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9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482篇
测绘学   725篇
大气科学   169篇
地球物理   880篇
地质学   1124篇
海洋学   227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40篇
自然地理   20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41.
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6个锚定式方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节点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轴压比情况下节点的破坏模式、延性、耗能性能、强度及刚度退化等。试验结果表明,破坏之前节点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延性及耗能能力,满足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锚定式方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可以用于拉力较小的节点。文中提出了有关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42.
VLBI、SLR、GPS综合数据处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天河  杨元喜 《测绘工程》2002,11(4):7-10,21
按参与平差观测值类型的选取不同,对VLBI、SLR、GPS综合处理方案进行了分类。给出了各类方案的平差模型,结合当前我国三种技术的实测情况,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较为可行的综合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3.
海域海况复杂多变 ,潮汐不但受外海能量输入的控制 ,而且在复杂的海岸线、浅海海底和内陆河流运输的作用下变得异常复杂。卫星测高由于受复杂的海洋动力环境和陆地反射的影响 ,数据质量普遍较深海差。将多种卫星测高数据联合处理 ,可以大大提高近海海域平均海面高的精度与分辨率 ,增强测高卫星监测近海复杂动力现象与反演近海复杂动力机制的能力。本文讨论近海多种卫星联合数据处理的技术与方法 ,分别从提取海平面稳态和时变信息的角度较系统地研究了多种卫星测高联合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提取不同测高卫星海平面观测数据中与时间无关的系统偏差 ,建立多种卫星测高数据的海平面时变基准 ,从而将多种测高卫星海面监测数据融合到一个动力系统中。大大提高测高卫星海平面监测的时空分辨率 ,为联合多种卫星测高数据在大地测量与近海海洋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创造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4.
对我国建立现代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的建议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随着空间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主干--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要作哪些更新?要引入哪些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文中提出现代大地坐标系统要考虑和顾及的6个方面的要素,即高精度,涵盖全部国土,3维,地心,动态,国际接轨。建议在国家GPS2000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GPS(水准)网点和GPS连续运行站,以构建有足够分布密度的新的大地坐标框架,建议尽快施测国家三期一等水准网,结合GPS水准和卫星测高技术,精化我国大地水准面至厘米量级。现代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应为用户在我国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测定高精度的坐标和高程提供及时可靠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相似文献   
145.
在回顾我国测绘基准(大地测量基准)建设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建设信息化社会,数字中国对现代测绘基准的需求,提出了在我国“十五”期间着手建设现代测绘基准的建议。大地基准(平面基准)方面,建议在国家GPS2000网(三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国家GPS网点和永久性追踪站,构建有足够分布密度的3维高精度动态大地坐标框架,为我国今后建立新的大地坐标系统创造条件。在高程基准方面,建议在仪器设备和规范细则方面做好准备工作,依法定期对国家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在重力基准方面,在国家2000重力基准网和国家2000(似)大地水准面的基础上,有步骤的按省或地区推算具有厘米级精度,10km级栅格分辨率的似大水准面;利用地面和航空重力手段填补我国地面实测重力空白区。  相似文献   
146.
数字地球与数字河南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数字地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 ,讨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和作用 ,分析了“数字河南”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数字河南”建设的战略方针和近期及远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7.
本主要讨论了利用MicroStaion提供的二次一切语言开发大比例尺编图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以及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介绍了一些具体问题处理的经验和技巧。  相似文献   
148.
浙江省GPSC级网作为建设数字浙江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中的基础参考框架项目,本通过对浙江省GPSC级网的建设目标的提出,讨论了有关布网的技术路线,GPS网应具备的功能内涵以及在建网过程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等技术问题。并在最后对GPSC级网的拓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9.
150.
在分析现行的预报逐级指导和省市县各级气象台(站)的优势与薄弱环节基础上,为 提高预报指导能力和解释应用能力,确定了省级指导预报产品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逐级指 导技术体制和省市县分工合作、产品共享、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预报指导效率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