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55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2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21.
详细介绍新疆预警系统的主要架构,首先对台站观测系统,预警数据处理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进行介绍;其次分别从预警首报时间、监测能力和预警最小震级等方面评估新疆预警网建成后的效能;最后以具体震例为切入口,详细分析部署在新疆预警网内每套系统的处理表现,并分析相关原因,提出后续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随着新疆预警网的正式运行,该系统将在新疆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2.
利用辽宁及邻区1970—2018年的地震观测资料,研究"海城地震窗"地震活动对辽宁及邻区M_S≥5.0地震发生是否存在一定的触发作用。选取海城地震窗550 km范围内M_S≥5.0地震作为震例,以地震发生前1个月至5年时段,海城地震窗M_L2.0和M_L3.0地震的平均月频次作为背景指标,地震窗震前1个月内M_L2.0和M_L3.0地震的月频次作为临震指标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1个震例中,有5个地震震前1个月存在M_L2.0和M_L3.0地震频次不同程度增加现象。分别以地震窗内M_L≥3.0地震月频次高于1倍均方差、M_L≥2.0地震月频次高于1倍均方差作为异常标,用R值评分方法对异常进行效能评估。结果表明,该异常特征具有一定的预报效能,对地震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23.
524.
殷世林  富鸿  花晶 《中国地震》2018,34(3):565-570
本文介绍了苏20新井下粗上细结构及成井工艺,其中上部套管内径为146mm,下部套管内径为180mm。对其监测效能进行了分析,并从日潮差、峰谷出现时间、M_2波潮汐因子等角度比较不同井孔结构的响应能力。同时,对地震系统今后建井给出了借鉴性的建议,即按下粗上细新结构、新工艺施工成井,提高地震观测井对地壳应力应变的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525.
地震现场监测工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立即开展地震现场监测工作尤为重要。论文概述了地震现场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组织管理规定,重点分析中国大陆6次强地震发生后现场监测工作,通过总结已有工作经验,就进一步提高地震现场监测效能提出相关建议,认为应扎实做好准备工作,健全制度,提高地震现场监测工作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526.
郑洪艳  田晓 《中国地震》2020,36(2):305-316
采用启发式分割算法(BG算法)对唐山台跨断层形变观测时间序列进行均值突变检测。以此为基础,通过计算突变前后子序列均值变化量,探讨唐山台跨断层形变的阶段性变化特征。结合台站及其周围典型震例,分层次统计突变距离发震日的时间间隔,计算虚报率、漏报率和R值,并对唐山台跨断层形变的预报效能进行定量评估。结果显示,唐山台跨断层形变阶段性变化特征显著;各测项突变后对应发生地震的概率均不低于50%,突变距发震日的最短时间间隔自当天到2个月不等;水准的预报效能整体上略优于基线,而断层垂向分量和张压分量的预报效能整体上优于走滑分量。  相似文献   
527.
基于河南省豫北地区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在排除观测时段相关干扰的基础上,选取2002—2019年观测场地周边200 km范围内中等强度地震,依据震例对应规则,使用不同类别异常提取方法进行预报方法的检验和效能评估,并通过对比分析R值检验结果,总结适用于该地区跨断层形变观测的最佳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528.
2021年3月24日 拜城Ms5.4地震前乌什地震台和喀什地震台地磁垂直分量逐日比出现超阈值异常.针对震前识别异常使用的阈值与预测期,梳理历史震例,并采用R值检验预测效果,讨论不同阈值、预测期对R值检验结果的影响,逐日比异常中高值、低值与地震对应的关系.结果显示,乌什地震台和喀什地震台地磁垂直分量逐日比异常R值较小,预...  相似文献   
529.
王子琳  方世明 《山地学报》2020,38(1):93-104
国家公园管理效能评估是国家公园建设发展领域的研究要点。本文综合了国家公园监管制度、设施完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态维护各环节投入以及实施效果等产出情况,建立了基于SE-DEA的效能评价模型,确定投入与产出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利用所建效能评价方法分别对我国十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17年的管理效能进行评估和比较,再根据所得结论查找管理短板,算出改进方向与额度,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结果显示:(1)神农架(E)、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D)、湖南南山(G)和祁连山(J)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2017年的管理工作中投入过多、实施效果较差,为DEA无效,且有效性E>D>G>J;三江源(A)、东北虎豹(C)、浙江钱江源(F)、福建武夷山(H)、北京长城(I)和大熊猫(B)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2017年的管理效果相对较好,为DEA弱有效,且有效性A>C>F>H>I>B。(2)无效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需要在管理过程中对控制性指标进行额度调整,使管理效能达到DEA(弱)有效。(3)本文所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用于评估不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同一时间段内的管理效能,也可用于评估同一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不同时期的管理效能,能较好地反映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管理水平,可为形成科学的国家公园管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30.
以临沂市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人工湿地净化效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临沂市人工湿地的运行维护水平较低,大部分湿地处于“亚健康”的状态。21处主要人工湿地综合评价为“良好”的仅1处,“较好”的有7处,“合格”的有5处,“较差”的有4处,“差”的有4处。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进水水质水量控制较差、植物管理缺乏科学性、老化湿地亟需复壮、管理机制亟待理顺、经费缺口较大等。根据微污染河水净化人工湿地、污水厂尾水净化人工湿地、农村污染治理人工湿地等类型,提出了人工湿地管理和修复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