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424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482.
利用烟台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5年12月3-4日、2008年12月4-5日和2010年1月3-4日山东半岛3次冷流暴雪过程的海岸锋气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岸锋是西北气流和北东北气流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气流强度有明显差异:一是西北气流明显强于北东北气流(类型Ⅰ),降雪回波源地在渤海东部区域,东南方向移动过程中逐渐发展,回波带的右侧进入陆地后减弱,左侧在海岸锋的作用下沿海岸锋发展,形成"列车"效应,产生强降雪;二是西北气流明显弱于北东北气流(类型Ⅱ),降雪回波源地在渤海海峡中部区域,东南方向移动过程中逐渐发展,右侧在海岸锋的作用下沿海岸锋发展,形成带状回波,产生强降雪,而回波带的左侧减弱。东部海区气旋的存在,决定了海岸锋北东北气流和西北气流强度结构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83.
朱平  肖建设 《高原气象》2022,41(2):502-514
为获得青海高原(以下简称高原)对流云团的强降水监测预警特征和预警方法,使用葵花-8卫星数据跟踪识别高原典型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对流云团,计算并分析具有提前预警意义的云团特征参数。结果表明:(1)本文提出的对流云团识别的改进多通道法,经与传统多通道法对比检验,证明所得云团更接近对流主体,该方法适用于高原对流云团识别。(2)对流形成到成熟阶段,特征参数起伏变化,但红外与水汽通道亮温差(DTB13)和云顶亮温(Tmin)整体下降,云顶亮温梯度(GTmax)整体上升;在对流发展阶段仅红外1和2通道亮温差(DTB12)平均可达预警极值,在成熟阶段则是Tmin、DTB13、GTmax、深对流指数(DCI)等平均可达预警极值。高原上强降水天气的对流云多发展成深对流,降水发生在云团特征参数极值附近,短时强降水发生在深对流云区内特定云顶(上冲云顶或近似上冲云顶)所在特征参数极值区内或边缘附近。(3)特征参数极值对一般降水和强降水的开始时间分别提前0~1 h和0.5~4.5 h出现,在西风型流场下对强降水开始的提前时间相对较长。降水开始前,副高型流场下对流云团向深对流发展变化最剧烈,表现为DCI和GTmax平...  相似文献   
484.
用谱方法求解球面无辐散正压涡度方程,讨论了不同形状初始涡旋和热力强迫能量频散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不同结构的环境风场下,差异是没的。环境风场为零或西风时,不不形状的初始涡旋或热力强迫能量频散方向,1速度,强度的差异均较大,但在半球模式中经向频散均很小,能量以向东传播为主。有东风风场存在时,只表现为频散强度的差异,且向极传播的波形波长较长,向南传播的波列波长较短。2.以上线性结果中用波射线跟踪  相似文献   
485.
模式低空急流结构与水汽输送精度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葛孝贞 《气象科学》1997,17(3):250-257
本文所使用的中尺度模式MM4改进了水汽平流的计算精度,引入了Prather和Bott两种高精度正定闰流差分格式。首先探讨了仅考虑模式平流过程的情况下不同平流差分格式的误差特征对模式结果的可能影响。结果显示:MM4中原有的水汽平流差分格式在水汽梯度较大处产生水汽负值,而引入搞精度格式能正确模拟水汽为分布的特征,对不同精度的水汽平流分格式作了数值试验,不同格式下模式的低突急流结构有较明显差别,水汽输送  相似文献   
486.
近地层组合法确定湍流通量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曼倩  孙鉴泞 《气象科学》1997,17(4):344-349
近地层组合法的实质是将廓线法和地面能量平衡方程联立而计算湍流参数和通量的一种方法。本文利用实测的脉动场和平均场的同步梯度资料研究组合法的精确性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7.
着重从高、中、低空三支气流的相互作用及次天气尺度、中尺度系统和地形的影响,对暴雨的强度和落区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在高、中、低空三支气流共同作用时,才有利于产生强的暴雨过程。同时对暴雨过程的间歇性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488.
沙丘背风侧气流及其沉积类型与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哈斯  王贵勇  董光荣 《沉积学报》2001,19(1):96-100,124
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对现代沙丘表面气流、沉积过程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由于区域气流、沙丘形态及其相互作用等的不同使沙丘背风坡气流发生变化,在此发现三种背风坡次生气流 :分离流、附体未偏向流和附体偏向流。前者以弱的反向流为特征多发生在横向气流条件下坡度较陡的背风坡;后二者具有相对高的风速,其中附体流多发生在坡度缓和的背风坡,其方向在横向气流条件下保持原来的方向,而在斜向气流作用下发生偏转且其强度为原始风入射角的余弦函数。根据背风坡气流方向及强度,作者阐述了不同区域气流环境中沙丘背风坡沉积过程、层理类型及特征,探讨了交错层产状与区域气流方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89.
热带气旋内部非对称积云对流对其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蓉  谭锐志  林元弼 《大气科学》1996,20(2):195-201
在一个简单的两层板对称CISK模式中,我们考虑了热带气旋内部非对称积云对流的作用,并由此推导出热带气旋移动的动力学速度公式。利用SPECTRUM-90这套热带气旋试验资料,本文着重分析了热带气旋内部非对称积云对流对其运动的影响,以探索热带气旋移动与引导气流偏差的可能机理。计算结果表明,考虑积云对流非对称作用产生的动力学速度确能明显改善热带气旋的路径预报效果,尤其对于一些疑难路径,这种改善作用更突出。因此,CISK理论不仅是热带气旋发展和维持的重要机制,而且对热带气旋移动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90.
用一个带地形的2层均质流体线性模式,考虑了下层流体平均厚度不均匀性的影响,研究低空地转气流中波动的传播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