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348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川东北长兴组—飞仙关组古原油成藏的孔隙度门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新亚  李平平  邹华耀  王广伟 《地质学报》2014,88(11):2131-2140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中发现了如普光、龙岗、元坝等多个大中型、高孔高渗气田,且天然气主要为古油藏原油裂解气.在油源充足的条件下,孔隙度成为了控制古原油成藏的关键因素,讨论古原油充注的孔隙度门限,尤其对于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是否发生古原油的聚集具有指导意义.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储层发现了大量的固体沥青,岩石薄片镜下观察到这些固体沥青主要分布于亮晶鲕粒灰岩的粒间孔隙中、结晶白云岩的晶间孔中以及残余鲕粒白云岩的铸模孔中,极少发现沥青充填之后的胶结物.本研究定量统计了沥青含量与现今面孔隙度来恢复视古孔隙度,分别讨论现今面孔隙度、视古孔隙度与沥青含量的关系,确定了视古孔隙度门限,最后经过压实作用校正得到了古原油成藏的孔隙度门限.研究结果揭示,沥青含量与现今面孔隙度无线性关系.而与视古孔隙度有着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当视古孔隙度大于一定值时,沥青含量显著增加;川东北长兴组-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古原油成藏的孔隙度门限值为6.4%~7.4%(平均6.8%).  相似文献   
132.
章邦桐  凌洪飞  吴俊奇 《地质论评》2014,60(6):1418-1424
通过235U诱发裂变径迹及电子探针测试综合研究,在6722铀矿床的含矿隐爆角砾岩胶结物中首次发现钛铀矿—晶质铀矿—铀石—沥青铀矿显微共生组合。这样一种在1 cm2(光薄片)范围内分布,而且不存在任何脉状相互穿插现象的钛铀矿—晶质铀矿—铀石—沥青铀矿显微共生组合表明其形成于同一成矿物理化学体系中。根据UO2—TiO 2—H2O体系稳定场,确定6722铀矿床中钛铀矿—晶质铀矿—铀石—沥青铀矿显微共生组合形成温度范围为250~350℃,属中—高温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33.
利用高效本源降解菌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对辽河油样进行了微生物降解模拟实验,以研究不同降解程度原油分子结构的变化规律。微生物作用前后原油样品做族组分分离及进一步的中性氮化合物和酸性化合物分离,然后对其不同组分进行色谱质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辽河油样中的非烃化合物经微生物作用以后,正构一元酸含量随降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变化幅度逐渐增大;五环三萜类羧酸中C28组分和莫烷酸系列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含量上升;轻度的微生物降解作用对咔唑、甲基咔唑、二甲基咔唑等化合物没有明显影响,中等强度降解具有一定的影响;从胶质、沥青质红外光谱图看出,微生物能够降解该原油胶质、沥青质。侧链长度随降解程度增加而变短;芳香环结构抗微生物降解能力强,缩合程度变化不大;而取代基上的烷烃易被微生物氧化,氧化程度随降解程度增加而增加,产生酸类、醚类物质。探讨原油微生物降解中非烃化合物结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对石油勘探开发都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4.
刘玉艳 《地球》2014,(3):56-59
2013年10月18日,备受各方关注的全球首个实行实物交割的铁矿石期货合约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上线交易,其不仅成为我国继动力煤、石油沥青、国债等品种期货之后,第二个现货贸易价值量达万亿元的“航母”级品种,更标志着对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版”铁矿石期货正式启航……  相似文献   
135.
Geochemical studies of sandstones from the three lithostratigraphic successions in the southern Benue Trough of Nigeria were undertaken for a ge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andstones, and to assess their strati-graphic and source evolution.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outcrop sandstone samples. The SIO2/Al2O2, Fe2O3/K2O ra-tios and CaO contents have been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retaceous sandstones into Al-rich and high and low Fe2O3/K2O ratio sandston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geochemical features that display stratigraphic trends across the succession from the Asu River Group, Eze-Aku Group to the proto-Niger Delta succession which may imply a discontinuous evolution from different source terrains of Precambrian and Mesozoic ages that supplied the sediments. The Asu River Group sandstones have lower SiO2, Al2O3, Fe2O3 and higher MgO; the Eze-Aku sand-stones have higher TiO2, CaO, alkalis and lower MgO while the proto-Niger Delta sandstones have higher SiO2, Al2O3, Fe2O3 and lower alkalis and CaO. These discontinuities signify the influence of tectonic impulses that af-fected the southern Benue Trough during the Cretaceous time. Changes in ratios of TiO2/Al2O3, Fe2O3, Cr and Zr suggest an increasingly mafic contribution to the depositional basin with time. The 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 in-creases with time, possibly suggesting that a more intense weathering regime in the hinterland developed with time.  相似文献   
136.
