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231篇
海洋学   110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污水处理厂规模与技术相对有效评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效率评价模型,然后对天津、上海、海口等7个污水处理的实况进行测评分析。  相似文献   
172.
173.
微藻处理养殖尾水已成为热点研究方向,有关一定盐度范围内海水养殖尾水的微藻处理研究较少。本试验调配了两种盐度(16和26)的海水养殖尾水,以空白组作对照,设置小球藻(Chlorella salina)初始接种密度梯度(5×105、1×106、2×106和3×106个/mL),研究小球藻对海水养殖尾水中不同形态氮和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小球藻在海水养殖尾水中生长良好,可有效去除尾水中的氮磷营养盐,16盐度组中各初始藻密度组对NH4+、NO3-和总溶解态氮(total dissolved nitrogen,TDN)的去除率分别为85.03%~85.87%、60.87%~63.70%和54.53%~57.64%,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6盐度组中除5×105组外,其余藻密度组对NH4+、NO3-和TDN的去除率分别为87.23%~88.16%、56.70%~57.79%和53.31%~54.62%,且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小球藻初始接种密度对尾水中氮盐的去除无显著影响。除5×105个/mL组外,16与26盐度组中对TDN的去除率无显著差异,表明盐度变化对氮的去除无影响。随着初始藻密度的升高,16和26处理组对总溶解态磷(total dissolved phosphorus,TDP)的去除率均上升,分别为76.13%~99.53%和63.72%~96.83%,表明藻初始接种密度的升高可促进尾水中磷的去除,且盐度升高没有影响小球藻对磷的去除。本研究获得了不同初始接种密度小球藻对一定盐度范围的海水养殖尾水的吸收利用特点,可为海水养殖尾水的生态化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4.
自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以来,其对中国海的影响一直备受国内高度关注。基于近10年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释放的放射性核素进入中国海的海洋传输路径主要为表层环流和模态水(亚热带模态水和中央模态水),经表层环流和模态水到达中国海的时间尺度分别在10—15年和2—3年之间。对比分析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前后可知:南海137Cs活度持平,黄海137Cs活度稍有降低,但东海137Cs活度有所升高。鉴于目前有限的监测站位和短期的观测时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对中国海的影响程度大小还有待于长期监测和进一步的评估。同时针对日本政府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海计划,分析了其潜在的风险和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5.
运用现代经济地质学理论,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合理利用矿产,加强技术攻关及技术研发;成功运用全泥氰化炭浆法(CIP法),走出了集地、测、采、选、冶、研为一体的具有显著自身特色的矿业开发新路子,同时,对选矿厂设计与生产实践作了简要介绍,为以后低品位矿山的开发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6.
文章研究了不同渗滤介质组成的人工土柱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河砂+斜发沸石+方解石滤料对COD、NH3-N都有较高去除率,水力负荷也较高。将该组合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77.
研制适用于三元复合驱采油污水工况条件下的MPM固体缓蚀阻垢剂,分析三元复合驱采油污水中MPM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增加,20#钢在采油污水的腐蚀速率呈增加趋势,极化曲线显示钝化区表面材料在表面高温下处于钝化状态,产生的钝化膜能够降低腐蚀速度.在阻垢缓蚀剂质量浓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温度的电化学阻抗谱在高频区出现容抗弧,显示优良的缓蚀性能.不同质量浓度MPM极化曲线表明,缓蚀率随MPM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MPM极值质量浓度为80mg/L.污水体系中的Ca2+、Cl-对缓蚀率产生影响.MPM适用于高质量浓度Ca2+的三元复合驱采油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178.
总结我国水利部、环保部、国家海洋局对于排污口分类的特点,结合当前陆源污染物排海监管的需求,在现有陆源入海排污口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与评价现状的多层次分类体系.根据污水的处理程度和入海方式进行第一层分类,依据具体的行业和产污主体类型进行多层次的细化分类.由于不同类型排污口各自的产污主体或排放方式不同,细化的层数有所不同.通过对2010年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掌握的全国沿海地区陆源入海排污口进行了重新分类,结果表明:新分类方法能更好地适应我国陆源入海排污监管的需求,从监督陆源排污的职责出发,与环保部监测排污口接轨,既关注了工业、生活两种产污主体,还关注了农业污染源.建议推进陆源入海排污口普查、监测方案调整、标准化报表设计等工作,使细化的分类体系能够有效地服务于我国海洋环境监测,适应海洋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9.
土壤污染     
《地球》2014,(2):57-57
因受污染而使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污染物主要来自污水灌溉、施药、施肥、堆放(或填埋)废物及大气沉降等。既有碍于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又影响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0.
化粪池是目前南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用最广的技术,在化粪池技术的基础上添加适当的组合工艺,能更加有效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出水满足生活污水参考标准。根据南方农村污水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和推广具有投资少、运行稳定、维护管理方便的化粪池及其组合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