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2篇
  免费   3901篇
  国内免费   7687篇
测绘学   589篇
大气科学   1092篇
地球物理   2752篇
地质学   16128篇
海洋学   1731篇
天文学   151篇
综合类   793篇
自然地理   1084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722篇
  2022年   748篇
  2021年   736篇
  2020年   731篇
  2019年   912篇
  2018年   715篇
  2017年   710篇
  2016年   749篇
  2015年   897篇
  2014年   1098篇
  2013年   950篇
  2012年   1093篇
  2011年   1179篇
  2010年   1118篇
  2009年   1131篇
  2008年   1124篇
  2007年   1166篇
  2006年   1225篇
  2005年   1009篇
  2004年   984篇
  2003年   737篇
  2002年   551篇
  2001年   537篇
  2000年   468篇
  1999年   450篇
  1998年   423篇
  1997年   315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172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5篇
  1957年   3篇
  1924年   3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于点苍山-石鼓变质带区域划分的意见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翟明国  从柏林 《岩石学报》1993,9(3):227-239
在以往的研究中,点苍山和哀牢山被认为是同一个变质带。对石鼓带的划分也有很大争议。本文通过岩石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认为点苍山和石鼓变质带同为扬子基底的一部分,应属于滇东变质区。它们是在元谋-大红山群之上发育的一套中晚元古变质岩带,具陆内地台型火山-沉积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995.
996.
碎石桩加强夯综合处理软土地基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1000.
本文将南极海冰分为4个区:SPI1(0°-120°E),东南极海冰;SPI2(120°E-120°W),以罗斯海为主体的海冰区;SPI3(120°W-0°),以威德尔海为主体的海冰区;SPI4,全南极海冰区。北极海冰区分为3个区:NPI1(90°E-180°-90°W),太平洋侧冰区;NPI2(90°W-0°-90°E),大西洋侧冰区;NPI3,全北极冰区。本文使用了WDC-A的SIGRID海冰资料,以分析南极和北极各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两极各冰区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两极海冰之间相互作用的振源是NPI2。SPI3是影响南极海冰的正反馈中心。SPI2则是南北两极海冰的负反馈中心。NPI2,SPI3和SPI2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强,形成涛动关系。这种涛动关系不是同时期的,而是有较长的滞后时间差。两极海冰形成周期变化,其周期为5-6年,正与NPI2和SPI3自身变化周期一致。另外还有更长的循环周期9-1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