随着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道路养护工作正变得日益繁重,如何快速获取道路路面健康状况信息,为公路养护部门提供技术支撑,已成为交通部门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地面光谱测量手段获取了公路路面的光谱反射数据,基于对不同谱段光谱反射吸收特征的分析,探索了沥青路面老化过程中的光谱响应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比值、归一化等数学运算构建了能反映沥青路面健康状况的光谱指数模型,并基于北京南六环良乡地区2013年9月21日的Worldview-2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对所构建的沥青路面健康光谱指数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与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指数反映沥青路面老化状况的差异,筛选出几个适合沥青道路健康状况检测的光谱指数,并以地面观测数据对检测结果的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遥感手段可快速实现大范围道路路面健康状况的监测与评价,拓展了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同时为公路养护部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7.
曹学兴  何蕴龙  熊堃  刘斌 《岩土力学》2010,31(11):3542-3548
冶勒大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24.5 m,坝址地震烈度高、地质条件复杂。该坝址距离“5.12”汶川大地震震中258 km,地震发生时坝区有强烈震感。坝上布置了由9台强震仪组成的强震监测台阵及埋设有较完整的大坝安全监测仪器,在此次汶川地震中获得了较完整的地震记录和其他监测资料。通过对强震监测资料及地震前后大坝变形、应力、应变及渗流渗压等方面的分析,考察汶川大地震对冶勒大坝工作性态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对大坝整体的应力、应变、渗流渗压并未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但对大坝局部结构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总体而言,整个大坝在遭遇Ms8.0级大地震之后,外观无异常现象,总体运行性态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38.
尽管已经有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海相原油沥青质中以及原油中1,2,3,4-四甲基苯与1-烷基-2,3,6.三甲基苯系列化合物检出的报道,但其来源仍然未得到证实.分别利用瞬间热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与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联用技术(GC-C-IRMS)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塔北与塔中地区典型海相原油沥青质的热解产物组成与热解产物中单个化合物的碳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原油沥青质的热解产物中普遍检出了高含量的1,2,3,4-四甲基苯.热解产物中1,2,3,4-四甲基苯的δ^13C值在-19.6‰—~24.0‰之间,正构烷烃的δ^13C范围在-33.2‰—35.1‰之间.1,2,3,4一四甲基苯相对于正构烷烃以及原油沥青质显著富集^13C(分别达10.8‰~15.2‰与8.4‰~13.4‰,证明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沥青质热解产物中检出的丰富的1,2,3,4-四甲基苯来源于营光合作用的绿硫细菌(Chlorobiaceae).由此可推测塔里木盆地多数海相原油沥青质的母源应形成于静水条件下H2s充溢的强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139.
铀石-沥青铀矿稠密韵律生长环带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语文报道某铀矿床中铀石与沥青铀矿交互生成多达20环稠密韵律生长环带,结合该矿床物气液包裹体研究资料和文献资料,探讨生成这一罕见奇特结构的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及机制。该结构具有指示成矿流体pH-Fh状态和SiO2活度演化的标型意义。  相似文献   
140.
赋存于皖南—浙西的固体碳沥青分为古油藏裂解碳沥青和古油藏破坏次生充填碳沥青两种类型,阐明了两类碳沥青的不同成因机制。重新认定了浙西“康山沥青脉”为碳沥青而不是泥岩。论证了皖南、浙西碳沥青的烃源为下寒武统、中—上奥陶统至下志留统、中—上寒武统等。认为加里东运动—广西事件期间是下扬子盆地相区以下寒武统黑页岩为烃源的油藏形成和部分破坏的主要时期。针对南方的油气勘探,提出了只有在晚期成藏中作出贡献的源岩才是“有效烃源岩”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