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4篇
  免费   2220篇
  国内免费   1634篇
测绘学   945篇
大气科学   1930篇
地球物理   4945篇
地质学   4860篇
海洋学   824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651篇
自然地理   284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34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643篇
  2013年   596篇
  2012年   647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551篇
  2009年   593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523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442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365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459篇
  1999年   397篇
  1998年   404篇
  1997年   308篇
  1996年   324篇
  1995年   281篇
  1994年   281篇
  1993年   264篇
  1992年   253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204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分析了甘肃景泰1990年6.2级地震和2000年5.9级地震前,宁夏南部干盐池井和王民井水位的变化情况。发现在景泰地震前上述2口井水位变化既有趋势异常显示也有中短期异常显示。干盐池井水位的中短期异常表现为打破年变规律,而王民井水位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变化。2口井水位的异常变化同步,而且具有重复性特征。  相似文献   
962.
分析了2000年1月28日随州和信阳交界处发生的ML4.2地震前,信阳地震台(△=35km)定点形变中短期及临震异常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该次地震前信阳台目视水管倾斜仪EW向测值从1999年6开始出现反向变化,NS向测值从1999年3月开始出现加速变化;水平摆倾余仪EW向和NS向测值分别从1999年2月和1999年6月开始出现反向变化。这些异常于2000年下半年结束。震前3天水管倾斜仪EW向测值出现加速变化;震前5-8天NS向测值除了出现加速变化外,还出现突跳。城前约20天,水平摆倾斜仪2个方向测值构出现了准周期性波动变化。另外,形变固体潮潮汐因子也有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63.
地震非均匀度在华北地震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空间扫描方法研究了华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前地震非均匀度GL值的中短期异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中强地震前1年左右,未来震中周围的GL值中期异常区通常出现明显的收缩或消失,一些地震临震前数月还再次出现GL值异常区,讨论了使用GL值进行地震中短期预报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64.
陆面蒸散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利用含有较真实的陆面过程的GOALS/LASG陆气耦合模式, 分别进行亚洲/北美洲陆面蒸散的敏感性试验来研究陆地与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 模拟结果表明:模式气候对地表蒸散的变化是极其敏感的. 尤其是亚洲地表蒸散的变化将引起极为显著的气候效应, 若地表无蒸散将使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变暖变干; 此外, 陆面蒸散的异常还通过季风降水的变化和 β 效应进一步影响副热带高压的形成和变异; 进而造成北半球甚至全球大气环流发生显著变化. 因此, 除了传统观点使人们很重视副热带高压活动对我国东部大陆夏季降水的影响以外, 陆面蒸散的异常通过季风降水的变化也会对副热带高压的活动产生明显影响. 由此, 夏季陆面蒸散及其水汽相变所致的大气内热源的变化是影响天气和气候的一个重要外强迫.  相似文献   
965.
应用综合信息函数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形变观测点的空间非均匀分布和首都圈地区几次强震前形变场的变化规律,考虑各测点的不同地球物理性质,利用近20年来的形变资料,计算了首都圈及邻近地区1995年以来的综合信息函数值,动态地显示了在局部区域内中强地震前,形变异常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966.
1999年 1月 2 3日 2 0时 2 8分 ,安徽省南陵县弋江镇附近发生了 MS2 .9地震。震中位置 :1 1 8°2 6′E,3 0°56′N。震源深度 :1 0 km。这是本区范围内近年来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虽然震级较小 ,但对少震、弱震地区的影响很大。震中附近的泾县、宣城、芜湖等地普遍有感。被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的芜湖市震感较强。泾县地震台位于皖南山区的泾县城北湖山坑内 ,西侧有江南深断裂 ,北有郯庐大断裂。该台距南陵震中 2 7.3 km,DD-1地震记录仪记录出格 (安徽省电磁波台分布、南陵地震震中及主要断裂带见图 1 )。地震前 ,该台电磁波记录…  相似文献   
967.
云南地区强震活跃期前调制比的中长期近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逐年追踪云南地区 3~ 4 5级地震调制比图象 ,在以 0 67≤Rm <1为异常指标基础上研究了调制地震的中长期近场特征 ,发现 :强震活跃期前调制比的异常区预示了活跃期强震的危险区 ;调制比最大值出现在活跃期前 3~ 5年 ,活跃期前 1~ 2年整个云南地区无调制比异常 ;强震连发背景下的后续强震仅在震前 1年异常 ;7级地震间发生的 6 7~ 6 8级地震调制比异常幅度小。  相似文献   
968.
X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逐日比及其与地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分析了地城关垂直分量日变幅逐日比值的高值异常与其后地震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有良好的对应,通过分析地磁垂直分量谐波幅度的逐日比,作者认为这种高值变化可能与其间地下介质电阻率下降有关,但也有可能是是外场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969.
利用献[1]给出的用井水位资料反演含水层应力变化的方法和井水位动态观测资料,反演了大同-阳高地震前后大区域应力场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应力场的零值线穿过震中区,地震前,震中区周围应力场发生转向,由正应力区变为负应力区,同时正应力的量值逐渐增大。地震发生后应力场呈缓慢变化。  相似文献   
970.
1 ПостановказадачиНадежныйпрогнозвременивозникновенияземлетрясенияможетбытьобеспеченлишькомплексомпрогностическихпараметров. Прогностическаяценностькаждогопараметранеодинакова,какиразличенмеханизмформированияаномальныхэффектоввразличныхполях.Этосоздае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