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9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364篇
测绘学   160篇
大气科学   791篇
地球物理   225篇
地质学   979篇
海洋学   32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51篇
自然地理   45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了解浙江省涂膜柑橘贮藏期烂果风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近60年的变化特征,利用1961—2016年常规站日气象观测资料,以涂膜柑橘贮藏腐烂阈值及各时段发生的频率为区划指标,采用距离权重反比法(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开展了柑橘贮藏期烂果时间阈值风险区划,并分析了它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2006年以后,浙江涂膜柑橘贮藏期烂果出现的时间越来越早,且从西南地区到东北地区柑橘贮藏期烂果出现时间逐渐推迟。最晚时间西南部地区在3月上旬,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南部地区在3月中旬,其他地区在3月下旬。21世纪10年代前6年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较,丽水涂膜柑橘贮藏最早烂果时间从3月第1候提前到2月第4候,而最晚时间从4月第4候提前到第1候。区划结果将为橘农合理安排柑橘贮存、及时进行贩销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从而减少对柑橘贮藏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利用气候观测数据分析表明,近60a来,百色出现了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一致的增暖变化,主要变化特征有:气温明显升高,年降水日数减少,冬季降水量增多,年日照时数减少;高温和干旱频率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暴雨日数偏多。与广西平均气候变化状况相比,百色的气候变化程度风险低于广西平均水平。预估到本世纪中期,百色气温仍将缓慢升高,干旱和强降水的强度可能加剧。建议科学规划,统筹协调,科学评估城市气候承载力,开展城市适应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提升生态气候环境监测及自然灾害预警应急能力,建设生态气候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03.
文章利用晋宁区2009—2018年6—9月烤烟种植冰雹灾害、受损情况及各种气象资料,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冰雹灾害风险评估的相关理论,构建由致灾因子危险性、烤烟种植易损性、孕灾环境敏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风险指数模型和风险区划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和风险指数,并利用GIS技术进行栅格图层计算得到晋宁区冰雹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结果显示:晋宁区冰雹灾害风险东西部高、北部和中部低,沿山地带和山区高于平坦地区,晋城镇南部、双河乡和夕阳乡山区冰雹灾害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根据区划结果,提出了人工防雹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4.
选取闪电密度、雷暴日、经济损失风险、生命损失风险等作为各县(市、区)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雷电灾害评估体系,对各县(市、区)的雷灾易损性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行区划分析。基于南充市雷电监测数据和人文经济指标而制作的全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可以为全市雷电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能有效降低因雷电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提高灾害天气预报、预警能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基于南充市雷电监测数据而统计出的闪电密度、雷暴日数更具客观性。  相似文献   
105.
106.
2016年9月28日,台风"鲇鱼"造成的强降水在浙江和福建引发多起地质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利用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管理系统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提供的灾情资料,结合加密自动站降水观测、多源降水预报、承灾体脆弱性和暴露度等信息分析致灾因子,定量检验中央气象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模型性能,并对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产品使用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降水是本次地质灾害过程的主要致灾因子;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命中率和漏报率分别为67.8%和11.1%,各项定量检验指标均优于客观模型;第二代中央气象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模型预报命中率高于第一代模型的原因可能是其引入了高分辨率的地理学信息,第一代模型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出现特大暴雨时,有直接预报最高风险等级的缺陷,此外两代模型均存在明显空报现象;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产品能定点、定量地预报降水,相比主观降水等级落区预报更适用于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可能在一些地形复杂区域存在局限性。本检验结果只是针对一次台风过程得出的,还需要更多的个例分析和统计检验以确定结论是否具有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07.
《湖南地质》2010,(5):1-1
人民日报旗下最新一期的《人民论坛》作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44%的受访者认为:“做官是一种高风险职业”。调查列出了官场十大高风险岗位,前三名分别是国土局长、交通厅长和县委书记。  相似文献   
108.
化石有什么用?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骸骨和贝壳等。在历史上,古生物学家一直将他们的工作放在了解地球远古时期的地质记录。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然而现在科学家们发现,化石生物信息能够帮助解释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9.
2007年8月和12月两次对舟山钓梁垦区周围的沉积物中Cu、Pb、Zn、Cr和有机碳(OC)、硫化物(HS)的含量进行了全样分析。元素Zn、Pb、Cd和Cu的含量在8月测次中分别为1 51.85~1 94.85 ug/g、43.75~56.25 ug/g、0.1~0.11 ug/g和20.37~25.22ug/g,12月测次分别为109.6~144.97 ug/g、31.25~50.00 ug/g、0.01~0.07 ug/g和22.7~30.93 ug/g。受物源和各组分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Cu和Cd的含量冬季高于夏季,而Pb和Zn则夏季明显高于冬季。受当地水动力条件和冲淤影响,8月和12月各组分的空间分布状况有所差别,表现为冬季高含量区向西南偏移。Lars 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各重金属含量均超过了浅海沉积物中质量标准,但各金属元素单因子生态风险系数相对较小,属于轻度风险,总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属于中度,12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明显大于8月。  相似文献   
110.
对地观测卫星遥感能够提供广泛可靠的空间信息,是洪水风险识别与动态模拟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为阐明卫星遥感技术对洪水研究的推动作用,回顾了洪水风险识别与动态模拟研究的发展历程及技术需求,以对地观测卫星遥感三大阶段的发展轨迹为主线,分析了遥感空间信息在洪水研究中的历史性贡献和阶段性效用,讨论总结了危险分区法、水文模型和微波遥感监测等3种洪水研究典型方法的应用进展。提出未来洪水风险识别与动态模拟研究的重点:遥感空间信息与模型算法的深度结合,遥感反演算法与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典型洪水研究方法集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大数据方法与手段的应用。以期为提升洪水应急响应能力与灾害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