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雷激  王建佳 《水文》1998,(3):56-57
洞庭湖“96·7”洪水与水文预报效益雷激王建佳(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1996年7月,冷暖空气长时间交汇于我省上空,产生多次暴雨、大暴雨,致使资水、沅江和洞庭湖区发生了特大洪水。上述流域和洞庭湖区的主要地段洪峰流量和水位均接近和超过历史最高纪录,造成...  相似文献   
22.
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太湖地区以其富饶、美丽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引人关注。太湖,地理景观上的半月状外形颇为醒目,在地  相似文献   
23.
刘俊 《湖南地质》2009,(6):30-34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亨利·基辛格  相似文献   
24.
哪怕放在世界地图的版块中,湖南给世人的印象也绝对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所在。其名称的由来——"位于长江中游以南,洞庭湖以南"的地理位置,天生就与水资源密不可分。但恰恰是这样一个看似水资源丰富的省份,近年来却频现水荒。  相似文献   
25.
欧阳楚豪 《气象学报》1936,12(3):141-152
绪言湖南位北纬二十五度至三十度之间,为副热带区域;居荆楚邱陵之地,北有洞庭湖,广八百里,纳湘、资、沅、澧诸江以汇之;东西南三面,有罗霄、雪峯、五岭诸山环抱,其高均在二千公尺以下,南北寒暖气流,得以奔腾而入。每於春夏之交,南北季风交替之际,南来暖湿空气,与北下寒燥气流相遇於此,因以成云致雨辄数十日而不止,湿度甚大,物质多遭霉烂,盖即俗称霉雨时也(此时江南梅子黄熟,故又有黄梅雨之称)。因是雨量甚丰,农作物之生长赖焉。故俗  相似文献   
26.
《探矿工程》2010,(7):76-76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网站消息 7月14日,湖南洞庭湖油气勘查可行性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来自地质、油气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在此展开交流。  相似文献   
27.
洞庭盆地中更新世洞庭湖组砾石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位于洞庭盆地安乡凹陷东南部的两护村ZKC1孔中更新世洞庭湖组砾石层进行了粒度和砾态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砾石的粒度变化反映出2个较大尺度的由大→小的旋回,早旋回由洞庭湖组下段砂砾层组成,晚旋回由洞庭湖组中段上部的砂砾层组成,反映出中更新世早-中期安乡凹陷的两次由慢→快的幕式沉降过程。在上述2个大的粒度旋回之上,叠加有多个更小尺度的砾石粗、细变化,主要与气候干湿的频繁波动有关。洞庭湖组中段顶部砾石的磨圆度明显偏低,反映其沉积时期盆地沉降和周缘隆起区抬升活动的增强。  相似文献   
28.
正贾坤最近很忙,接受电话采访时他正带领团队在南京考察学习,时间是4月17日。第二天下午3点,他又赶到国信军创(岳阳)六九零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九零六公司)开会,商讨"环洞庭湖北斗城市应用示范工程"相关技术事宜。随后,马不停蹄地赶到常德,继续落实该项事宜。"上周,我们公司和解放军总装部签订了‘环洞庭湖北斗城市应用示范工程’一期工程合同,国家前期投入资金500万元,省、市再投入相关配套资金,总额6000万元,要求明年底之前完工并验收。"贾坤说。  相似文献   
29.
在长江与洞庭湖之间,自古以来就分布着丰富的水系,它们的性情经常关乎两湖人民的生存质量。通常情况,长江水分别从湖北境内的淞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调弦口进入相应的河道,流入西洞庭湖,再经过东洞庭湖,从城陵矶出口重新流入长江。洞庭湖就像一个巨大的水胃,水流经过这片区域后,发生了许多错综复杂的变化。如果它消化不良,造成的影响也就不可估量,比如季节性缺水(枯水期),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事实上,这个现状早就有了,但在三峡水库运行以后,愈演愈烈。因此,许多人就在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30.
随着国家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正式批复,"柳思维"这个名字开始更多地见诸报端和屏幕。这位身兼湖南商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湖南省政府参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多重头衔的学者被认为是"环洞庭湖经济区"概念最早提出人。1996年的湖南省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柳思维撰写的《关于建设湘北环洞庭湖经济带的几个问题》的调研报告中提出要使环洞庭湖经济带“成为湖南省内继长株潭之后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带之一”,“成为我省世纪之交和21世纪实施开放带动、兴工强农战略的示范区。”该文入选1997年长江流域经济研讨会,后被选入由湖南省社科联组织编写的《湖南跨世纪发展战略》一书。现在来看,当时文中提出的一些见解和对策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