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135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01.
微生物复垦技术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煤矿区生态修复中已被广泛应用,便捷的微生物菌剂施用方式对于提高采煤沉陷地生态治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蛋白桑为研究对象,供试菌剂为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DSE),采用温室盆栽试验,设置DSE菌液根际接种(GXZR)、DSE菌液叶片涂抹(YMTM)和对照蛋白桑(CK)3个处理,探究不同菌液接种方式对蛋白桑生长发育影响及其生态修复前景。结果表明,与CK相比,YMTM与GXZR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蛋白桑地上生物量,增加幅度为1.9~3.3倍;同时YMTM与GXZR处理促进了蛋白桑对土壤C、N、P的吸收,全碳分别提升164.8%和121.8%、全氮分别提升177.7%和132.4%、全磷分别提升113.6%和28.7%。此外,YMTM与GXZR处理蛋白桑的相对饲用价值显著提升1.04和1.07倍。这些结果表明,DSE叶面涂抹促进蛋白桑对土壤C、N的吸收,使蛋白桑株高、冠幅、根茎叶生物量也得到显著提升,具有较强的碳汇作用。此外,DSE菌液叶面涂抹能够使DSE快速定殖于蛋白桑叶片,具有养分吸收快、利用率高、见效快的特点。因此,...  相似文献   
302.
在北美,有一种叫做“山松甲虫”的甲壳虫,只有米粒大小,看上去微不足道。它们通常降生于美国西部松树的树皮下,一降生便使这些树感染了一种致命真菌,在真菌的作用下,树干变成蓝色,松针也随之干枯变成了锈红色,然后脱落在地。  相似文献   
303.
<正>植酸酶(phytase)是催化植酸和植酸盐水解成肌醇和磷酸(或盐)的一类酶的总称,是一类特殊的酸性磷酸酶。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改良磷酸盐的生物利用度,减少无机磷的添加,缓解我国磷资源缺乏、磷供应不足的局面;消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304.
一、水产植被的环境条件南四湖位于山东的西南部,即北纬34°27′至35°20′,东经116°34′至117°21′之间。由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和微山湖四个湖泊串连而成。各湖之间无明显界线,总面积为1126平方公里。在汛期和枯水期面积常有变化,通常水深1—2米。湖中部二级坝水利工程把其分成了不同水面高度的两个湖泊。通常情况下,上级湖水面比下级湖水面高1.5米左右。  相似文献   
305.
辽宁北票地中侏罗世海房沟组丰富的生物化石,其中的水生昆虫,水生植物,叶肢介,水生软体动物和鱼类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水生生物群落。根据其营养水平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些生物通过捕食关系构成的一个的食物链。  相似文献   
306.
南海海洋真菌Fusarium sp.(#2489)的代谢产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次对南海海洋真菌Fusarium sp.(#2489)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从菌体和培养液中共分离纯化得10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通过IR,MS,NMR谱以及元素分析推导确定,其中(3′E,4E)-1-β-D-吡喃葡萄糖基-3-羟基-2-(2′-羟基十八碳酰基)氨基-10-甲基-3′,4,9-十八碳三烯(A)是鞘胺醇甙,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07.
308.
Haliphthoros, philippinensis, a marine mastigomycete isolated from larvae of the jumbo tiger p.rawn Penaeus monodon,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as new. The fungus grew at a temperature range of 13.5 to 36.3℃, with the optimum of 29.3-34.5℃.  相似文献   
309.
310.
红树林真菌K23代谢产物及咔啉与DNA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南海红树林K23号真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多个代谢产物,其中腺苷、3,4-二氢-3,5-二甲基-8-羟基-1H-2-苯并吡喃-1-酮和β-咔啉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研究了β-咔啉与小牛胸腺嘧啶DNA(CT DNA)的相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β-咔啉分子与CT DNA发生了相互作用。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了β-咔啉具有抗癌活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