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3篇
  免费   749篇
  国内免费   448篇
测绘学   333篇
大气科学   281篇
地球物理   1283篇
地质学   1540篇
海洋学   441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209篇
自然地理   28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2篇
  193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本文通过水平分层承压含水层模型,推导出含水层的水头和含水层应力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我国在日本秋田地震时有水位阶变的52口井孔的观测资料,通过水井水位的体应变固体潮系数,估算了震时引起我国应力场的调整变化.讨论了这种应力调整时应力增加区和降低区交替出现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62.
深井水位固体潮的调和分析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对8口深井各一年或两年经气压改正后的水位记录,计算了水位固体潮相对于体应变固体潮的振幅比和相位差。本文从相位差的分析结果求解了含水层的渗透率,分析结果还显示出液态地核动力学效应引起的固体潮日波振幅比的共振现象。这是对以往其它观测手段得到的相应结果的支持,同时也说明了深井水位资料中含有非常丰富的地球物理信息。文中还对环境因素和井孔条件造成的某些效应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3.
本文通过水平分层承压含水层模型,推导出含水层的水头和含水层应力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我国在日本秋田地震时有水位阶变的52口井孔的观测资料,通过水井水位的体应变固体潮系数,估算了震时引起我国应力场的调整变化.讨论了这种应力调整时应力增加区和降低区交替出现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64.
本文在分析、论证自贡地区主要储卤构造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非稳定流理论,采用短形开采强度法,集中开采圆形面积井解析法、集中井群干扰解析法,对有着千余年采卤历史的老矿区的卤层水文地质参数和剩余可采储量进行了计算,为盐、化工业生产规划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5.
浅牛6井地震前的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牛6井是河北省深井网中的一口高温热水动水位观测井,在进行水位观测的同时,还进行水文地球化学观测。目前已初步形成综合水化台。自一九七八年建井以来,对河北省邢台及唐山震区Ms5.0级以上强余震、京津地区4.0级左右地震,震前均有明显的短临异常反应。本文仅从七个震例对该井地震前的综合异常特征作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6.
水井潮汐观测资料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国地下水观测网中33口井孔的水位和气压观测资料,采用反复调和分析的方法,求出了井水位固体潮体应变各分波群的潮汐系数和位相滞后,求出了井水位气压各分波群的气压系数和位相滞后。对这些结果作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7.
183年菏泽5.9级地震与深井水位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昭栋 《地震研究》1990,13(1):70-78
  相似文献   
168.
169.
1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