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328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2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91.
青藏高原东部全新世泥炭灰分的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将红原泥炭地泥炭灰分的粒度特征与典型风成沉积物、湖泊沉积物、河流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进行比较,发现泥炭灰分的粒度特征与典型风成沉积(如黄土、古土壤)相似,而与湖泊沉积以及河流沉积有较大差异。环境判别参数也显示泥炭灰分来源为风成的。据此,作者认为该地区泥炭沉积中的灰分物质是风成堆积,进而提出该地区泥炭灰分含量可以指示冬季风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92.
森林沼泽区景观地球化学特征与勘查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我国东北地区森林沼泽景观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该类地区表生条件下元素迁移集散分布规律和对地球化学异常的一些影响因素.通过已知矿区找矿方法试验研究和找矿预测区示范性测量,制定出一套森林沼泽景观中大比例尺化探工作方法与异常查证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693.
太阳辐射驱动气候变化的泥炭氧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已证明太阳辐射水平变化的历史可从树轮14 C含量变化的历史来认识 .所报道的 5 0 0 0a高分辨的泥炭植物纤维素氧同位素 (δ18O)气候代用记录所指示的气候变化对太阳辐射变化的响应关系 .结果表明 ,过去 5 0 0 0a中 34次急速的气候冷暖变化 ,以及气候变化的 86 ,1 0 1 ,1 1 0 ,1 2 7,1 32 ,1 40 ,1 5 5 ,2 0 7,2 45 ,31 1 ,82 0和 1 0 5 0a等周期 ,都与太阳辐射变化和太阳辐射变化的周期有比较好的一对一的响应 .因此 ,结果为数十年至百年尺度的太阳辐射变化驱动气候变化的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694.
森林沼泽景观区腐殖酸与砂金矿床的成因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玉军 《矿产与地质》1999,13(3):161-165
土壤和地表水中有大量的腐殖酸,而腐殖酸对金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和吸附作用。在表生地球化学环境中,腐殖酸严重影响着金的迁移与富集。因此在森林沼泽景观条件下,腐殖酸对砂金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95.
泥炭与煤形成环境对比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煤地质学一直偏重于对煤和含煤地层的地层学和沉积学的研究。近30年来逐渐重视从现代聚煤作用产物-泥炭和泥炭沼泽的角度揭示,印证成煤环境问题。但苦于寻找古代煤层的合适的类比物。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把注意力集中在东南亚热带木本穹丘状高位泥炭的泥炭地,获得了大量数据资料和观察结果,开创了泥炭与煤形成环境对比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96.
有壳肉足虫是由壳体包裹细胞质的单细胞原生动物,由于它种类多、对雨养泥炭沼泽水文变化反应敏感且其壳体易于保存,成为一种雨养泥炭沼泽古水文定量重建的代用指标。主要阐述了现代雨养泥炭沼泽有壳肉足虫-环境变量数据库建立的方法和具体步骤,及该指标在古水文及古气候重建上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在以欧美为主的地区进行的许多研究发现,利用有壳肉足虫恢复的地下水位记录不仅与其他BSW指标(如植物大化石和腐殖化度)记录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且它与其他陆地古气候指标、冰心指标、海洋指标及太阳辐射指标等都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充分证实了有壳肉足虫是一种雨养泥炭沼泽古水文的有效代用指标,其重建的地下水位记录能够很好地反映区域古气候的变化。然而截至目前,有壳肉足虫分类学研究、现代生态模拟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仍是其应用研究的阻碍,相信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有壳肉足虫在雨养泥炭沼泽古水文及古气候重建上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在该领域尚未开展研究,存在较好的研究潜力,而且其成果可以对我国泥炭地的生态管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697.
1全新世记录Godwin(1943)早期对广泛分布于欧洲西北部海岸中一晚全新世夹层泥炭的观测表明,上述因子和过程(包括一些区域的显著性)已完成对整个研究区相似地层序列的塑造。仅在主要的潮沟和海岸离岸砂坝发育处或相对海平面下降的稳定期的结果有明显的偏差。  相似文献   
698.
泥炭沼泽的形成可分为水域泥炭沼泽化和陆地泥炭沼泽化两大类。泥炭沼泽可分为低位泥炭沼泽、中位泥炭沼泽和高位泥炭沼泽。由泥炭沼泽发育的内在聚集规律所决定,泥炭沼泽形成后,可由低位泥炭沼泽经中位泥炭沼泽发展至高位泥炭沼泽。研究泥炭沼泽的形成和演化,对剖析泥炭层的生成以及成分和性质,具有实际意义;对分析成泥炭时的古气候和环境乃至构造活动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99.
2020年5月至8月期间,在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沼泽中,采用样方调查方法,进行了两次野生种子植物野外调查,研究野生种子植物的组成及其区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该保护区的沼泽中,共有野生种子植物56科141属251种(含4变种),占东北湿地野生种子植物总物种数的33.6%;其中,野大豆(Glycine soja)...  相似文献   
700.
何大双  黄海平  侯读杰  张鹏辉 《地质学报》2020,94(12):3864-3878
为了进一步了解泥炭中脂类分子化合物的分布与植被演化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对采自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东北部阿萨巴斯卡地区的JPH4、Mildred和McMurray泥炭柱样品中的脂类分子进行测定。根据正构烷烃、正烷酮、甾类和萜类等分子化合物的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年代学资料,重建了研究区近千年来的古气候演化过程。现代暖期以来(1990年以来),区内大范围的锈色泥炭藓发育,指示温暖干旱的气候条件;现代暖期早期(1900年以来),陆源高等植物和狭叶泥炭藓共存于干- 湿交替的气候环境下;JPH4泥炭柱记录了小冰期期间寒冷干旱的气候环境,该时期莎草科等陆生维管植物发育;上述结论与前人记录的区域植被和气候变化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研究区发育的锈色泥炭藓种类特殊,多形成于干旱环境且具有C 31 正构烷烃优势分布,ACL、 P aq 、C 23 /(C 27 +C 31 )正构烷烃指标能够有效表征植被输入特征和气候变化。正烷酮主要来源于相应正构烷烃的微生物氧化作用,正烷酮指标CPI- ket、ACL- ket和(K 23 +K 25 )/(K 27 +K 29 +K 31 )有效地记录了泥炭沉积时期气候的演变过程。甾类、萜类化合物的丰度明显高于直链烷基类化合物,γ- 内酯/生育酚、C 29 甾酮/C 29 甾醇、甾醇/甾类化合物等指标能够初步应用于指示区域气候的干湿冷暖变化,微生物的改造作用可能会影响这些指标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