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5篇
  免费   1143篇
  国内免费   1142篇
测绘学   601篇
大气科学   878篇
地球物理   1110篇
地质学   3088篇
海洋学   858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619篇
自然地理   1668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539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89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48年   5篇
  1942年   8篇
  1941年   7篇
  1940年   4篇
  1936年   3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81.
1998年清江流域主汛期4次致洪暴雨天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物理量诊断方法分析了1998年主汛期清江流域4次致洪暴雨成因。结果表明,4次致洪暴雨均为500hPa青藏高原低槽沿副高西北外围东移过程与中低层低涡切变线配合所造成;而各次暴雨前,该流域中尺度辐合系统及物理量场基本一致,这对暴雨发生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82.
983.
文章介绍了美国的一项预防地下管线损坏的国家计划,在实施铺管工程时为防止损坏地下管线须采取的措施和程序。不介绍了地下管线探测方法和技术发展的最新进展。最后介绍了在实际铺管施工中预防地下管线损坏的各种因素和措施。  相似文献   
984.
“三率”是地矿部门依法管矿的手段,也是矿山企业依法办矿,提高生产管理和技术的体现,文章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矿行政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矿业忽视“三率”管理的原因,论述了用“三率”控制矿产资源利用水平的机理,并从矿管工作实例引证“三率”在资源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85.
杨理源 《广西地质》1999,12(2):23-26
针对地铁天安门东站的水平钻孔上偏的现象,分析目前比较容易引起水平钻孔产生上偏的三种原因。  相似文献   
986.
漓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官文 《广西地质》1999,12(2):27-30
文章概述了漓江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流域水灾频繁、水环境污染的成因,指出了流域森林结构欠合理,调蓄能力不足,导致了流域洪涝、干旱频繁,枯水期长,水资源短缺;流域生活与生产排污,造成枯水期水污染。因而需要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绿化、兴修水利工程、实施节水技术、严格管理、科学调配水资源等综合举措,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87.
从华南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含金性论康滇地区找金问题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晚元古代青白口纪(晋宁期)华南地区发育着神农架-龙门山-康滇裂谷和东南裂谷系,成为我国重要金矿床形成的时间和空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找到一批大,中,小型金矿床,康滇地区也取得较大进展,这些金矿床主要属于层控矿床。文章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或典型的金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可供借鉴,最后提出了良滇地区找矿方向和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988.
水平叠加技术在山区地震勘探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地震勘探的水平叠加理论是基于水平层状均匀介质这个假定条件, 此时共中心点与共反射点位置重合。当地下或地表不再是水平、层状、均匀介质时,这时共中心点与反射点不重合,水平叠加实质上是共中心点叠加, 非共反射点叠加。目前静校正仅仅考虑垂直静校量, 没有考虑到沿射线路径进行校正。对于山区而言, 由于激发点与接收点高差比较大, 势必存在着共中心点与共反射点的偏差。这种情况下进行的水平叠加所获得的叠加剖面, 是共中心点叠加剖面, 而非共反射点叠加剖面,它不能准确反映地下真实的地质情况。此文着重讨论影响共中心点与共反射点偏离的因素及其作用,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89.
对肃南台FSQ自记水管倾斜仪试记资料进行了分析,对建台后几个月的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其观测资料的内精度达到了现行观测规范的要求,记录的突跳异常与该台附近发生的几次中小地震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认为该台的是成功的,而且今后可能在甘肃西部祁连山中段的地震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0.
河南地磁短周期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河南地区地磁短周期变化的特征,1996年10月至11月在该地区布设了近似南北向的两条临时测线,东测线由河南信阳至汤阴,西测线由河南西峡至山西曲沃,在测线上进行了地磁短周期变化三分量的同步观测,在3min至2h周期范围内统计计算了各测点各周期成分的地磁垂直转换函数及水平转换函数,通过地磁转换函数的分析,给出了该地区地磁短周期变化空间,周期分布概况。西峡至曲沃测线,除曲沃外垂直分量没有出现反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