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110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361.
地震剖面线条化的一种简单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剖面线条化是应用模式识别方法自动追踪剖面中的同相轴, 并自动绘制线条图.首先探测地震道中的周波, 并描述周波属性, 然后根据相邻三道周波相关的目标函数最小原则追踪同相轴, 描述同相轴属性, 并记录同相轴属性表.根据同相轴属性表, 可对地震剖面进行基于同相轴属性的统计分析和滤波以及定量解释.本文对现有的地震剖面线条化方法进行了改进简化, 实现地震剖面同相轴快速自动追踪和自动绘制线条图.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试验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362.
熔盐相图智能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包括三千多个已测定的二元、三元熔盐系相图的熔盐相图智能数据库。在建库过程中 ,运用原子参数 -模式识别方法总结已知相图几何特征与其组分元素的原子参数 (离子半径和电负性 )关系的半经验规律 ,并将其用于未知相图几何特征的预报。还将若干不符合上述规律的已测相图列为可疑对象 ,对其重新作实验测定。通过这一做法 ,纠正了前人报道的忽略了某些中间化合物的相图 ,证明这些相图存在CsCaBr3 ,Cs2 CaF4等中间化合物。另一方面 ,还通过实验否定了前人声称发现的KNO3 -KI等相图的中间化合物。这说明 :原子参数 -模式识别算法和实验验证相结合 ,是一种对有疑问的相图评估的有效方法。熔盐相图智能数据库还具有根据原子参数 -模式识别方法对部分未知相图的若干特征的预报功能。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这类智能数据库的研究方法对水 -盐系等相图研究也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3.
杨健男  殷勇  郭沛沛  吴创奇 《测绘科学》2023,(4):231-239+250
针对常见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等图斑数据中的带状面要素数据在描述上缺少对带状地理实体的完整性表达,特别是地理实体平交或立交处常断开表达,限制了以实体为视角的应用分析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带状面要素数据实体派生方法。首先,根据语义及拓扑关系,识别并筛选带状面要素数据及数据之间的公共弧段;其次,定义了“正对1∶1”“正对1∶n”“斜对1∶1”“斜对1∶n”和“混合型”5种弧段空间分布模式,并据此对公共弧段进行模式分类识别、分类派生;最后,经贵州省某区域“三调”数据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带状面要素的识别与派生,基于派生得到的实体数据获取的骨架线更为合理,准确性提高了97.31%。  相似文献   
364.
模式识别技术在赤水天然气勘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世荣 《贵州地质》2000,17(2):118-123
本文分析了赤水地区近几年使用的几种模式识别应用失败的原因,提出神经网络结合聚类分析储层油气预测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指出今后还需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加强研究,继续深化工作.争取在地震资料模式识别技术上取得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