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洞庭湖区1996年与1954年特大洪涝灾害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何林福  李翠娥 《热带地理》1998,18(2):122-127
在对洞庭湖区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纵使历史资料,应用对比方法,分析了1996、1954年特大洪涝灾害的共生和个性,揭示其形成的原因,呼吁要是一步加快洞庭湖的综合治理,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2.
东洞庭湖湖流及风力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提取湖流模型参数,方便了模型开发及推广应用,利用该模型分析洞庭湖湖流运动规律和风力对湖流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风力对湖流的影响作用很大,但其程度受湖床高程、周围的自然环境、地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3.
复杂河网水沙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节点水沙平衡和能量衔接条件,在单一河道水沙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可以适用于一般河网体系水沙数值计算的数学模型,并采用荆江-洞庭湖的相关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说明对荆江-洞庭湖区域复杂边界条件的处理是合适的,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4.
洞庭湖调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洞庭湖作为长江中游的一个吞吐式大型湖泊,调蓄荆江洪水并调节湖南省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水沙泄入长江。洞庭湖的调蓄相当于大型水库调节,然而又与水库调蓄有所区别。该文从分流分沙比、调蓄量以及削峰系数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洞庭湖调蓄作用。并提出了洞庭湖区以适度退田还湖,蓄洪区采用退人不退耕的单退还湖方式,增加其调蓄能力,缓解自身防洪压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5.
环洞庭湖旅游区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  刘艳  袁开国  李蔚 《热带地理》2005,25(4):372-377
分析了环洞庭湖区旅游发展现状和持续发展制约因素,提出了区域合作、统筹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指导思想,确立了旅游开发目标、开发定位和开发模式,提出了环洞庭湖区域旅游开发措施:建立高效精干的旅游管理协调机构;加强旅游规划管理;加快湖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努力提高知名度;加快旅游人才培养;加强湖区旅游环境保护,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6.
洞庭湖沉积物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姚志刚  鲍征宇  高璞 《地球化学》2006,35(6):629-638
洞庭湖沉积物样进行了Cu、Pb、Zn、Cd、Cr、Ni、As和Hg等8种元素含量分析.结果显示,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是Cd和Hg,其次是Pb、Zn、As和Cu;Cd平均含量达到2.7mg/kg,是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1.0mg/kg)的近3倍;Cu、Pb、Zn、As和Hg平均含量分别为51.3mg/kg、52.8mg/kg、140mg/kg、22.5mg/kg和0.22mg/kg,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认为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湖区是东洞庭湖的鹿角至城陵矶湖区(段),污染物可能主要来源于湘江流域;各子湖区(段)重金属综合污染状况评价结果是:东洞庭湖>大通湖>横岭湖>万子湖>西洞庭湖>采桑湖.入湖各河口区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与历史资料的对比表明,8种重金属含量均有较高程度的富集,反映近年来洞庭湖流域内重金属污染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7.
洞庭湖的调节作用对荆江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洞庭湖对荆江径流有高效率的调节作用。根据长系列水文资料分析表明,荆江径流经调节后,年平均径流量,汛期径流量与汛枯期径流比分别减少了26.3%、32.9%与32.4%,年平均径流量与汛期径流量均呈沿程递减。这些在长江干流都是独一无二的。下荆江的流量最大变化幅度系数Qk为0.892,在长江干流属最小。  相似文献   
118.
不同出露时间下洞庭湖洲滩土壤及生态系统呼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延  靖磊  杨萌  史林鹭  吕偲  雷光春 《湖泊科学》2018,30(6):1664-1671
于2015年1月洞庭湖枯水期,针对不同出露时间下的洲滩,调查其土壤理化性质,并利用LI-8100便携式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监测其生态系统呼吸.结果表明:在洞庭湖枯水期,洲滩出露后,洲滩土壤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和全氮含量随出露时间增长而先升高后降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是影响洞庭湖枯水期洲滩生态系统呼吸强度的最重要影响因子.溶解性有机碳含量随出露时间增长而提高,洲滩生态系统呼吸强度随之提高,并在洲滩出露约60天后达到最高值.出露洲滩生态系统呼吸通量均值为0.72±0.55 μmol/(m2·s),超过杨树林地、芦苇地和农田地,成为洞庭湖区冬季CO2排放最活跃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9.
1950s以来洞庭湖调蓄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洞庭湖区淤积、围垦和江湖关系变化对湖泊调蓄功能的影响,根据洞庭湖调蓄属于典型复合洪水波的实际情况,提出利用离散小波分解和计算入、出湖径流过程方差的方法揭示1950s以来洞庭湖调蓄特征及其实际调蓄作用的多年变化.结果发现:洞庭湖削减的洪峰主要是32 d以下的中短尺度洪水波,其全年整体削峰系数在0.13~0.56之间;从入、出湖径流方差多年变化体现的调蓄效果看,洞庭湖区近几十年淤积围垦虽然极大地改变了湖区面积和容积,但并未使湖泊调蓄作用发生大的变化.结合洞庭湖削峰系数与城陵矶-螺山段水位落差的对应关系,认为在整个江湖系统关系中洞庭湖的调蓄能力是被动的,其变化主要取决于城陵矶以下河段过水能力对洞庭湖泄流的制约.从整个江湖关系下的洞庭湖调蓄变化特征看,1990s以来湖区"小水大灾"的原因之一是入湖径流过程的短尺度方差和削峰系数较大,本质上是由荆江裁弯和三峡运行导致的江湖关系变化引起的长江螺山段出流使出湖径流方差减小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0.
基于筛分水平浓度法的洞庭湖沉积物质量基准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3 2015年调查获取的129个洞庭湖表层沉积物和底栖生物的调查数据,应用筛分水平浓度法初步探讨了洞庭湖沉积物几种重金属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推荐值.结果表明,洞庭湖沉积物砷(As)、镉(Cd)、铬(Cr)、铜(Cu)、铅(Pb)和锌(Zn)含量均值为17.2、2.63、56.9、32.4、38.4和96.3 mg/kg(DW);筛分水平浓度法获取的洞庭湖沉积物As、Cd、Cr、Cu、Pb和Zn质量基准分别为11.97、1.13、42.03、19.17、23.63和67.54 mg/kg(DW).通过与不同国家及地区指定的重金属质量基准推荐值以及本地区采用其他方法推导的重金属基准推荐值进行比较,推算出本研究获取的6种重金属沉积物质量基准推荐值接近所有数据的中间值.对于洞庭湖流域,不同方法获取的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具有可比性.然而,鉴于用于推导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数据采集涉及的区域较为有限,且除了重金属污染外,影响底栖生物分布的因素较为复杂,导致获取的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推荐值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