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37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走廊域及其邻区划分为14个地体,分属扬子-华南、华北-柴达木、塔里木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4个板块,其间为规模不等的洋盆所分隔.从中元古代以来,上述板块经历了开裂到碰撞、拼合的复杂过程.主要的事件包括:早古生代时期祁连小洋盆的闭合、柴达木-祁连重新和华北拼合;石板井-小黄山洋盆闭合,塔里木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拼合;晚古生代时期阿尔金洋盆和古亚洲洋闭合,柴达木-华北、塔里木-准噶尔和西伯利亚拼合成一个完整陆块;中新生代时期,除了受南侧特提斯洋盆活动及陆块碰撞的影响以外,一系列陆相盆地沉积、陆内构造变动及青藏高原隆升成为该区构造演化中的主要事件.  相似文献   
32.
为了解格尔木河环境现状以及格尔木市开发所带来的影响对格尔木河表层沉积物共计9个采样点的七种重金属元素(As、Cd、Cr、Cu、Ni、Pb、Zn)的浓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相关性分析)以及不同的污染和生态风险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以下结论:格尔木河表层沉积物元素Cd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输入,I_(geo)指示元素Cd、Cr在格尔木河下游污染程度达到轻度污染,其它元素无污染,mC_d指示各采样点的污染程度为无~很低,指标PLI指示各采样点的污染程度为低或中等,整个研究区域的PLI_(zone)值为1.06,指示研究区域内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中等。单元素的潜在风险指数(E_i)指示重金属生态危害程度均很低,各个采样点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也指示为低等级,但仍要注意人类活动引起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尤其是元素Cd的输入。出格尔木市后元素浓度及I_(geo)值均逐渐增高,mC_d、PLI及RI同样有显著的增长趋势,指示格尔木河受格尔木市人类活动的影响。格尔木河中游(格尔木市区段)相对于格尔木河上游及下游整体均表现为低浓度、低污染及低生态风险指示格尔木河河道治理对控制重金属污染、改善河流环境及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杜仲谋 《盐湖研究》2018,26(1):25-31, 38
格尔木河是柴达木盆地一条重要的河流。通过系统取样和水化学研究,探讨了格尔木河中上游水化学变化特征并揭示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雪水河汇入是导致格尔木河水中Na~+、SO_4~(2-)、Cl~-、B_2O_3、Li~+、K~+等组分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则导致Ca~(2+)、HCO_3~-、NO_3~(2-)、Sr~(2+)等组分在局部河段出现异常高值。格尔木河水化学变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叠加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3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等,针对2016年5月1日和11日两次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蒙古冷槽型的高空环流形势易触发沙尘暴天气,由于高空冷空气的入侵,且高低空急流配合较好,有利于动量下传,造成大风;移动迅速且强大的地面冷锋是触发沙尘暴天气的重要系统,冷锋过境前期热力条件的积累也必不可少,它使锋面前后温度梯度加大,为天气过程提供了不稳定能量。  相似文献   
35.
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的格尔木河发源于东昆仑山脉,末端注入盆地中东部的察尔汗盐湖,是该盐湖最主要的补给河流,极大地影响着该盐湖的成盐演化过程。格尔木河的主要支流——昆仑河和雪水河都是由冰川融水形成,因此,该流域内的冰川进退对河流径流量变化和谷地填充地层物源有着重要影响。该河流域内主要的填充地层为昆仑河砾岩(河流相)、纳赤台沟组(冲洪积相)和三岔河组(河湖相)。在三岔河组之上,发育了四/五级阶地,除最高的T5之外,其他均为以三岔河组为基底的内叠基座阶地。根据前人的研究,昆仑河砾岩沉积的年代为1269至1042 ka(ESR年龄);纳赤台沟组堆积于482至642 ka之间(ESR和TL年龄);三岔河组形成于355-95 ka(ESR和U系年龄)、90-16 ka(OSL年龄),T5-T1阶地基本形成于16- 4.6 ka之间。由于采用的测年方法不同,不同学者对三岔河组的形成时代存在争议,对阶地的划分也有所不同(四级或五级阶地)。但是对T5-T1阶地形成时代有较一致的观点,即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早中期。对于格尔木河河流地貌过程的驱动因素,目前尚存在争论,大部分学者认为是气候变化驱动了该区域河流地貌的形成,但也有学者认为构造活动是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36.
<正>近年来,在格尔木地区各类重大活动中几乎随处可见喜庆大气球,每逢节假日或举行宣传庆典活动时,大型气球高挂,氢气球服务也成为气象部门为地方服务的重要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7.
格尔木河中下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格尔木河淡水与达布逊湖卤水中一些特征微量元素浓度变化特征 ,于 1999年 8月对格尔木河流域进行了系统考察 ,同时以对格尔木市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有重要影响的格尔木河为主线 ,从中下游至达布逊湖段对河水取样做了B、Li、Rb、Sr、Pb、Cd、Zn、Co、Ni、Cu、Fe、Mn等元素的含量变化分析。根据前人的研究资料及此次的分析结果 ,格尔木河水中微量元素组成具有富B、Li、Pb、Cd而贫Zn、Fe的特征 ;河水在流经格尔木市后大多微量元素含量显著增高 ,且在洪冲积扇区东河段形成一局部异常带 ;B、Li在该区作为资源性元素 ,具特征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其比值在同一类型的水体介质中变化不大 ,但不同类型的水体 (淡、咸水 )比值差别较大 ,相比之下 ,Li更趋向于在迁移终点 (盐湖 )富集。鉴于B、Li资源的相关共存性 ,建议在开采贵金属Li资源的同时 ,考虑B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38.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岩石圈结构的磁场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余钦范  楼海 《地球物理学报》1995,38(A02):58-70,T001
  相似文献   
39.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地球动力学模型初探   总被引:33,自引:9,他引:33  
高锐  丁谦 《地球物理学报》1995,38(A02):3-14
概述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研究的地学环境,调查研究内容和初步建立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印度板块向北运动为主,西伯利亚板块向南楔入为辅的双向挤压环境是大陆岩石圈最新变形的背景,下地壳的挤压和上地壳的逆冲走滑以及滞后伸展构造组成了岩石圈变形的力学系统。  相似文献   
40.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地体构造的古地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及其邻区的23个古地磁新数据,为该区地体构造的划分提供了古地磁证据。提出北山北部地体属于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东延部分,探讨了该板块晚古生代的逆时针旋转运动,分析了塔里木板块的演化特点,该板块大约于泥盆纪通过顺时针旋转运动与哈萨克斯坦板块对接拼合,应用多个参考点古纬度资料研究板块运行特征的方法,分析了断面域及其区地体构造的演化过程。研究发现了北祁连地体的古生代南向位移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