖泊补给水源的增加和湖泊水容量的增大,最终导致湖泊面积持续上涨。  相似文献   
387.
夏斌  林清茶  张玉泉  邓万明 《地质学报》2006,80(11):1676-1682
通过岩石化学和40Ar-39Ar定年研究结果: 巴毛穷宗钾质碱性火山岩,涌波错和羌巴欠钙碱性火山岩,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30~26 Ma、18 Ma和15~14 Ma, 并对该区火山岩的性质和时空演化规律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8.
陈伟 《福建地质》2021,40(2):110-120
为确定惩香错地区拿布隆措拉岩体的成因及构造背景,对石英二长岩和角闪二长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测年研究.结果表明,岩体中SiO2含量为56.56%~63.9%、Al2O3含量为15.26%~18.38%、MgO含量为1.08%~2.19%,分异程度一般.富集Rb、Th、Zr、Hf等元素,亏损Ba、U、Nb、S...  相似文献   
389.
临潼-长安断裂错距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潼-长安断裂是渭河盆地内部骊山凸起与周至-户县凹陷之间一条重要的边界性断裂。通过大范围自然冲沟、人工取土场、道路开挖边坡和路堑的野外观察,新发现临潼-长安断裂露头40余处。基于各露头不同年代古土壤标志层错距的量测,获得了晚始新世以来该断裂的位移分布。第四纪以来的断层位移分布显示出该断裂中段断距较大,活动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390.
对使用59-701微机数据处理系统以后高空观测记录容易出错的环节进行归纳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