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127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183篇
海洋学   61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17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大震重复性和大震减震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物质分异的角度出发并利用现代小震活动资料,讨论了东南沿海地震带历史大震震源区及其附近,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是否有大震(M≥0)震源区大震重复性和大震减震作用问题。结果表明,这些历史震源区目前还处在减震阶段,今后一段时间只能以小震或中强地震的活动特点来显示这一弱化区。  相似文献   
92.
程乾盛 《福建地质》1992,11(2):97-102
摘要本文根据岩性、岩相、孢子花粉、微体古生物和~(14)C同位素测年结果,认为我省沿海在距今17 470±410年至早全新世之前,有一海-陆过渡相地层存在,因此在这一时期存在一次海侵。经联测,海-陆过渡相地层的顶板黄海高程为85.1m,因而有关距今1 500—20 000年间,福建陆地与台湾连成一片之说值得商榷。晚更新世海-陆过渡相地层的发现,对于研究我省沿海晚更新世以来第四纪地层、新构造运动和古地理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闽东沿海构造带—东海陆架西缘断裂、钓鱼岛隆起带(台湾—宍道褶皱带)以及帛琉—九州洋脊在中生代期间先后经历了自转换断层向俯冲系统的转变,这种转变构成了中国东南及毗邻海区独特的大陆增生方式,它表明特提斯和古太平洋的演化对这一地区的中、新生代构造格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94.
95.
鄢挺骅 《华南地震》1993,13(4):58-62
研究了1500年以来东南沿海地震区东部中强地震的活动特征。通过对其时序演变进程的分析,长乐-诏安地震带和邵武-河源地震带地震活动参数的对比,以及对第二活跃期中强地震迁移特点的研究,对该区今后的地震活动趋势作出了估计。  相似文献   
96.
浙江雁荡山是东南沿海一座典型的晚中生代破火山,以发育丰富的白垩纪流纹质火山岩地貌为特色,主要包括火山岩相剖面和火山岩地貌两种类型地质遗迹。本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研究及遥感图像分析,进一步将其中火山岩相剖面划分为溢流相、基底涌流相、火山碎屑流相、空落相剖面地质遗迹四小类;火山岩地貌分为叠嶂、锐峰和岩洞地貌地质遗迹三小类,并综合分析了其分布规律与成因演化过程。研究表明这些地质遗迹的分布和演化明显受到火山构造与火山岩相的控制。另外,研究区显著发育3级夷平面,反映其至少经历过3期隆升- 剥蚀事件,是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及印度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综合影响结果,同时其也是研究流纹质火山岩地貌成因与演化过程的理想基地。  相似文献   
97.
1引言中国东部沿海一座具有百年工业历史的重工业城市,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一场举世震惊的7.8级强烈地震,使这座百年城市毁于一旦。大地震造成24.2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7 200多个家庭全家震亡,4 204人成为孤儿,895名老人成为孤老,8 900多人致残,3 817人截瘫,城市功能全部瘫痪。灾情之重,损失之巨,历史罕见。海外媒体曾预言唐山从地球上“抹掉了”。面对灭顶之灾,英雄的唐山人民,忍着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奋挣扎之力,移伤残之躯”,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伟大斗争中,谱写出一…  相似文献   
98.
何耀堂 《福建地质》2006,25(1):32-38
近年在泉州沿海近代海滩上发现的钙质碎屑岩,经研究初步确定其时代为全新世早期,成岩阶段处于高能的水动力环境和温暖的气候条件,成岩作用可能与风暴潮流或地震、海底火山活动引发的海啸等突发性海洋事件有关,对于分析该区气候演变,判别海岸带迁移和海岸升降,进行灾害预测和灾害防治均具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
近30年来影响福州的热带气旋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5~2005年近30a来的MICAPS和NCEP 2.5°×2.5°再分析资料以及近年来沿海自动站大风资料,对影响福州的热带气旋以及着重对过程雨量超过150mm、过程雨量小于50mm的热带气旋活动进行系统性研究,给出对福州有影响的热带气旋活动的年频数、月际分布、登陆地点分类,以及沿海大风和降水等,为福州今后的台风预报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00.
分析了1974年以来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发生的MS≥4.9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总体状态参量Rt的变化特点,同时对Rt值在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的地震预测效能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当Rt>0.82时,表明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地震活动状态比较正常,发生4.9级以上地震的概率较低;反之,当Rt≤0.82时,则表明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地震活动比较活跃,发生4.9级以上地震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